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基于软交换的呼叫前转类业务

基于软交换的呼叫前转类业务

——
作者:曹远时间:2006-06-28来源:泰尔网收藏

  摘要 对基于进行介绍,并将其与传统PSTN上的进行对比。 


一、引言 

  《基于技术要求——类业务》是基于的业务系列标准之一,在最新一次的组会议上已经进行了送审稿的讨论,并将进入报批流程。本标准对基于软交换实现的呼叫前转类业务的业务含义、业务特征、业务使用方法、与其它业务间关系、计费原则及其它与业务相关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描述。本文将对这一标准的相关内容做一介绍,并重点讨论基于软交换实现的呼叫前转类业务与传统PSTN上实现的呼叫前转类业务的异同。 

二、业务的含义及特征 

  基于软交换的呼叫前转业务的业务含义与传统PSTN上的呼叫前转业务的业务含义一样,都是指被服务用户可以将来话呼叫无条件地或通过预置条件转移到第三方。 

  对于业务特征,在传统PSTN上常用的无条件呼叫前转、遇忙呼叫前转及无应答呼叫前转业务,在软交换的业务体系中依然被保留,并且业务特征保持不变。简单说来,就是当其它用户向使用该业务的用户号码发起呼叫时,呼叫可能被无条件地,或在遇忙、无应答的条件下,被前转到预先指定的第三方号码上。 

  由于软交换相对于传统的PSTN交换机提供业务的方式更为灵活,因此除了上述的三种前转业务外,在软交换业务体系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前转业务,这些业务包括用户不在线呼叫前转、按时间段呼叫前转、按主叫号码前转等。下面对这些新业务进行逐一介绍。 

  1.用户不在线前转 

  用户不在线呼叫前转的预置条件为被叫用户不在线,即当申请了此业务的用户处于不在线或未注册状态时,任何向此用户号码发起的呼叫都将被转移到预先指定的号码上。 

  软交换是一个基于分组网的,用户终端可以通过软交换的任意点接入,这不同于传统的固定PSTN网络,在传统的PSTN上,一一个用户的接入点是固定的,要求软交换的终端必须有注册的流程,才能让软交换知道从某一接入点接入进来的终端,到底属于哪个用户。有了注册的要求,相应地也就会有注销或者因网络故障而断线的情况。 

  终端出现不在线的情况有许多种,比如终端从网络上注销、终端故障、线路故障等。这些情况下,软交换在一定时间内无法与终端取得联系,就会认为终端处于不在线状态,也就可能触发不在线前转的业务逻辑。不在线呼叫前转可以保证用户在出现这些非正常情况时,不漏接电话,是一种比较有用的业务。 

  2.按时间段呼叫前转 

  按时间段呼叫前转的预置条件为特定时间段。在用户激活了此业务并设定了呼叫转移时间段后,任何在呼叫转移时间段内对此用户发起的呼叫,都将根据转移条件被前转到预先指定的号码,而在此时间段外发起的呼叫则不会被转移。转移条件包括无条件、遇忙、无应答、不在线等。 

  按时间段前转对于上班一族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业务,比如用户完全可以将家中的电话设置按时间段前转,在上班时段内家中的所有来话自动转移到自己的手机上,而在工作时间以外自动取消呼叫转移。如果将时间段前转与各种转移条件进行灵活的组合与设置,必然能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极大便利。 

  虽然按时间段前转可以有很好的应用,但是在传统的PSTN网络上却是难以实现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PSTN上的业务设置都是通过终端拨打业务设置号码来完成的,按时间段前转的设置会比较繁琐,通过终端设置,基本不具备可操作性。但是在软交换体系下,完全可以使用个人自助业务,通过Web页等方式来实现业务的配置。 

  3.按主叫号码前转 

  按主叫号码前转的预置条件为特定主叫号码,在用户激活了此业务并设定了要进行呼叫转移的主叫号码后,来自于这些特定主叫号码的呼叫,都会被转移到预先指定的号码,而除特定的主叫号码外发起的呼叫则不会被转移。 

  通过按主叫号码前转的设置,用户可以将不同人打来的电话转移到不同的终端上。使用这种业务时,用户需要维护一个主叫号码的列表,对列表上的号码进行相应的前转。对于主叫号码列表的维护,在终端上也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可能会比较繁琐,因此与按时间段前转类似,可以使用个人自助业务,通过Web页来完成业务的配置。 

三、业务的设置和使用 

  呼叫前转类的业务,灵活性是比较强的。要使用此类业务,用户首先需要向业务提供者申请开通,但是在申请开通之后,用户也可能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进行前转设定,并有可能随时取消或更改前转号码。因此,呼叫前转必须为用户提供灵活、便利的方法来进行业务的设置,如激活业务、去活业务或变换前转号码等。 

  在传统的PSTN网络上,是通过在终端拨打业务代码来完成这些设置的。比如对于无条件呼叫前转的,激活的方法是,摘机→听拨号音→按“*57*+转移目的号码+#”→响应→挂机;去活的方法是,摘机→听拨号音→按“#57#”→响应→挂机。 

  为了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这种设置方法在软交换网络中仍然需要保留。但是,在软交换网络中进行呼叫前转的设置,与传统PSTN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首先,一些新的前转类型在传统网络中没有,如无条件呼叫前转、按时间段前转以及按主叫号码前转等,也没有相应供拨打的业务代码。其次,利用软交换网络是一个语音与数据融合的网络特性,可以利用数据网上的一些功能,如通过访问专用的Web站点进行业务设置。 

