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医疗电子 > 设计应用 > 耳鼻喉、胸腹领域内的光学窥镜市场及其应用

耳鼻喉、胸腹领域内的光学窥镜市场及其应用

作者:时间:2012-04-01来源:网络收藏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通信领域的长足发展,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再不是IT等高科技行业的专利,当今社会信息化进程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并将改变人们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观点和方法。作为传统行业之一的医疗卫生行业,如何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冲击,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提高我们医疗卫生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认真贯彻卫生部召开的关于加快医卫系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的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了解国际医疗信息化发展动态,吸收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医卫系统信息化应用的管理水平,使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全国各省都在逐步加快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9372.htm

医疗卫生行业应用需求分析

建立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要解决现行系统的问题。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首先要明确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在流程设置及各个功能的设计上紧紧围绕目标来进行。我们从下述几个方面来分析医院信息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1、医院管理者的需求

医院的各级管理者关心的是,系统运行后从宏观上能看到什么样的效益,而对某个具体应用具备什么样的功能并不重视。这些效益并不一定指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是指HIS能解决一些手工管理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能为管理者及时了解医院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医院管理以医疗管理和经济管理为主。

作为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一方面要能建立起一套能反映医院医疗和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体系,并使之常规化;另一方面,系统的运行要直接为改善医院的管理服务。

2、系统直接使用者的需求

系统的直接用户关心的是系统提供的功能对他们的业务是否有直接的帮助、系统是否好用,包括操作简便、简单易学、响应快等。在系统的具体设计实现上,要求系统不只是简单地提供增、删、改、查功能,而是面向具体应用、针对每种业务的特点尽心设计。

3、系统维护人员的需求

系统维护工作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及错误数据的更正等。信息系统一旦投入运行,其维护支持就成为系统能否持续正常运行的关键。作为一个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要求一天运行24小时、每周7天不间断地运行。像门诊收费、挂号系统,假如中断,其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绝对不允许数据丢失。在系统的日常运行中,经常有纠正错误数据、更新数据等工作,需要维护人员的干预。如果系统的可维护性不好,必然导致维护人员忙于日常应付,包袱越背越重。

为解决这类问题,我们认为,应把系统的可维护性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纳入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对于常见的数据错误,应提供检查纠正手段。

上述需求是从用户的角度对最终运行系统的要求。从系统的开发建设来说,用户对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系统的稳定可靠性等方面也都有具体的需求。

4、对网络及运行平台的要求

应用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反映了目标系统的业务功能。要真正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用户对整个系统的期望,建立一套符合医院特点及软件需求、能提供所需带宽及性能、稳定、具有一定容错能力的网络系统十分重要。网络布线结构及所使用的介质也应符合实际情况并能满足一定时期内发展的需求。另外,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数据库系统等应满足应用软件的要求。

小型医院采购分析

小型医院园区网采用快速以太网(100M)作为骨干,10M到桌面。

其具有以下特点:

1.高性能,全交换

1000M连接高流量服务器

10/100M或10M连接桌面用户

可以采用支持较长距离的光缆做办公楼间连接

2.可扩展性强

GBIC插槽提供低成本的千兆连接

配线间交换机可通过千兆堆叠扩充用户数目

(可选)模块化路由器可方便地扩充新功能,端口种类和数目

3.系统安全,保密性高

小型医院的低成本防火墙解决方案一路由器内置的IOS软件防火墙

按需划分虚拟网络,管理得心应手

ACLs,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安全性

4.管理简单

全网中低端交换机配置为单一集群统一管理,单一IP地址管理域,单一管理对象基于IOS的统一人机命令界面

5.灵活,高效、可靠的广域网连接(可选)

支持多种广域网链路:DDN,FR,ISDN等

支持数据,语音,视频多业务集成
内镜的发展回顾

在医生影像未发明之前,医生用肉眼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只能靠内窥镜。1795年,德国Bozzine医生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1879年,德国泌尿科医师Nitze在医疗器械师Leiter的帮助下,将白金丝插入直径5mm的膀胱镜管前端,用水冷式电流加热的方法使白金丝发光提供照明,制成了前端配备照明装置的膀胱镜。Nitze膀胱镜的构造与现代硬性内镜构装基本一致,开创了医学史中使用内镜之先河。

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内镜技术及与之相关的器材有了飞跃性进步,虽然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影像医学及相关的显示技术,使用医生们能以不同角度、方式观察到人体内部的任何一个位置,但在一些情况仍不能代替内镜的作用。今天,业内将内镜总分为三大类:硬性内镜、软性内镜和纤维内镜。以下就将包括激光技术在内的技术、器材在人体耳鼻喉、普外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

硬性内镜:1795年,德国的Bozzine医生首先提出了内镜的概念,并于1806年发明了医用硬性内镜。这种利用烛光做光源能通过内镜看到了直肠和子宫内腔。Desormeaux和Segelar两位医生于1868年首次在一篇文章中使用“内镜”一词。两年后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从此,硬性内镜即以金属管为外壳、白炽灯为照明光源,由透镜、棱镜、反光镜等光学元件构成,直至今天,除硬性内镜的材料、结构在改变之外,其基本原理未有大改动。

软性内镜:也称为可曲内镜。内脏器官存在解剖生理弯曲,硬性内镜难以充分检查,1881年,Mikulicz设计出前端三分之一处可成30度的内镜,这样半可曲式内镜诞生。1932年,Schindler和Wolf制成一种半可曲胃镜,直径为12mm,长为77cm,近段为硬管,远段为软管,软管部装有26块短焦距棱镜,可在不同水平弯曲34度。由于插入时病人的痛苦较轻,视野较大,这种胃镜几经改进之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词: 光学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