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安全性日益受到消费者重视,因此充电器制造商在设计产品时,须掌握锂离子电池的相关规格和特性,并使用具备完善电池检测及保护功能的充电芯片,以降低过电流、过电压或过温等状况所造成的危险。
随着科技进步、生活质量提升,电子产品的踪迹到处可见,其中又以手机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不论是早期黑金刚手机或现今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皆需要电源才能运作。
早期手机的电池主要有二种,一是镍氢、镍镉电池,二是锂离子电池,但现在使用镍氢、镍镉电池来做为电源的手机,已经是非常的少见,绝大部分
关键字:
锂离子 电池检测 USB
引 言
CMOS图像传感器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固态图像传感器。它将图像传感部分和控制电路高度集成在同一芯片里,体积明显减小、功耗也大大降低,满足了对高度小型化、低功耗成像系统的要求。与传统的CCD图像传感器相比,CMOS图像传感器还具有集成度高、控制简单、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因此随着CMOS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完善,CMOS图像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通用图像采集系统中。同时作为一种PC机与外围设备间的高速通信接口,USB具有许多突出的有点: 连接简便,可热插拔,无需定位及运行安装
关键字:
CMOS USB CPLD
一加科技在北京发布一加手机OnePlus One,这款手机被一加科技CEO 刘作虎称“手感太滴滴爽了”。事实证明,一加手机OnePlus One无论外观、手感以及使用体验,都完美诠释了一加手机“不将就”的理念。今天,对一加手机OnePlus One进行拆机,看一看一加手机OnePlus One的内涵,是否也如外在和体验那般“不将就”。
在进行拆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彻底关闭手机;
关键字:
一加手机 OnePlus USB
0.引言
大气边界层是大气层的底层部分,边界层的大气变化对人类的社会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大气边界层的重要性决定了人类必须对其进行研究,掌握它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对于局部区域测风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双经纬仪小球测风。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智能化、应用范围广的数字化小球测风系统。
1.总体系统设计
本系统中将两个电子经纬仪分别放置在A、B两点,AB′为AB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基线”,BB′为实际应用是放置两台电子经纬仪存在的高度差,P点为测风气球,
关键字:
CC1010 8051内核 USB-UART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日前宣布,Raytrix GmbH在其全新3-D摄像机中选用了赛普拉斯的EZ-USB® CX3™ USB 3.0 摄像机控制器。EZ-USB CX3目前已全面量产,为创新性的R42 3-D光场摄像机提供5-Gbps的性能。R42可拍摄4000张4000万像素的图片,利用CX3解决方案的吞吐能力可以提供扩展景深的3-D图像。这款万能摄像机尺寸足够小,可用于多种场合,例如机器视觉、运动跟踪和表面检测。
EZ-USB CX3是业界最灵活的USB 3.0摄像机控制器
关键字:
赛普拉斯 EZ-USB USB 3.0
目前,USB接口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设备上都提供了USB接口。传统的USB控制器需要使用包括数据线和控制线在内的十多根线,占用了大量的CPU资源。而现代设备正在向体积小、功能强的方向发展,CPU更是要求表贴封装,功耗低,其自身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在扩展接口方面必须要尽可能少地占用已有芯片资源。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MAX3420进行USB接口扩展。MAX3420提供了SPI接口,只需3~4根线便可实现USB接口。
1 MAX3420简介
MAX3420是Maxim公司推出的一款全速USB外设,
关键字:
Maxim MAX3420 USB
引 言
CMOS图像传感器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固态图像传感器。它将图像传感部分和控制电路高度集成在同一芯片里,体积明显减小、功耗也大大降低,满足了对高度小型化、低功耗成像系统的要求。与传统的CCD图像传感器相比,CMOS图像传感器还具有集成度高、控制简单、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因此随着CMOS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完善,CMOS图像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通用图像采集系统中。同时作为一种PC机与外围设备间的高速通信接口,USB具有许多突出的有点: 连接简便,可热插拔,无需定位及运行安装
关键字:
USB 图像传感器 指纹识别
如果你开发过USB相关项目,理解USB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设备描述符、配置描述符、子类规范等,那么开发U盘只要概念清晰应该不难。以下是我开发过程中的几个相关步骤:
保证USB 芯片正常工作,用其他USB成功项目验证硬件连接及固件的正确性, 按Mass Storage协议Bulk-Only 模式提供描述符,使PC 机控制面板上设备类型出现Mass Storage Device响应SCSI指令集中Inquiry 命令,可以出现盘符, 实现FAT16文件系统处理SCSI命令集中READ命令及其他UFI