  对于业务代码的问题,如果需要在终端上对新的前转业务进行配置,那么就必须为这些业务分配新业务代码。特别是对于无条件前转业务,应该说通过终端设置更方便一些。但是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号码资源分配的问题,今后要达到全网的统一,就不能由厂家或某一个业务提供者来决定,需要经过一定的手续,向管理部门来申请这个号码资源。在本标准中,对新的业务代码还是用处于待定状态的方式来处理,相信随着软交换业务的开展,来自业务上的需求会促使相关的工作开展起来。在新的业务代码分配以后,标准中的相应内容也会随之修订。 

  对于通过访问Web来进行业务设定的方式,实际上是使用了软交换上的一个新的业务,即个人自助业务。由于软交换网络本身是基于分组网的,和数据网的业务很容易结合起来。通过网关、Web服务器等设备,软交换网络完全可以和公众数据网络实现数据交互。用户无论身在何地,只要可以上网,就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对个人业务的配置。这种业务配置方式对于电信补充业务和增值业务的促进作用是革命性的。以前的电信业务,种类也很多,但是实际上能够掌握使用方法的用户非常少,导致这些业务根本没有发挥出他们的作用来。有了软交换个人自助业务模式,用户只要通过鉴权,就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修改、配置自己的业务,这必然能够极大地提高用户使用这些业务的积极性。对于呼叫前转类业务来说,自然也能够从这种业务配置方式下获得很大益处,如使用个人自助业务,用户能够很容易地设定出如下的前转方式,即某一时段,对某个号码来的呼叫进行遇忙前转,而另外某个时段,对所有呼叫都进行无条件前转等。 

四、计费以及与其它业务的关系 

  呼叫前转类业务是一类可运营的业务,因此必须对这类业务的计费加以考虑。在实际运营时,如何计费是由业务提供者来决定的,如可以采用按时长、按次计费、包月收费甚至免费等多种方式,但是在本标准中,对一些基本的计费原则也做了说明。其原则就是,进行了呼叫前转的被叫用户是前转类业务的服务对象,如果收取前转业务的服务费,也应该向设置前转的被叫用户收取。若因为前转而产生了额外的费用,如前转到了长途号码,此费用也应该由被叫用户承担。这与现网PSTN上关于前转的计费原则是一致的。 

  在传统PSTN网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补充业务,这些业务在软交换网上基本都会被保留下来。不同业务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的影响,对于呼叫前转类业务来说,与其关系比较大的是主叫号码显示业务以及呼叫等待业务。 

  呼叫前转业务与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并不是互斥的业务,但是在发生前转时,对软交换系统有一定的要求,即不能影响用户原有的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具体来说,当呼叫前转业务发生时,若前转目的用户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业务,在前转目的终端上应能够正确地显示主叫号码;若主叫用户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限制,则在前转目的终端上不应该显示主叫号码。 

  遇忙呼叫前转业务与呼叫等待业务是一对互斥的业务,因为它们触发的条件都是被叫用户忙,所以不可能同时生效。具体的原则是,当用户激活了遇忙呼叫前转服务时,对该用户将不可能发生呼叫等待。 

五、多域前转与多次前转 

  由于软交换网络是一个比较新的网络,开展软交换业务,会碰到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对于呼叫前转类业务来说,比较突出的是多域前转和多次前转的问题。 

  对一个呼叫的前转,理论上是可以连续进行下去的,比如A用户呼叫B用户,前转到了C用户,但如果C用户也设置了呼叫前转,就有可能又将呼叫前转到D去。这样下去,可以进行很多次前转。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呼叫行为会导致呼叫接通时延大大增加,同时网络的开销也非常大,因此在现在的PSTN网中规定,一个呼叫只允许被前转一次。但是在软交换域内,涉及多域前转时,问题就比较复杂了。首先说明这里指的域是网络域的概念,每个软交换以及注册到它下面的各种终端就构成了一个软交换域,而通过信令网关和媒体网关与软交换互通的PSTN网络就可以看作是一个PSTN域。多域前转就是指一次呼叫前转涉及到了两个或以上的网络域。如用户A和B注册在软交换一下面,用户C注册到软交换二下面,用户A向B发起呼叫,但B将呼叫前转的目的地址设成了C,那么就发生了一次多域前转。 

  对于单个软交换域内的呼叫前转,因为用户属性和状态都是保存在同一个软交换下的,限制呼叫前转次数是非常容易的,如软交换下的三个用户A,B,C,A向B发起的呼叫前转向C,软交换知道此次呼叫已经发生过一次前转了,因此无论C是否设置了呼叫前转,都对其振铃,这就防止了多次前转的发生。而在多域前转的情况下,还是以前面提到的多域前转的示例来分析,要防止出现多次前转,软交换一必须通知软交换二,从这里发出的对C的呼叫是一个已经前转过的呼叫。这个信息的传递,只能通过两个软交换之间的域间信令传递来实现。在现阶段,软交换之间的互通一般都是采用SIP协议。如果采用基本的SIP协议,要传递这个信息比较困难,因为在SIP消息中没有设置携带类似信息的字段。如果采用封装了ISUP消息的SIP-I消息,可以成为一个解决方法。因为在ISUP的IAM消息中,有可以指示前转的字段,比如改发原因、改发计数器等字段。通过这些字段,就可以在多域之间形成一种有效控制前转次数的机制。 

  随着软交换网络体系理论和软交换相关协议的发展,还有可能出现其它解决多域间多次呼叫前转问题的方法。业务提供者出于方便管理的考虑,也可能限制用户只允许设置本域内的呼叫前转,但是这样会给前转业务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六、结束语 

  随着软交换网络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前转类型,以及更多的业务模式,对于本标准来说,今后可能还会有一个不断修订、不断补充的过程。但是无论如何,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不会变化的,就是要对基于软交换的呼叫前转业务进行具体的定义,对和此业务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面的描述,以达到在行业内统一对这类业务的认识,指导业务提供者在软交换的网络平台上顺利地开展此类业务的目的。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