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市场分析 >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

作者:时间:2013-02-04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收藏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主席兼CEO的基斯诺斯布什(Keith Nosbusch)的角色不免特别:一方面,作为罗克韦尔自动化的主席,他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美国政府组织的关注美国生产力如何持续领先的组织的专家组成员;另一方面,由于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中国有着众多的业务,这使得基斯诺斯布什几乎每年都要拜访中国,而中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成本压力,也使自动化生产成为了各种制造企业迫切的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1666.htm

  在太平洋的两岸,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如何迎接下一波工业竞争的核心话题之一,而以工业机器人等尖端生产系统为象征的进程,是其中最重要的议题。在美国,基斯诺斯布什曾经提出信息化与自动化结合的“智能制造”的概念,并想象未来的工厂的生产操控,将如同人们玩任天堂游戏那样直观、有趣、简单。

  对于近期出现的部分美国企业将生产线从中国迁回美国本土这一现象,基斯诺斯布什认为这反映了一种趋势,即企业在寻求一种新的平衡——既能更加靠近消费者,又能通过自动化降低劳动成本。但他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强的趋势,因为很多企业在中国建立生产工厂也是希望能够更加靠近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以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专注于的跨国企业,从1988年到现在,罗克韦尔自动化陆续在中国建立了超过30个销售机构,并曾经在中国各地重工业和资源导向行业的自动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基斯诺斯布什认为三五年后,随着中国庞大中产阶层的兴起,我们将看到消费品行业,如包装行业对的需求大幅增长。

  《21世纪》:近两年,我们注意到西方不断出现关于超级生产设备的报道,譬如3D打印机,或者某种生产灵活性非常高的数控机床等等。您认为它们真会给制造业革命性的变化吗?

  基斯诺斯布什:这些是“柔性制造”的发展远景。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比如生产一款汽车,我们首先要设计一条生产线——无论我们是生产一辆还是生产40万辆,这里面的投资是非常大的,开发周期也很长。如果我们对客户偏好的预测不够准确,那我们就麻烦大了,因为我们设计的生产线只能生产这种汽车。如今,所有领先的汽车制造厂都有了柔性生产线,这些生产线拥有了这样的能力,可以在同一个生产线生产两种、三种甚至四种车型。正是一些复杂的自动化技术,使得汽车生产线变得灵活,这些生产线的特征是硬性模具更少,因此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预想不到的市场变化,以及复杂多变的消费者需求。

  所以未来的工厂将更为智能、可视化、人与机器交互的方式,就像孩子们和电子游戏机交互一样。消费品不断发生的技术演变也会体现在未来的厂房里。这个不是短时间可以发生的。当孩子们以后成为劳动主力军时,他们在工厂将带来与我们这代人完全不同的经验。

  《21世纪》:对于制造企业,就当前来说,实施自动化改造的最大推动力是什么?

  基斯诺斯布什:当今世界的资讯太发达,消费者的喜好和要求变化得很快。一个产品通行所有客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一个国家的制造企业来说,它是否面临着全球化竞争的压力?是否想把产品卖到全球各地区?如果想在这种环境里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持续提高生产力,同时生产出品质更高,而且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对于制造业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企业和国家,他们提升生产力的下一步是实现信息化。直观地说,就是不同部门的管理层,可以从任何地方轻松、及时拿到他需要的生产信息,帮助他迅速作出商业决定。这是连接、优化“生产-供应链-客户”网络的重要步骤。通过自动化和信息的融合,制造企业可以把供应商和供应链很紧密的连接起来,从而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加快对消费者喜好变化的响应。

  《21世纪》:您可否预测今后中国工业自动化发展最快的三个制造行业?

  基斯诺斯布什:这个问题我只能尝试着来回答。首先是生命科学的制造领域,因为它有很强的监管要求,需要向监管者提供很多信息,满足很多规定。这要求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完善的信息记录。所以厂商不仅要自动化,还要能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证明,要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第二个是汽车行业,在这个行业,如果你能够通过客户需求进行生产,而不是通过库存来安排生产,那你将极具竞争力。

  第三个是消费品行业,譬如食品行业。这个行业的特点,是相当部分的消费者并没有明确的消费指向。自动化也可以帮助企业确保食品的质量,这关乎品牌的形象。他们需要有非常稳定的生产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保持一致,并保证在包装、装瓶或灌装等过程中产品的安全。

  《21世纪》:从全球制造业自动化发展程度上看,您认为中国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基斯诺斯布什:在罗克韦尔自动化110年的经历来看,现在的中国制造业可能是全球范围内自动化发展速度最快的,这里可以看到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不过,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就数量和覆盖程度来说,仍不如发达国家。

  中国还处于快速发展期,其制造业是在劳动密集型的模式上发展起来的。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极端。一方面,手工的、劳动密集型的、非常老式的生产制造还在继续;另一方面你可以看到最先进的钢铁厂和汽车制造工厂。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时间更长,所以自动化覆盖的领域更宽广。

  《21世纪》:对于中国众多的OEM,ODM制造企业来说,它们进行自动化和信息化结合改造的动力在哪里?

  基斯诺斯布什:对于从代工生产里挖掘利润的企业来说,从市场需求到生产的信息链越短,企业的现金流就越好。如果苹果公司和富士康的信息连接得越紧密,他们就越能够迅速的进行商业决策,迅速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另外,如果手工生产的成本已经变高了,它就至少得对部分生产环节进行自动化改造。

  《21世纪》:您与中国很多制造业的客户都打过交道,您认为他们最欠缺的能力和资源是什么?

  基斯诺斯布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制造部门员工对自动化能力和技术的掌握。他们是否能够使用这些先进的技术?他们是否能够使用这些新的信息科技?具备了这些高水平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够维护、开发和操作复杂的自动化设备。在可见的未来,我认为是30年内,你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生产操作员都是受过高级培训有丰富技术知识的人员,他们不需要操作那些机器,因为那些机器“聪明”到可以自己运作了。工人们需要做的是故障排除、诊断以及与厂区的其它部门进行沟通。



关键词: ROK 工业自动化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