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9日——中国数字EDA龙头企业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合见工软”)与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简称"开芯院")宣布双方就“香山”高性能开源RISC-V处理器项目深化技术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依托合见工软自主研发的全场景验证硬件系统UniVista Unified Verification Hardware System(UVHS),双方成功实现“香山”第三代昆明湖架构RISC-V处理器在16核大系统的软硬件协同实测验证。此次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了处理器的开发验证效率,为后
- 关键字:
合见工软 开芯院 RISC-V
- 对于使用基于 RISC-V 的平台的开发人员,该架构提供了独特的功能,可帮助实现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目标。例如,从开放式架构到丰富的工具生态系统,安全关键型软件团队看到了满足 DO-178C 和 ISO 26262 准则的好处,以及减少合规工作的机会。了解如何将 RISC-V 的模块化、简单性和可扩展性与行业标准对应起来可能很困难。本文介绍了开发人员可以利用 RISC-V 实现认证安全关键型系统的合规性的七种方式。降低系统复杂性RISC-V 的开放标准指令集架构 (ISA) 与专有架构相
- 关键字:
安全关键系统认证 RISC-V
- 国芯科技(688262.SH)公告称,公司基于RISC-V架构多核CPU自主研发的超高性能云安全芯片CCP917T新产品于近日在公司内部测试中获得成功。国芯科技本次内测成功的超高性能云安全芯片CCP917T,拥有超高的算法性能和接口带宽,为云安全应用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提供高带宽、低延迟、快响应支撑。可以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各个领域:● 需处理大规模加密数据流、虚拟化资源动态分配,以及存储加密服务的云计算● 超低时延、海量连接场景需高效密码运算的5G网络● 需处理高并发交易、
- 关键字:
国芯科技 RISC-V 云安全芯片
- 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开发工具供应商IAR与中国知名MCU供应商极海半导体联合正式宣布,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最新版本现已全面支持极海G32R501系列实时控制MCU。G32R501是全球首款基于Arm® Cortex®-M52处理器双核架构的实时控制MCU,支持Arm Helium™矢量扩展(M-profile Vector Extension, MVE)和极海自研的紫电数学指令扩展单元等创新特性,可广泛适用于新能源光伏、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商业电源等高端应用领域。
- 关键字:
IAR 极海 Cortex-M52 MCU
- 随着电路和系统设计尺寸越来越小,工程师为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器件变得非常困难。在许多不同的应用(例如耳塞、温度计、可穿戴设备、触控笔、便携式传感器)以及其他空间关键型应用中,您需要购买一款恰如所需的器件并允许在不增加电路板尺寸的情况下添加更多功能。为应对这一挑战,德州仪器 (TI) 提供了相应设计,在产品系列 MSPM0C110x 中推出了超小型微控制器 (MCU),该 MCU 具有 8 个引脚(对于 WSON-DSG 封装),尺寸仅为 2mm x 2mm。MSPM0C MCU&nbs
- 关键字:
MCU m0
- 前言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问世,这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ENIAC 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钟频率虽然仅有 100 kHz,但能在1s 的时间内完成 5000 次加法运算。与现代的计算机相比,ENIAC有许多不足,但它的问世开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研制 ENIAC 的过程中,匈牙利籍数学家冯·诺依曼担任研制小组的顾问,并在方案的设计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6年6月,冯·诺依曼又提
- 关键字:
MCU 单片机
-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耗时又有趣的项目:手搓一个16位RISC架构CPU。项目的起因是,作者在学习了MITx的 "计算结构 "课程后,发现好像自己做一个CPU也没那么难。在掌握了电子学的初级知识和课程中介绍的概念之后,就开始设计想要做一个基于NMOS逻辑的RISC CPU。课程中介绍的是Beta CPU——有一个负载存储,32位RISC架构。为了节省空间、晶体管,少掉一点头发,作者决定把自己的这个CPU减少到16位。注:MITx的"Computation Structures&q
- 关键字:
RISC-V CPU
- 4月3日消息,2日深夜,复旦大学宣布,复旦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周鹏、包文中联合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WUJI)”,中国二维半导体芯片取得里程碑式突破。该成果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工程化瓶颈,首次实现5900个晶体管的集成度,是由复旦团队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技术,使我国在新一代芯片材料研制中占据先发优势,为推动电子与计算技术进入新纪元提供有力支撑。相关成果已以《基于二维半导体的RISC-V 32比特微处理器》(“A RISC-V 32
- 关键字:
RISC-V 二位半导体材料
