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具照明优势 发光效率与成本问题待突破
OLED具可挠曲特性搭配透明电极提供多元应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3790.htm白炽灯泡最常见的应用即调光功能,而调光功能始终是萤光灯管、省电灯泡这类灯具的罩门,因为无法调整亮度,也失去多数环境气氛、情境灯具的应用市场。但OLED技术制作的照明灯具,可以提供任意调光的功能,甚至还可利用两种透明电极来开发兼具隐私或照明应用的特殊设计。
例如,OLED照明可开发成透明状大面积板材,在关闭照明(即关灯)时,可以产生直接透视的视觉效果,提供扩展视野的应用,而当使用者开灯时,同一块大面积光源板材即处于「照明」应用形式,同时具备照明效果与遮断视线的隐私效果,这是以往的灯具技术所无法提供的。
此外,在LED固态光源积极发展后,过去白炽灯泡、萤光灯管或省电灯泡无法想像的摺叠、挠曲应用,在软性OLED技术问世后,早已不是纯粹幻想的未来科技。软性OLED元件具备材质可挠、不易破裂的特性,这种材质特性将会让照明灯具与相关周边应用出现划时代的想像空间,而OLED材质元件相对轻薄,更适用于飞航器或穿戴式照明等创新应用场合。
OLED寿命、效率、成本挑战待克服
LED固态光源、白炽灯泡、萤光灯管或省电灯泡都具有眩光问题,而OLED的照明元件为较自然的平面光源,产品体积亦可做得更薄,同时OLED发光时无光线过度集中、刺眼问题,可适用于车内、室内照明,同时也具备光形稳定的优点。
白炽灯泡会将95%的电能用来加热钨丝产生热与红外光,因此白炽灯为一种发热光源,而OLED光源元件的光谱为可调控,几乎不会放射红外光,因此又有冷光说法。一般的LED固态光源为求高亮度表现,往往会有散热问题,OLED元件为薄片设计,相较LED更具散热优势。
实务上,OLED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与亮度的平方成反比,即亮度提升两倍、寿命将减为原来的4分之1。不过,OLED发光元件利用材料技术与发光结构多重改善,目前发光效率已有倍数的提升,其元件寿命经改善后,可自10万小时增至20万小时,惟量产技术与成本效益仍需持续改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