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后视镜针对骑行者的人性化设计

自适应后视镜现在还处于想象阶段,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会成为真正的产品。这种高科技机动车后视镜对于那些驾驶摩托车出门且经常改变驾驶姿势的骑车人特别有实用价值;有很多人在骑摩托车的时候身体始终保持直挺状态,转弯的时候也往往给人留下一种僵硬的感觉,对于这群人来说自适应后视镜(SAM)就不是很有意义了,因为他们骑行过程中相对位置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对于其余的骑车人而言,这种充满未来感的后视镜会让人感慨:为什么之前没有想到这种人性化设计。

我曾经骑着摩托车参加过耐力赛,不过整个过程并不是很舒适,因为在行驶几个小时后整个脊背都会出现酸痛感。如果对传统座椅进行升级改造,在臀部受力地方增加一些凝胶靠垫或皮质椅套,我敢保证还会再参加一次这种耐力赛。很多朋友推荐选用更舒适的车型参加耐力赛,但是综合上下坡、羊肠小道和高速路表现,转弯性能以及可装载行李大小等因素,没有哪款摩托车要优于我的990 Adventure。摩托车的特性并不是本文的重点,而且任何一个人连续骑行6小时后,臀部都会逐渐产生酸酸的感觉。

骑行过程遇到的一位捷克年轻人教给我一个简单的技巧,帮助减轻背部区域的麻木感。他每前行44公里,就选择站立一小段时间来拉伸腿部和活动弯曲背部,然后重新坐下并尽量找到最舒适的位置。我尝试了这种做法,发现非常有效,整个骑行过程也变得舒适很多,不过尽管如此一天的骑行结束臀部还是有些疼痛。整体来说,这项技巧还是很不错的,骑行者利用脚部支撑柱偶尔站立起来,可以有效降低疲劳程度。
新技术需要习惯
不过选择站立的时候,我将不再能够通过后视镜看到身后的交通状况,坦白而言会让人感到一丝恐慌。这种情况下,我经常转头向后看来确定没有异常情况发生。一些人对我说:“当你在骑行时站起来的时候,没有人会注意不到你,特别是你身材高大,站在摩托车上更为突出,所以他们会选择主动避让。”也许他们说的是很有道理的,但我还是无法完全信任其他驾驶者,而是宁愿不断确认身后交通状况。职业摩托车骑手也是如此,他们选择不断回头观察身后赛车的位置,以便防止碰撞。

调整姿势后无法从后视镜获取信息的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梦幻般的自适应后视镜想法因此应运而生。在我最近的一次骑行中,开始有了自适应后视镜的灵感,觉得这种设计对几乎所有骑手都非常实用;想象一下当你骑行的时候站起来休息放松,后视镜快速旋转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身后的交通状况,是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自适应后视镜的实现基础是在后视镜中安装电动机,并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而该单元还要能够接受来自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这种设计听起来像科幻电影一样,但实际上已经是可行的了,虽然我不是程序员或者工程师,但是相关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完成设计的零部件也都是存在的。停车传感器能够预测出各种角度下与障碍物之间的精确距离,有些高精度产品的测量误差甚至在1厘米范围内。另外还需要微型加速器,可以安装在手机上一个很小的空间内,该设备的测量精度也非常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