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本人已经不是电子控制器开发的新手了。从事单片机,DSP开发十多年,但是一直没有接触过嵌入式linux。2014年初由于公司的项目需要,决定引入嵌入式linux的平台进行产品研发,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式接触嵌入式linux,并开始在linux上进行工作。到现在差不多1年半,现在将这个过程重新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给自己留一个记录。
“嵌入式linux新手入门手记”会是一个系列,记录我从第一次正式开始在linux平台工作,到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各问题的解决过程。当然,
关键字:
嵌入式linux USB
并口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很让人“狂汗”,身为工科男,计算机背后的那些接口都没摸清门道,情何以堪啊!不过,本着扫盲的态度,我们还是勉为其难的再强调一下USB和并口的区别吧,区别USB和并口的主要目的是因为FPGA的下载编程器主要是并口的和USB接口的,很多人容易混淆。(特权同学版权所有)
USB大家都懂,先说并口,如今要在笔记本电脑甚至台式电脑后面找个并口还真的不容易了,连咱在网络上找个图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图1.3左侧那个25PIN的接口便是并口,早期的打印机多
关键字:
USB 并口
整合USB 3.1控制器的100系列主机板(MB)即将出货,当中不仅MB厂厮杀惨烈,英特尔(Intel)与祥硕对决的USB 3.1芯片战况也备受关注。
据了解,为拉升市占,双方报价跌速超乎预期,祥硕方案已跌破3美元,而传输速度远胜祥硕方案的英特尔芯片,由10美元一路向下,现已不到6美元,除获技嘉力挺外,也取得华硕、微星采用,使得击退威锋等台厂的祥硕,原预期可拿下USB 3.1芯片大宗版图目标恐难实现。
随着苹果(Apple)新款MacBook率先导入应用,以及英特尔Skylake平台将于8
关键字:
英特尔 USB 3.1
汽车行驶记录仪中的USB HOST相关模块由单片机、USBHOST接口、FLASH、铁电存储体(FRAM)、实时时钟和电源管理等部分组成。汽车行驶记录仪工作时,由单片机通过前端接口电路拾取汽车行驶状态的各种信息,包括车速、发动机转速和各种车辆开关信号等。汽车行驶记录仪以实时时钟为基准,把车辆信息按类别分别存入FRAM和 FLASH。需要从汽车行驶记录仪中获取汽车记录状态信息时,用户插入优盘,单片机自动识别优盘并加载驱动程序,当完成设备枚举和Bulk_Only传输协议后,单片机就可以把汽车行驶记录仪中记
关键字:
USB HOST AT89C51RD2
作为传统的语音拾取工具,单个孤立麦克风在噪声处理、声源定位和跟踪,语音提取和分离等方面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语音通信质量。如果使用多个麦克风组成阵列,在时频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空间域,对来自空间不同方向的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就可以弥补上述不足。现在已有的麦克风阵列采集处理系统中,大多采用4路麦克风阵列,这类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语音增强、噪音抑制、声源定位和回声抵消等问题,但由于4个麦克风个数较少,只能组成一字线阵,十字阵等几种特定的阵列形状,三维空间的方向及距离判断有较大的误差。设计的16通道麦克风采
关键字:
USB CY7C68001
1引言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支持ISP或IAP的单片机芯片日益增加,这类单片机芯片的程序下载采用了下载线的方式。这种串行程序下载方式所用的电平为TTL电平,对单片机接口来说非常安全。单片机生产厂商推荐使用ISP程序下载方式,如AT89S5X芯片支持ISP功能,并用AT89S5X芯片取代了AT89C5X芯片。
另一方面,单片机的程序的写入也从使用烧写器写入演化为使用下载线从计算机中将程序直接写入。下载线就是将计算机中的单片机程序写入单片机芯片的连接线。下载线与计算机的连接接口可分
关键字:
AT89S52 USB
1引言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支持ISP或IAP的单片机芯片日益增加,这类单片机芯片的程序下载采用了下载线的方式。这种串行程序下载方式所用的电平为TTL电平,对单片机接口来说非常安全。单片机生产厂商推荐使用ISP程序下载方式,如AT89S5X芯片支持ISP功能,并用AT89S5X芯片取代了AT89C5X芯片。
另一方面,单片机的程序的写入也从使用烧写器写入演化为使用下载线从计算机中将程序直接写入。下载线就是将计算机中的单片机程序写入单片机芯片的连接线。下载线与计算机的连接接口可分
关键字:
AT89S52 USB
高清图像质量已经快速成为现代家庭中多媒体产品的标准配置。在该领域之外的许多应用中,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对比度、更大的色深和更快的帧率也都越来越受欢迎,这些应用包括安保、医疗成像和工厂生产线检测系统等等。当然,尽管增强型成像技术在不久的将来更加流行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这将取决于支持更高数据传输能力的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本文将以实例阐述半导体技术所取得的进展。
