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管理赏析 > 臣道漫笔-帝王之道(二)

臣道漫笔-帝王之道(二)

—— (1)“皇帝”解读
作者:叶钟灵时间:2013-08-06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星云大师在与阎崇年先生共同《说史》时说过:“历史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历史的镜子里,贤人的忠心报国、舍己为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多少君主的暴虐无道、倒行逆施,也都是我们借鉴的镜子。从历史上这许多人物的何去何从看来,我们还会不明白兴衰得失的道理吗?”崇年先生应道:“历史上的兴衰、治乱、分合、得失,都有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后世当权者理应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但当权者往往没有吸取历史教训,权力在手,利益所在,颂声充耳,为所欲为。” “历史是生命,是过往人的生命”,历史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对历史的态度,决定着人们走向未来的高度,“当过往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 另有一种说法是:“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历史本身客观存在,如何“灭”得了? 中国由于制度历史悠久,“祖辈打江山,子孙坐江山、保江山”的观念根深蒂固,而对现代民主、共和制的认识历史较短、远未深入普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3386.htm

  阎崇年先生还说过:“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三千多年,第一个一千年,称王不称帝,如商纣王、周文王、周武王,称帝的历史两千多年,从秦始皇到宣统。” “ 皇”的原始意义是神祇[shénqí]“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说文解字》皇,大也。从自[读若鼻],自,始也。皇有大义,伟大的人物称皇。“帝”,,《说文解字》帝,“王天下之号也。”即“帝”是以王道统一天下的人的称号。秦始皇统一华夏,自认为功过“三皇五帝”,因此将“皇”和“帝”组合成“皇帝”这一至高无上的称号。“三皇五帝”原不过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许多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且历史上对“三皇五帝”常有不同的定义,这里兹不赘言。“从此君王不早朝”,“君王”也就是“皇帝”,具体指唐明皇, “君”本义为“君主”,《尚书》称,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尹” 为“权杖”,“口”为发号施令”;至于“王”,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流传至广的便是史观,古以“君权神授”,故称为“天子”(天之骄子,非常人也)。唐高祖说:“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朱元璋说自己“本无意据有天下”,作皇帝是“天特命之”。清太宗皇太极也说:“天运循环,无往不复,有天子而废为匹夫者,亦有匹夫而起为天子者,此皆天意,非人力之所能为也。”司马光总结说:“王者受天命,临四海,上承天之序,下正人之统。”故在中国封建思想中凝聚为“奉天承运”(奉:遵照,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是自秦起封建帝王所颁诏书的开头用套语),“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万民赖之,此之谓也。”“听天由命”怕就是顺着这样的意思来的。

  实际上,中国历代帝王的权力来自家族,是为“家天下”,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皇帝是一个无比尊贵的称号。他们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的权力,独具九五之尊(“九五”即指帝王的尊位),代表着权力的顶峰。天下乃一人之天下,“朕即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言出法随,生杀予夺,国家兴亡系于一人。 从秦至清约有350多个皇帝,其中有明主,有昏君,明主开国治邦,昏君丧权亡国。明君修德安人,勤政爱民,雄才大略,兼听纳谏,国运昌盛发达,黎民安居乐业。昏君骄横残暴,荒怠朝政,亲奸远忠,吏治败坏,声色犬马,淫乐无度,国势衰微,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终至铤而走险,扯旗造反。所以君主权力尽管卓然超群,历史上作用惊人,但并非权力无限,而会受到种种制约。其中人民便是最主要的制约,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孔子家语》中有云:“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姜太公又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未完待续)



关键词: 帝王 皇权 201308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