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zilla网站称Intel公司在新SandyBridge平台的USB3.0功能方面的计划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据称Intel公司已经决定往用 来配合SandyBridge处理器的笔记本用6系列芯片组平台中加入对USB3.0功能的支持,不过其它6系列芯片组是否加入USB3.0支持功能则仍 属未知,不过,正像当初Intel推出无线显示技术前并没有大肆声张那样,也许到时候Intel的产品会给用户一个惊喜。
据Fudzilla网站的记者表示,他们看到的Intel 6系列芯片组产品样品上已经装上了USB
关键字:
Intel USB3.0
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最新推出的富士通USB 3.0-SATA桥接芯片MB86C31系列已通过美国USB Implementers Forum(简称“USB-IF”,USB接口的标准化团体)的合格测试,并获得USB 3.0超速标准合格认证证书。
富士通MB86C31 USB 3.0-SATA桥接芯片是基于去年推出的MB86C30系列的功能而开发的。该系列新增了如下产品特征:支持最新UAS(带USB的SCSI)协议、NCQ功能及ATA设备的热插拔。还实现了其
关键字:
富士通 USB3.0 SATA
在过去14年来,通用串行总线(USB)已成为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标准接口。不管是移动硬盘、相机、鼠标、键盘、打印机,还是扫描仪,它们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一般均采用USB线。USB接口也的确是“通用”的。从1993年就开始研究USB技术。1996年推出USB 1.0,其最低速率为0.18MB/S,最高速率为1.5MB/S。USB 2.0在2001年面世,最高速率为60MB/S。2010年USB 3.0终于上市。
那么,你对USB3.0有什么期待?它会怎么影响我们呢?伯乐
关键字:
USB3.0 接口
近日,NEC宣布成功研发出可以连贯构筑云应用的开发方法。该开发方法,对云应用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部署阶段的各种信息进行一元化管理。使用本方法,可以高效地构筑具有要求的性能、高度可用性和扩展性的云应用。
通过该方法,开发者不必为开发环境发愁,只要在已有的开发环境下,就可按照要求完成云应用的创建、配置、实现、运行和调试的全过程。也因此,从设计到运行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所生成的信息,都被积累下来,通过有效利用这些信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很容易提高应用程序构筑的效率,同时也利于日后的改善。
近几年,
关键字:
NEC USB3.0 控制器
【概 要】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本次实现了用于降低电子设备的多余辐射噪声的1210尺寸的片状共模扼流线圈DLP11TB系列的商品化,通过采用本公司独自的高精度薄膜电感器成形技术,与以往相比进一步提高了传输特性的截止频率*1,能够应对USB3.0的高速信号。
【背景和开发目的】近来,对于日益普及的连接电脑和外围设备用的通用接口“USB接口”,由于需要抑制电缆所放射的噪声,连接器的根部广泛采用片状共模扼流线圈。
最近,随着SSD*3等高速外围设备的出现,制定了比以前的USB
关键字:
村田 USB3.0
为了和来自台湾的对手竞争,日本NEC电子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大幅降低第一代和第二代USB 3.0主控制器的价格,并在明年第一季度以不到2美元的低价推出第三代产品。市场观察人士预计,2010年全球USB 3.0控制器的出货量将达到2000万颗,2011年更是翻番超过4000万颗,为此台湾的祥硕(Asmedia)、钰创(Etron)、威盛(VIA)以及美国的Fresco Logic都在积极推行各自的产品,而且价格都压得非常低,特别是祥硕USB 3.0控制器的批量定价甚至只有1.7-1.8美元一颗。
不
关键字:
NEC USB3.0 控制器
力科公司,USB测试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今天发布一款全新的USB3.0 协议分析仪,该产品被设计成能显著降低测试SuperSpeed USB设备的总体费用。发布价格为4950美金的Advisor T3将力科经过用户充分检验的5Gbps串行数据领先技术合成到高度可移动的封装中。外部尺寸仅为5英寸x6英寸x12英寸,它提供了全面的功能集合,完全支持USB3.0和2.0分析。
随着力科高性价比的分析仪方案的发布,Advisor T3将推动感兴趣的开发者加速他们的SuperSpeed USB 产品推向
关键字:
力科 USB3.0 分析仪
浩康科技(大中华)有限公司Crypton Tech今天宣布推出超高速 USB3.0解决方案,该方案为整体的方案,包括主芯片、接头、电缆线、闪存、稳压等我们并可提供线路布线及技术支持。
此USB3.0方案之特点是能使SATA-II超高速地与外部设备连接通讯,而其传输速度是USB2.0的10倍以上并且兼容现有的USB2.0与 USB1.1。
USB3.0解决方案支持下列功能:
1. SATA 磁盘热插拔