- 当前,全球 MCU 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国际头部厂商与本土企业之间的命运分化,折射出产业链价值重构的残酷现实。瑞萨电子、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传统巨头在 2024 年集体陷入营收下滑的困境:瑞萨电子宣布裁员 5%,意法半导体净利润暴跌 63%,裁员 3000 人。这些动作背后,是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两年的需求萎缩与库存积压——2023 年全球消费电子 MCU 市场规模同比缩水 12%,中低端产品价格较 2022 年峰值腰斩,部分型号甚至跌至成本线边缘。然而,市场的寒流并未均匀覆盖所有玩家。以兆易
- 关键字:
MCU
- RISC-V 的开放架构使得嵌入式系统能够采用左移方法来保障安全性。了解它如何为在开发周期早期集成安全功能铺平道路。随着连接性的增强,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集成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连接性带来了风险和漏洞的机会。RISC-V 架构为在生命周期早期实施“左移”安全开发实践提供了独特优势,从而能够尽早缓解风险。它允许开发人员在最基础的层面主动评估、定制和增强安全功能,避免因被动解决安全问题而付出高昂代价。图 1:RISC-V 为开发过程中的“左移”提供了许多定制化优势。本文讨论了 RISC-V 的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为
- 关键字:
RISC-V 嵌入式系统
- 基于FM33FT0xxA的触摸设计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触摸方案,主要用于汽车阅读顶灯、空调面板、中控面板的触摸检测。该方案中的TSI触摸模块使用自电容的方法来检测触摸行为,当传感器PAD处于未被触摸状态的时候,传感器PAD和走线的电场仅能耦合到网络铺地上,形成传感器的静态电容CS。而在有手指触摸的情况下,传感器PAD和手指之间就通过覆盖层形成了一个对地的电容CF,这使得传感器PAD的电容值变大。因此,TSI模块通过检测传感器的电容值的变化,可以检测到触摸行为。现有应用设计如下所示:此外,为了方便
- 关键字:
复旦微电子 FM33FT0xxA MCU 触摸
- 由于新能源车的普及以及电气架构的发展,对座椅控制器的需求也变得有所不同。比如PWM调速控制电机替代继电器控制。个性化座椅,座舱的舒适性,电磁干扰,域控制器集成,电机数量改变。基于旗芯微车用MCU FC4150开发的汽车座椅控制器方案就能够应对如上所述的各种挑战。方案核心控制选用旗芯微 MCU FC4150,由瓴芯 LDO LN20542 负责稳定电源管理,川土微 CAN 收发器 CA-IF1042 实现可靠通信,拓尔微全桥栅极驱动器 TMI8723 结合瑶芯微 MOS AK2G4N058GM 共同完成高效
- 关键字:
旗芯微 瓴芯 MCU 川土微 拓尔微 汽车座椅控制器
- 随着汽车座舱智能化进程的加速,车内显示设备的数量与种类显著增加,从传统的仪表盘和中控屏扩展到了包括空调控制、扶手区域、副驾驶显示屏以及抬头显示器(HUD)在内的多种显示单元。面对这一趋势,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采用低功耗、高集成度且经济高效的MCU芯片来有效支持这些新增的功能单元,同时控制整体成本。然而,由于MCU平台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相对有限,如何在资源约束下实现功能丰富、界面切换流畅的人机交互(HMI)应用成为了一个关键挑战。资源的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应用性能和用户体验的质量。如果计算资源或存储空间管理
- 关键字:
汽车仪表盘 MCU 国产RISC-V 先楫半导体
- 本文深入探讨了双核锁步技术在保障汽车芯片安全性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国产车规芯片在高安全可靠领域面临的软错误难点及攻克方向,然后详细介绍了双核锁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汽车芯片防软错误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国内外多家厂商的芯片技术,分析了软错误设计在车身域控制器中的关键作用,为汽车芯片的国产化替代提供参考依据。一、引言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芯片在车辆的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汽车车身控制的车身域控制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关键字:
RISC-V 架构 双核锁步 车身控制器
- 汽车车身控制模块(BCM)作为汽车电子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其性能高度依赖于微控制单元(MCU)芯片。随着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的发展,国产 MCU 芯片在 BCM 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本文结合行业数据与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国产 MCU 芯片在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及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与瓶颈,旨在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客观且具前瞻性的参考依据。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汽车电子系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据麦肯锡 2023 年研究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电子系统成本占比已达 45% - 55%,而传统
- 关键字:
BCM MCU 功能安全 AEC-Q100 标准 RISC-V 架构
risc-v mc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risc-v mc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risc-v mc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risc-v mc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