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下一个人机交互平台是什么?可穿戴OR虚拟现实?

下一个人机交互平台是什么?可穿戴OR虚拟现实?

作者:时间:2017-05-05来源:智东西收藏

  随着PC向移动端的迁移过程逐渐步入尾声,移动端APP的红利也日渐稀薄。前两年轰轰烈烈的APP潮、O2O潮开始衰落,现在再去互联网圈打听一转,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现在的APP不好做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5/358785.htm

  人们纷纷开始思考,继移动端之后,下一个人机交互平台是什么呢?有人曾认为是VR/AR,然而逐渐遇冷;有人曾认为是,然而如今市场黯淡、巨头失语。

  前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竹间智能创始人简仁贤认为,是BOT;(BOT泛指虚拟AI助手,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Siri,属于语音BOT,虚拟语音助手)更进一步的,是能够理解人类情感的BOT——这一理念如此贯穿始终,甚至体现在了竹间智能的英文名里——EMOTIBOT。

  一、BOT的崛起

  什么是BOT呢?它就是建立在讯息型平台上的,能够与人类互动的AI小助手,一个为你服务的机器人小伙伴儿。搜索不需要再去搜索引擎、订餐不需要APP、打车也不需要APP,只要告诉你的BOT,它就能帮你全部搞定。

  以Alexa为例,今年年初,亚马逊的Alexa语音助手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CES 2017上无孔不入的Alexa助手预示着这个IT巨头布局语音市场的野心。不到两年时间,从音响到电视,从LG到福特,超过7000种硬件产品,Alexa正以一种近乎于可怕的速度渗透电子市场。

  Alexa是一款完全基于语音指令驱动,无需屏幕的AI语音助理软件,于2015年8月正式向第三方开放。此前,Alexa一直默默无闻地充当着亚马逊另一款产品——智能语音音箱Echo的幕后功臣,为其创造了上市两年累计销量超过510万台的成绩。根据数据统计,搭载Alexa的硬件品类已经超过7000种。产品品类从电器、手机到机器人、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品牌涵盖了LG、华为、GE、福特、大众、联想、优必选等多个领域。

  国内也有许多类似的对标产品,以百度重头加码的“度秘”为例,在百度前阵子的人员清洗动荡过程中,原本只是一个小型项目的“度秘”AI语音助理被直接提为“度秘事业部”。

  在这个数据越来越繁多冗杂的时代,我们不再为“没有答案”而烦恼,反而开始为“太多答案”而烦恼上;塞满了APP的手机越来越臃肿,搜一个问题得出十几种不同答案,让人倦怠而无所适从。人们只想提一句要求,马上就能得到满足——比如“妈,我饿了!”——于是,BOT应运而生。

  但是,亚马逊的那一套玩法至今仍未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于中国创业者,既是绝好的商机,同样也意味着未知的风险。中西方市场在用户习惯和商业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从国内市场而言,各类主打AI概念的语音技术公司(如Nuance、云知声、思必驰、度秘、微软小冰等)都不曾对市场产生明显的冲击与突破。

  基于对于语音市场商业生态的理解,简仁贤另辟蹊径,将“情感”放在了第一位。与一般的BOT不同,竹间智能要做的这款AI小助手不仅能够为你服务,还能够通过识别你的表情、语言、语调来了解你的情感变化,机器将可以记住你说了什么、读懂你的情感,它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硬件设备,而真正像朋友一样理解你。

  二、竹间智能的前世今生

  出身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的简仁贤从开始便与其他小公司的创业者不同,而交谈过程中微软“小冰”、“小娜”等语音BOT更是绕不开的话题。至于为什么要从微软离开,转而创办一间AI创企,简仁贤是这样认为的。以前人工智能说了很久,但是一直都没有落实。大公司与小公司都存在自己的限制。大公司拥有AI人才与技术,然而需要给股东一个交代,所以众多项目都需要往主业务上靠拢,难以有异军突起的AI项目。而小公司在资源、人才方面都存在一定劣势,有的只能做细分领域技术,有的则没有成熟的商业应用场景,非常可惜。

  因此,作为手握经验、资源的公司,竹间智能在成立初期便有明显优势。现在公司在北京、上海、波士顿、西雅图都分设有研究机构,团队总人数约150人,核心技术人员来自微软、亚马逊、谷歌、百度、清华、北大、MIT、中科大……成立一年半以来已经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最近的A轮也正在收官阶段。

  此外,竹间智能还与MIT的两大实验室(Media Lab、CSAIL)有专门合作,能够引进他们的技术、算法等工具,为己所用。情感理解和情感识别需要独特的算法+独特的数据,而首先提出了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的MIT教授Rosalind Picard正是此方面的权威人物。