2. Mass Production Loader 大量量产测试程序接受同时多
关键字:
浩康科技 USB3.0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以下简称瑞萨)日前推出全新USB3.0主控芯片µPD720200A——在鼠标等周边设备未连接状态下,新产品功耗较之以往产品降低85%。该产品将于即日起开始提供样品。
新产品可实现高达5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其主要特征有:
(1)在USB周边设备未连接的状态下,功耗比前一代产品µPD720200降低85%,低至50mW;
(2)管脚排列与以往产品相同,因此可延用已有的印刷电路板。
采用该新产品,用户不仅可轻松构筑
关键字:
瑞萨电子 USB3.0
众所周知,USB 3.0与其它接口相比具有众多优势,其有两大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传输速度和兼容性。USB3.0的速度传输率在5Gbps左右,也就是625MB/s,并向下兼容USB2.0,大约是现在主流USB2.0接口传输速度(理论值480Mb/s)的十倍,虽然在产品实测中距离625MB/s的理论极限速度还差很远,但对比USB 2.0已经进步相当大了,更是让SATA硬盘望尘莫及。
USB 3.0远不止在传输速率方面的提升,在继承USB 2.0核心架构的基础上,USB3.0利用双总线模式的优势,能够
关键字:
USB3.0 传输速率 双总线 电源管理
首先,USB 3.0的传输编码方式与USB 2.0有所不同,从USB 3.0规范中我们了解到,USB 3.0采用的是8b/10b编码方式:
USB 2.0采用8b编码,最大传输速率480Mbps,那么理论传输速度就能达到60MB/s;而USB 3.0在传送数据时会把8bit的数据编码成10bit,其中包含了2bit的控制数据(Control);而在接收数据时则是一个逆方向过程,10bit数据会解码成8bit+Control信息,那么5Gbps的理论传输速度就为500MB/
关键字:
USB3.0 USB2.0 编码
提到USB大家肯定都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和它打交道,随身携带的U盘硬盘,电脑上插的鼠标,MP3/MP4等等都是通过USB接口来进行数据的传输。从最早的1.0开始发展到最新的3.0版本,速度的不断提升是最明显的特征,在数据文件越来越大,硬盘都论TB计算的前提下,USB传输速度的提升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USB发展了十几年之后,让我们来先来回顾一下USB的发展历程。
● USB背景介绍
随着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外围设备日益增多,键盘、鼠标、调制解调器、打印机、扫描仪早已为人所共知,数码相机、
关键字:
USB3.0 通用串行总线 英特尔 即插即用
USB 3.0的传输速度是多少?
USB 2.0的传输速度是480M/s,USB 3.0的传输速度是5G/s。
为什么USB 3.0这么快呢?
USB 3.0之所以有“超速”的表现,完全得益于技术的改进。相比目前的USB 2.0接口,USB 3.0增加了更多并行模式的物理总线。
读者朋友可以拿起你身边的一根USB线,看看接口部分。在原有4线结构(电源,地线,2对数据)的基础上,USB 3.0再增加了4条线路,用于接收和传输信号。因此不管是线缆内还是接口上,总
关键字:
USB3.0 传输速度 双总线
摘 要:USB作为一种新型的接口技术,以其简单易用、速度快等特点而备受青睐。本文简要介绍USB 接口的特点、硬件结构、数据流传送以及外设控制器的实现方式。并详细说明利用51单片机结合PHILIPS公司的PDIUSBD12带并行总线的USB接口器件设计带DMA工作模式的可供视频信号传输的多功能USB接口电路的过程。
引 言
USB的英文全称为Universal Serial Bus,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它是一种快速的,双向的,同步传输的廉价的并可以进行热拔插的串行接口。USB接口使用方便,它
关键字:
USB3.0 接口技术 电路设计
7月11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由于终端产品的陆续推出,2010年下半年USB3.0芯片出货量将较上半年有近200%的增长。
与USB 2.0相较,USB 3.0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料传输速率高达5Gbps,较USB 2.0的传输速率快上10倍。除此之外,USB 3.0具备向下兼容、提供更大电力等优点。
然而USB 3.0规格自2008年11月推出以来,整体市场发展一波三折,先有USB 3.0规格主要推动者之一的英特尔(Intel),规划将其支持USB 3.0的PC芯片组推出时间自2010年延
关键字:
USB3.0 芯片
usb3-gige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usb3-gige!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usb3-gige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usb3-gige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