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进程中,不少一、二级供应商萌生并蓬勃发展,将智能驾驶技术引入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汽车配备了强大的 ADAS 功能,在以场景为核心的自动驾驶技术向无人驾驶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更高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也日趋成熟。像自动泊车 (APA)、家庭区域记忆泊车 (HAVP)、交通拥堵辅助 (TJA)、高速辅助驾驶 (HW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 (NOA) 等功能已为普通车主耳熟能详,不再是专业人士的纸上谈兵。当前,我们不仅看到一些一级供应商将低级驾驶和停车功能集成到 TDA4VM 中
关键字:
ti 智能驾驶
2022年,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储能一下子成为了最为炙手可热的产业之一,这背后实质是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不断攀升。和火电等可以主动控制发电量的机组不同,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受自然环境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甚至无法与电网兼容,因此需要配套储能系统以解决消纳、调峰、调频、稳定电网等各类问题。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6-2021年间,我国平均弃风率和弃光率已经分别从17.0%和10.3%降至3.1%和2.0%,这里面除了电网运营优化,技术进步的原因之外,也离不开储能的发展。而且中科院电工研究
关键字:
德州仪器 TI 新基建 储能
该实时控制系列的前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实时控制信号链的传感功能块(图 1)。很容易误解第二个功能块(处理),并假设它仅与核心中央处理单元 (CPU) 频率或每秒百万条指令 (MIPS) 相关,仅关注数据处理。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将通过高性能电源系统的视角展示处理的价值,并消除对处理在实时控制系统中的作用的任何误解。不断增长的能源利用(尤其是在电网基础设施和电力输送应用中)需要高效、紧凑和稳定的电源系统。这一要求已经引起了电源转换系统的革命,以提供高能效、快速瞬态响应、高功率密度和更大电源容量。高功效如图 2 所
关键字:
TI 电源系统
近日,第17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下简称:研电赛)全国总决赛评审工作圆满完成。今年,来自全国63个高校的114支参赛队伍报名了TI企业命题,创下历史新高。并且,在TI行业领先的技术方案与产品的支持下,实用性与创新性兼具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竞争十分激烈。今年,TI继续与研电赛组委会展开深度合作,设置了TI企业专项奖,秉持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针对研究生当下的学习特点进行了命题设置,意图锻炼研究生在创新实践与落地应用的能力。此次TI的企业命题要求学生基于TI前沿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高性能的AM系
关键字:
研电赛 TI
IT之家 10 月 16 日消息,在用户大量批评后,英伟达近日宣布取消了硬件全面缩水的 RTX 4080 12GB 显卡。现在,至少有两个主板合作伙伴已向外媒 Gamers Nexus 确认,英伟达愿意为取消 RTX 4080 12GB 显卡报销包装盒费用。据报道,英伟达将与已经为 RTX 4080 12GB 显卡制造了包装盒的合作伙伴商谈,偿还他们的包装成本。由于显卡不再发布,现在必须收集和销毁这些包装盒,就像从来没有宣传过一样。目前尚不清楚英伟达是否会报销人力成本。IT之家了解到,作为目前 RTX 4
关键字:
英伟达 显卡 RTX 4080
实现更高功率密度的障碍是什么?实际上,热性能是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IC) 在电气方面的附加特性,既无法忽略也不能使用系统级过滤元件“优化”。要缓解系统过热问题,需要在开发过程的每个步骤中进行关键的微调,以便设计能够满足给定尺寸约束下的系统要求。以下是 TI 专注于优化热性能和突破芯片级功率密度障碍的三个关键领域。几乎每个应用中的半导体数量都在成倍增加,电子工程师面临的诸多设计挑战都归结于需要更高的功率密度。例如下面这几类应用: ●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机架式服务器工作使用的
关键字:
TI 热管理
几乎每个应用中的半导体数量都在成倍增加,电子工程师面临的诸多设计挑战都归结于需要更高的功率密度。例如下面这几类应用: ·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机架式服务器工作使用的功率让人难以置信,这让公用事业公司和电力工程师难以跟上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电动汽车:从内燃机到 800V 电池包的过渡会导致动力总成的半导体组件数量呈指数增加。· &n
关键字:
热管理 功率密度 TI 德州仪器