虽然USB连接标准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次脱颖而出已经改变了很多,它现在已经远远不只是为低数据速率的鼠标和
关键字:
USB FIFO 缓冲器 FPGA 显示器
1 USB技术规范演化
除了咖啡,还有什么能够帮助行业缩短上市时间、降低成本,将更多的设计时间专注于创新?答案是标准化。通过定义协议和工作指标,标准化影响到技术的各个方面:器件封装尺寸、引脚排列、数据和通信接口、软件驱动、连接器、ESD防护等级、环境保护、测试夹具等不胜枚举。技术规范越详尽,就越有利于开发人员确定具体市场的产品。如果对严格定义标准的价值有怀疑,可以尝试走进两家服装店,购买相同尺寸的衬衫便可体会严格规范标准的重要性。
好的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标准需要反映行业的日益复杂,
关键字:
USB 连接器 充电器 电池 CDP
1 USB Type-C接口介绍
二十年前,第一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1.0)的出现,为各自为政的电子行业通信标准注入了互通性。而最新发布的USB Type-C接口规范将USB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够满足21世纪电子行业的需求,同时也将再一次改变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移动设备之间的互连方式。轻薄、坚固、无需区分插头方向的USB Type-C连接器拓展了由USB 3.1超速(SuperSpeed+)规范定义的各项功能,采用双通道实现高达20
关键字:
FPGA USB Type-C 充电器 嵌入式
1 绪论
当前的烤烟工艺过程大概需要五天,期间要控制烟叶经过变黄-定色-干筋的过程,而每个过程有严格的温湿度和保持时间的要求。这就要求烟农在固定的很多时间点去看守住烤房的烟叶,随时观察烤房内的温湿度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人工的控制比较困难,难于实时了解烤烟的进展。
本系统为了克服传统烤烟的缺点,实现了利用烤烟与微信公众平台的结合来进行智能化烤烟控制。烟农能在微信上进行远程查看烤烟房内的温湿度数据、烟雾值和烤烟房内的图片,烤烟房的图片用来观察烟叶的颜色变化,还能在微信上远程控制温湿度进
关键字:
物联网 智能化烤烟 USB URL APP
USB Type-C凭借其自身强大的功能,在Apple, Intel, Google等厂商的强势推动下,必将迅速引发一场USB接口的革命,并将积极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讨论一个重要的专业问题:USB Type-C设备到底是否需要CC逻辑检测与控制芯片?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基本概念谈起。
DFP(Downstream Facing Port):
下行端口,可以理解为Host,DFP提供VBUS,也可以提供数据。典型的DFP设备是电源适配器,因为它永远都只是提供电源。
关键字:
USB Type-C
引 言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因其具有方便易用,动态分配带宽,容错性优越和高性价比等特点,现已成为计算机的主流接口。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各种小型终端需要开发出与外界联系的USB接口。目前,常用的技术有两种。基于单片机的USB接口,特点是需要外置芯片,电路复杂,留下的CPU资源不多;基于ARM的USB接口,特点是资源丰富,但ARM系列产品较多,如果选型不当,还需要搭接较多的外围电路,且不能很好地发挥CPU性能。
该设计采用三星公
关键字:
ARM9 USB
随着糖尿病和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的发病率激增,伴随而来的是对精确的便携式家用患者监测系统的需求,这包括胆固醇、血液情况、血压监测、以及其它便携式医疗器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装置的使用者能够跟进个人测试的结果。移动电话业界的技术进步,创建了相当统一的标准和外形尺寸,令产品对消费者的可用性及易用性大大提高。对于患者监测设备,达到这种阶段的简化过程需要考虑很多情况。本文将借助集成电路 (IC) 在移动电话行业中取得的成功,一一列举这些考虑因素,而更重要的是介绍能帮助此简化过程的最新型 IC 器件。
根据移动
关键字:
USB FPGA
从new MacBook出来之后,很多人开始讨论(吐槽)多合一接口USB-C,大家都知道苹果在接口上有众多的标准,比如SCSI、FireWire、30-pin、Lightning、Thunderbolt以及MagSafe等等,这些都是自己的孩子啊,一个USB-C将意味着它需要摒弃以上这些。 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意味着,一场关于接口的撕逼大战拉开序幕。那么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年,苹果与USB的撕逼历史。
采用USB
早前,PC与Mac的接口有很多不
关键字:
苹果 USB
usb-host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usb-host!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usb-host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usb-host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