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市场分析 > 多晶硅行业急速“入冬”

多晶硅行业急速“入冬”

—— 全产业链库存严重
作者:时间:2011-11-09来源:经济导报收藏

  由于产量增加太多,而太阳能市场需求却有所萎缩,供给远大于需求,以致全产业链库存严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5642.htm

  4日,山东济宁。作为山东省内惟一一家专业生产太阳能电池原料的企业,济宁凯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济宁凯伦”)偌大的厂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机器轰鸣。“公司已停产两个多月了。”该公司一位负责人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格持续暴跌,市场价已经跌破成本价。“生产一吨赔一吨,停产实属无奈。”

  济宁凯伦并非个例。整个行业都在为此前一拥而上的“疯狂”埋单。“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八成左右多晶硅企业选择了停产、减产。”3日,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分析师谢晨告诉导报记者,由于多晶硅、产量增加太多,而太阳能市场需求却有所萎缩,供给远大于需求,以致全产业链库存严重。

  深秋时节,曾经火爆的多晶硅行业却已步入残酷的严冬。

  光伏行业集体低迷

  下跌,下跌,还是下跌。

  11月开局第一周,国内多晶硅市场跌势仍在延续。市场数据显示,国内市场报价20万-24万元/吨,较10月底再度下滑1万元/吨,部分成交价更是跌至20万元以下。而刚刚过去的10月份,国内多晶硅市场主流报价已经大幅下跌30.1%,价格创下了历史新低。

  此时,开工和停产俨然成为一柄双刃剑,不断刺痛着多晶硅生产商。

  “对于国内多数企业而言,多晶硅成本价普遍为30万-40万元/吨;但目前不足25万元/吨的现货价,意味着企业每生产1吨多晶硅便要亏损10万元左右。”谢晨介绍说,除仅有几家行业巨头采用冷氢化技术能够较大幅度降低成本、正常运行外,多数企业已经减产或停产。

  实际上,当前举步维艰的并非只有多晶硅生产企业,危机已经蔓延到整个光伏行业。

  目前多晶硅价格连续下跌、部分多晶硅生产企业停产,加剧了上游三氯氢硅企业停产。导报记者从上海有色网了解到,目前全国三氯氢硅生产企业中有70%的企业停产检修;有25%的生产企业减产,其中减产的量为原来的40%-60%;仅有5%的企业还在正常生产。

  下游企业同样也是“风雨飘摇”。前不久,市场传言光伏巨头无锡尚德面临破产,虽然此消息最终被证明为讹传,但是8月底,无锡尚德宣布支付2.12亿美元的巨额赔偿金,终止与美国多晶硅及硅片巨头MEMC 早年签订的10年采购合同,还是让人感受到了行业严冬的丝丝寒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多晶硅 光伏组件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