IT之家 10 月 14 日消息,据 VideoCardz 消息,英伟达已经在最新的 522.25 驱动中取消了 RTX 30 系列显卡的挖矿限制。据报道,网友Timbers007 已经确认 GeForce RTX 3080 Ti 已经不再受限制的影响,可实现112 MH / s 的挖矿速度。此外,RTX 3060 v2(带 LHR 的型号)使用最新驱动程序也能达到47 MH / s 的速度。IT之家了解到,英伟达于 2021 年 5 月推出了 LHR 版本的 RTX 30 显卡,限制显卡挖矿算力。目前,
关键字:
英伟达 RTX 30 显卡 驱动
随着电动汽车 (EV) 制造商竞相开发成本更低、行驶里程更长的车型,电子工程师面临降低牵引逆变器功率损耗和提高系统效率的压力,这样可以延长行驶里程并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功率损耗越低则效率越高,因为它会影响系统热性能,进而影响系统重量、尺寸和成本。随着开发的逆变器功率级别更高,每辆汽车的电机数量增加,以及卡车朝着纯电动的方向发展,人们将持续要求降低系统功率损耗。过去,牵引逆变器使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然而,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碳化硅 (SiC)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具有比IGBT更高
关键字:
TI 功能安全 栅极驱动器 SiC 逆变器
氮化镓 (GaN) 是电力电子行业的热门话题,因为它可以使得 80Plus 钛电源、3.8kW/L 电动汽车 (EV) 车载充电器和 EV 充电站等设计得以实现。在许多应用中, GaN 能够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因此它取代了传统的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FET)。但由于 GaN 的电气特性和它所能实现的性能,使用 GaN 进行设计面临与硅不同的一系列挑战。不同类型的 GaN FET 具有不同的器件结构。GaN FET 包括耗尽型 (d-mode)、增强型 (e-mode)、共源共栅型 (ca
关键字:
TI GaN
RTX 4090和RTX 4080显卡已经登场,从发售进度来看非常从容,这意味着,更亲民的RTX 4070/4060年底前要见到似乎是一件难事。 不过,爆料人MLID分享了一张RTX 4070 FE的谍照,一架硕大的涡轮风扇跃然眼前。 消息称,RTX 4070采用V形PCB板,搭载和RTX 4080 12GB同款AD104核心,不过显卡本身的厚度薄了些,仅占用双槽。 爆料人还绘制了尺寸对比RTX 3080的参考图(绿色部分),可以明显看出区别。 规格方面,RTX 4070的显存预计是10GB(
关键字:
英伟达 RTX
眼下,“便携式未来”似乎近在咫尺,曾经庞大笨重的设备如今已变得轻巧便携。我在个人电子产品上对此有着亲身体会:以前的手机又重又慢,而现在的手机不仅外形纤薄,运行速度快,而且电池寿命也越来越长。我在个人医疗保健应用中也看到了这一趋势。现在不需要去看医生就可以检查生命体征,一方面是因为血糖监测仪等设备的尺寸越来越小,可以放在掌心上,而且功耗越来越低。为了给用户提供反应灵敏的生命体征测量设备,血糖监测仪不断向功耗更低且电池寿命更长的趋势发展。血糖监测仪是一种功耗超低的设备,并试图将静态电流 (Iq) 降到尽可能低
关键字:
TI
新兴的太空市场中,近年大量低地球轨道 (LEO) 卫星的发射令人振奋,这些卫星体积小、成本合理,能够耐辐射并且非常可靠。这些卫星可以对全世界扩展通讯和联机。不同于传统的卫星市场,大多数任务都在距离地球 22,236 英哩的地球同步轨道上,预计将持续 10 年以上,LEO 卫星的轨道距离地球更近,不超过 1,300 英哩。由于这些卫星相对容易替换,因此任务寿命通常不到七年。 太空强化型塑料装置将有助于因应低地球轨道应用的挑战LEO 卫星电子设计必须同时满足严格的预算并保持竞争力,因此面临的的主要挑
关键字:
TI 太空强化型塑料 低轨道卫星
IT之家 9 月 29 日消息,据博板堂消息,RTX 3060 系列显卡近期出现紧缺状况,这可能与新版本将在 10 月推出有关。IT之家曾报道,本月初即有消息称英伟达将推出新款 RTX 3060 系列显卡,起到清库存的效果,将上代 GPU 最大化利用。消息称,新版 RTX 3060 显卡将配备 8GB 内存,比原版少了 4GB,价格可能低于 300 美元(约 2157 元人民币)。新版RTX 3060 Ti 可能会配备 GDDR6X 显存,增加显存带宽。目前,在京东平台,RTX 3060 显卡的价格保持平
关键字:
英伟达 RTX 3060 显卡
IT之家 9 月 25 日消息,从英伟达获悉,为了帮助更快、更高效地大规模处理图像,英伟达推出了 CV-CUDA,这是一个用于构建加速型端到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管道的开源库。英伟达表示,互联网流量以视频为主。这类视频将越来越多地被 AI 特效和计算机图形所增强。同时,迅猛增长的社交媒体和视频共享服务遇到了难题,包括云计算成本不断增长,以及基于 AI 的成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管线遭遇瓶颈。据介绍,CV-CUDA 可为 AI 特效加速,例如重照明、重置、模糊背景和超高分辨率。CV-CUDA 提供了 50 多种
关键字:
nvidia RTX GPU
rtx 3060 ti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rtx 3060 ti!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rtx 3060 ti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rtx 3060 ti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