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业界动态 > 机器人市场“高烧”难退 如何挤出“泡沫”?

机器人市场“高烧”难退 如何挤出“泡沫”?

作者:时间:2016-06-13来源:机器人圈收藏
编者按:飞快的增长速度与巨大的市场空间是中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强大驱动力,国家层面也看到了发展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但是国外厂商一直占据技术制高点,近年来,随着政府和市场对机器人产业链的重视,国内在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中国机器人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有光明也会有阴影。

  第二种是通过传感器对工作环境进行感知,从而完成相应工作。这种形态的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由于其具备良好的感知与反应能力,也就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从而可以和人进行协作。在第二种产品形态中,传感器对机器人很重要,其中六维力传感器是智能机器人重要的传感器,能同时检测三维空间(笛卡尔坐标系)的全力信息。应用六维力传感器生产的三维鼠标可以实现精细的微观操作,未来将大规模应用在机器人中。目前,国外厂家已经在第二种形态中有了成熟的产品,国内的一些龙头企业也有能力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6/292502.htm

  第三种形态是未来机器人,向微型化、多传感、可移动、人工智能、可通信方向发展。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让每一个机器人把自身收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端,由云端进行信息处理,作出决策,自主控制每一个机器人的活动,这样的产品形态需要在现有机器人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人工智能等最新先进技术,距离产业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打响本土“反击战”

  从应用角度看,国内机器人行业应用的中端市场将快速扩张,原因在于中国的制造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电子、消费品等,这些行业的人工替代需求巨大。在这类市场中,国外厂商并无相关经验,在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和灵活应对方面不如本土企业,且上述市场的行业用户购买力不如汽车等高端行业,国产机器人性价比高的优势就会显现。在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行业,如航空航天、军工、电力等,相关单位在采购机器人产品时肯定会优先考虑国产品牌的产品。

  从产业链角度看,国内厂商在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国内相对充足的工程师供给和较低的工程师价格,凭借此优势,国内厂商在机器人系统集成环节,可以在售前、售后服务方面体现价值。国内厂商在发展过程中有所侧重,在与国外厂商的正面交锋中扬长避短,就可以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融合多状态产业

  融合对于机器人产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是产业内的融合,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实现智能工厂的建设,需要产业间融合。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处于技术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投入较少的状态,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企业却呈现“小、散、乱、弱”的情况。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企业自主的调整与发展。未来5年,国内机器人产业将面临洗牌,如今的混乱状态终归会结束,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够在核心技术和应用拓展上突破。为了整合资源,促使3-5家国内企业迅速做大做强,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在所难免。

  在工业4.0的研究中,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一直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部分,工业机器人将是智能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工厂就是将一个个分散的、具备一定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实现数据交互之后,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有机体,从而实现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机器人产业是中国进入工业4.0时代的重要推动力。机器人产业需要加快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尤其是与软件技术的融合。传统工业和制造业都比较关注硬件,而工业4.0的发展会偏重软件平台在行业的应用,以及各个硬件设备的网络化。作为智能化的装备,机器人产品可以率先进行融合。

  中国市场对于工业4.0的需求很强,推动力也很大,相对于国外市场,中国市场的优势就在于市场扩展性很强,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需要贴合其特点的行业应用。从企业的角度看,国内厂商从纵向角度可以完善已有产品的功能;横向角度可以加入智能软件技术、提高自动分析能力、丰富产品线,从而给用户提供整套系统性方案。

  加速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尤其是发展自主品牌的产品,既需要厂家潜心钻研核心技术,又需要集成商紧跟市场需求,高校研究所专心搞科研,行业协会和政府适时引导,各尽其职,共同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一片适宜生长的土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机器人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