  据简仁贤介绍,公司经过18个月的封闭式开发,目前竹间智能已经构建了三大业务板块:类脑机器人对话系统、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以及商业化AI SaaS平台。

  这三块业务简单来说分别是——通过“情感智能”来进行语言理解、用户理解等;通过表情、声音、文字等多种工具综合判断用户情绪变化;为B端用户提供AI云服务平台,提供多轮对话的AI导购客服机器人、语音情绪质检、用户画像分析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竹间智能并不负责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语音识别部分,而是在基础识别功能至上加入了对用户情感的理解和分析。因此虽然看似业务线繁多,但其核心技术还是在于一点——情感人工智能。

  三、“情感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

  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BOT出现了,但一直都不曾对市场造成太大冲击。以Facebook的Chatbot为例子,自去年在在Messenger平台上推出后也一直反应平平,甚至一度有传言扎克伯格因不满Chatbot的表现而准备削减人工智能预算(后来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Yann LeCun亲口向智东西辟谣了)简仁贤认为,目前很多BOT的发展方向都是有问题的,情感智能要做好了,才能做到真正的语意理解,真正的强人工智能。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说:“我不要太喜欢这双鞋哦~”,一般的机器程序就会抓住“不要”这种负面(negative)的关键词而把这句话判断成“我不喜欢这双鞋”,而这结论明显是错的。真正的对话交流需要加入语境、上下文(context)的理解,所关注的是语言所要表达的实体,而不是关键词,真正的目标是理解这句话的目的与意图。

  对于人类看似简单的对话理解,对人工智能而言却需要结合深度学习、隐马尔科夫模型与语言学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认知科学,模拟人脑在聊天中对谈话意图、语义的理解,以及对表情、身体语言、语音语调、语言所传递情绪的识别。

  目前经过18个月的封闭开发,竹间智能已经能通过“多模态情感识别”模型(表情、语音、语调、文字情感),实现对高兴、惊讶、害怕、厌烦等22种情感、情绪的识别。目前应用落地得最多的还是语言理解,毕竟表情识别还有待摄像头功能的进一步开放推广。

  爱奇艺的虚拟VR助手“双儿”(爱奇艺给你造了个VR女朋友,哦不,女助手)中就集成了竹间智能的情感智能技术。“双儿”这是一款生活在VR世界中,类似Siri的虚拟助手,不过在VR世界里,你不仅可以听见她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她的样子。双儿既是虚拟世界的向导、语音交互能干的事情都干;同时也是情感陪伴,跟用户对话聊天,陪用户看电影,唱歌跳舞。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落地场景,就是结合主动与被动式的多轮对话AI导购与客服机器人。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想象空间的服务,许多企业都在寻求与竹间智能进行合作。其中,电商平台与金融行业都对这项技术尤为感兴趣。目前,竹间智能的AI机器人即将登陆唯品会。

  此外,竹间智能还在与国内某银行进行相关的合作洽谈,当竹间的情感智能技术植入到该银行的APP中时,相当于有了一个专门为你服务的银行顾问,不仅能够满足你的各项咨询服务需求,并且是24小时在线的,为银行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此外,BOT还可以在通过和你的聊天过程中得知你的性格、投资喜好、风险承受能力,给予定制化的服务与理财建议,并且通过和企业数据库里的用户信息相结合,可以生成精准用户画像,在广告推广、产品购买转化率方面也会起到推进作用。

  结语

  竹间智能的野心远不止一个小小的智能客服、聊天机器人那么简单。正如上文所言,简仁贤的目标是将音乐、游戏、订餐、打车、甚至情感支持全部集合在其中,成为下一个人机交互平台。未来我们不需要再在手机里安装无数繁多臃肿的APP,只需要一个BOT,一个私人管家,一切就能全部搞定。

  简仁贤同时认为,目前AI产业并不存在泡沫。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落地与实践,竹间智能已经开始找到了AI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价值,并为“AI+金融”、“AI+电商”找到了合作范例。

  不过诚然,目前BOT平台还在一个起步阶段,商业模式不算成熟。而像竹间智能这样专注于情感智能的BOT公司就更少了,现在大家都在不断尝试在哪一个场景里BOT可以产生最高的价值。竹间智能认为,通过几个用户体量比较大商业落地案例对市场进行教育后,一年内国内市场对BOT的接受态度将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升。

  而除了为企业专门定制的BOT外,竹间智能还提供通用API与机器人开放平台,以求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推动市场接受度。



关键词: 可穿戴 虚拟现实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