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管理赏析 > 臣道漫笔-帝王之道(二)

臣道漫笔-帝王之道(二)

作者:时间:2013-11-08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接上期)李世民(599—649),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文治武功彪炳史册,堪称千古一帝。李世民实际是个马上争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他即皇帝位后,表现出了非凡的治国安民才能: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知人善用,广选贤良;明辨是非,虚怀纳谏;以法为准,不徇私情。国家很快富裕起来,贞观年间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商旅次野,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臣服,将尊为“天可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5247.htm

  贞观元年,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承乾为长孙皇后所生,字高明,时年八岁,聪明机智,颇得宠爱。然李承乾有腿疾,不良于行,有损太子形象,产生自卑感,始将兴趣移转到声色犬马上,沉湎酒色,对父阳奉阴违,荒废学业,不求上进,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与此同时,太宗对四子(嫡次子)李泰过分宠爱,而使萌生夺东宫之心,李承乾为自保,于贞观十七年勾结私党,招募勇士,与李泰发生争夺皇位继权之争,图谋不轨,事未发先泄,最终太宗废太子承乾,充军黔州,黜魏王泰,改立九子(嫡三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三子一弟――太子承乾、四子李泰、五子李祐及其弟李元昌俱有参与谋取帝位之事,致太宗心灰意冷,史载、“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登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刎,遂良乃夺刀。

  事后,太宗对太子严加管教。饭时,太宗指着饭对李治说:春种秋收,均经艰辛劳动,唯爱惜民力,不夺农时,才有饭赐;见其乘舟,又云:舟可比人君,水如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将为国君,定要从中受到启发,等等。并告诫其他儿子说:所有父亲无不疼爱自己儿子,这是人之常情,做儿子如能忠孝两全,这最好不过,但儿子如不走正道,不遵礼法,必招杀身之祸,父固疼爱,无以救之。据说,自太宗如此教诲之后,太子诸王都能约束自己,不再惹事生非。

  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将御笔撰写《》十二篇赐予太子李治,并谆谆告诫道:汝应以古代圣哲贤王为师,我非所学榜样。我自即位以来,曾有众多不足为训之处,若锦绣珠宝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建造,犬马鹰隼无远不至,巡游四方烦劳百姓,凡此均我过失,务引以为鉴。翌年,唐太宗于翠微宫溘然长逝。《》一书总结了唐太宗一生治国经验,也对自己功过进行了反省,实系他自撰论述人君之道的一部政治文献,在《》里,唐太宗几乎讲到了做皇帝应该注意的各个方面,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是一代英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高瞻远瞩、论理深邃。《资治通鉴》记载:太宗作《帝范》十二篇,赐给太子李治,且说:“关于修身和治国的事,都写在这十二篇里面了。一旦我死了,没有别的话要说了。你应该以古代贤明的帝王作为老师……我同尽善尽美的帝王比,惭愧还是很多的。你没有我的功绩与勤劳,而承袭我的富贵,即便是尽全力做好事,则国家仅仅得以安定;如果你骄傲、懈怠、奢侈、放纵,则生命都恐难保。创建一个国家需很长时间,亡国则是转瞬间的事;为了国家与帝位,你能不珍惜吗!能不谨慎吗!”



关键词: 唐太宗 帝范 201311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