关键字:
U盘 USB FAT32
1.引言
目前仪器设备多数采用RS232接口与计算机通信,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支持热插拔的USB标准接口将取代RS232接口,因此计算机将越来越少配置甚至不配置RS232接口。
实验证明,该系统的设计具有低成 本、高集成度和设计简单等优点,实现无线联网和组网功能,适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文件远端下载和上传,为诸如无线切割机、各类物联网掌上终端等设备的数据传输提供了解决方案。
RS232接口与USB接口虽然都属于串行接口,但它们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信号电平以及机械连 接方式则不同。
关键字:
STM32 USB RS232
随着智能数字云电视和个人PC进入每个家庭,触摸屏输入功能的设备也取代了传统的键盘鼠标,而支持ANDROID4.X触摸功能的智能电视电脑一体机也会作为新一代典型的物联网应用而进入千家万户。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支持ANDROID4.X触摸功能的智能电视电脑一体机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触摸屏电视电脑一体机的实现方法、系统硬件实现和软件系统选用等。
0引言
当前市场上实现电视电脑一体机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现有的电视电路的基础上增加数字解码电路,然后外加PC主板方案。这类方案在
关键字:
ANDROID4.X USB LINUX
1.引言
目前仪器设备多数采用RS232接口与计算机通信,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支持热插拔的USB标准接口将取代RS232接口,因此计算机将越来越少配置甚至不配置RS232接口。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采用USB通信接口设计的无线数据通讯终端系统。此系统以高速、可 靠、可在线编程的STM32F103C6T6为主控制器件,实现了通过计算机与其他终端之间数据及文件的无线传输功能。实验证明,该系统的设计具有低成 本、高集成度和设计简单等优点,实现无线联网和组网功能,适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文件远端下
关键字:
STM32 无线通讯 RS232 USB
指纹的不变性和唯一性使指纹识别技术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身份验证。近年来随着最新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算法理论的研究以及计算机硬件的高集成和低成本,指纹识别的可靠性不断提高,实用范围不断扩大。由于识别系统数据量较大且要求尽快传入上位机进行处理,所以合理设计数据传输通道成为设计的一个重点。
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一种新型接口技术。它是由Intel、Microsoft等公司为解决日益增加的外设与有限的主板插槽与端口之间的矛盾而制定的一种串行通信标准。USB具有以
关键字:
DSP USB 指纹识别
0 引 言
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一般采用PC服务器的C/S(Client/Server)结构,视频服务器由计算主机和许多存放视频的磁盘陈列组成,专门用于视频的存储和传输。流式传输采用的是边接收边播放的原则,这需要将多媒体的编、解码和传输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目前多媒体的编解码技术如MPEG- 4,H.264等,可以以较小的带宽开销来实现较高质量的视频传输,然而目前的传输技术却无法满足移动视频监控的需求,因为设备的移动速度和所在位置都会严重影响到传输。传统流媒体系统体积大、成本高、可靠性低且移植性差
关键字:
ARM 嵌入式Linux USB
1 引 言
通常情况下,打印机、海量存储等设备是由普通PC机来驱动的,由于大量的测控、医疗等系统需要存储、打印数据,因此开发这类设备的嵌入式驱动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目前,各种嵌入式设备基本上是通过软盘存储,并口打印的,而它们的存储容量、数据传输速度已大大落后当前各类嵌入式系统的需求。因此,开发基于 USB接口的嵌入式海量存储设备和打印机驱动已成当务之急。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最近几年逐步在PC领域广为应用的新型串行接口技术,它通用性好、实时性强、传输方式多样
关键字:
ARM μC/OS-Ⅱ USB
1 概 述
RS232(UART)接口是一种简单、方便和实用的通信接口,用途非常广泛。在许多嵌入式应用,如智能仪器仪表、电子设备中,均使用RS232与PC机等外部系统进行通信,实现上位机对下位机的控制及数据交换等。在系统调试过程中,通常也是通过RS232,将调试数据发送到PC上显示出来。
但在PC机领域,RS232(COM)串行接口已经从最新一生产的计算机,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中消失了,而串行接口USB成为了标准的配置。这种变化给硬件工程师带来了不少麻烦。
目前通常的解决办法是购置一根&
关键字:
PSoC USB RS232
usb-host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usb-host!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usb-host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usb-host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