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消息:中国电信集团近日开始的规模达57.4万基于IPTV终端的统一招标26日进入报价阶段,参与招标的厂家共12家,标清最高报价为549,最低报价为420元,高清最高报价为805,最低为548.26元。
关于招标的总体情况,之前流媒体网曾经有过报道,本次招标采取邀标方式,投标对象为参与电信2.0测试的终端厂家,相关设备均需符合IPTV V2.0相关规范。此次集团拟采购57.4万台,其中标清终端53.6万台,高清终端3.8万台。编码要求H.264。这次集采可以看作电信IPTV项目规模启动的
关键字:
IPTV 电信 终端
上周(6月16日-6月20日)A股上演了让人惊心肉跳的从大跌到大涨再到大跌的行情,在此背景下,通信设备板块总体表现为涨少跌多,全周板块跌幅超过7%,总成交量超过100亿,与上周相比略有增加。在当前的弱市行情中,业绩导向渐成市场中长期投资的主流选择,而运营商发力IPTV与TD业务发展,将增厚通信设备企业中长期业绩。
绩优中小盘股受市场青睐
从板块个股表现来看,本周单日行情表现突出的个股都有良好业绩的支撑以及资产注入的刺激。总体来看,这些个股多为小盘股,在市场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也是资金重点关注
关键字:
IPTV TD 运营商 设备商
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07年北美IPTV用户达到了120万,比2006年增长了四倍。北美和南美的全部IPTV用户在2007年年底达到了180万,增长率为257%。
这篇报告称,IPTV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挖走北美卫星电视提供商的用户,因为这个地区的IPTV用户主要是在付费电视市场。这篇报告称,2007年北美和南美的卫星电视用户数量从2006年的363万增长到了395万。
美国的AT&T公司的U-Verse服务在2007年年底拥有23.1万北美的IPTV用
关键字:
IPTV AT&T iSuppli 卫星电视
去芜存菁,专注就有力量。正在逐步分拆剥离非主营业务的UT斯达康对这句话或许有更独到的理解。UT斯达康近日宣布将把公司的移动解决方案部门出售给全球私募投资公司OpenGateCapital。UT斯达康表示,出售移动解决方案部门,旨在实现公司在IP技术,包括IPTV、下一代网络和宽带领域的商机最大化。
远见还是赌博
就目前而言,IPTV发展并不尽人意。易观国际日前发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IPTV市场季度监测》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IPTV累计用户数达131万人。虽然黑龙
关键字:
IPTV UT斯达康 小灵通
从热闹走向冷清的IPTV,开始出现生存的转机。
6月16日,记者获悉,电信重组之后的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电信,已经从6月中旬开始了新一轮的IPTV终端统一招标,数量多达57.4万余台,其中标清终端53.6万台,高清终端3.8万台。
国内IPTV产业从2005年开始盛起,但由于同广电行业的政策壁垒、内容的缺乏以及用户发展的艰难,使得IPTV的商业模式前景难以明确,到2007年发展就几乎停滞,许多内容提供商纷纷倒闭,设备供应商同样因此而陷入到亏损的境地。
电信运营商以大批量的设备采购,对
关键字:
IPTV 电信 重组 网通
昨天,记者从IPTV设备商获悉,中国电信日前已经启动了IPTV机顶盒招标,规模达到57.4万台,这是中国电信第一次采用统一招标的方式发展如此规模的IPTV用户。
据了解,本次招标采取邀标方式,其中标清终端53.6万台,高清终端3.8万台,技术标准要求符合H.264。
H.264、MEPG4以及AVS是目前IPTV系统存在的三种技术标准模式。
中国电信表示,该数字为集团根据各省电信拟增长用户数字而确定。在中国电信集团统一签署框架协议,各省公司进行实际采购。
这对中国的IPTV产业
关键字:
IPTV 机顶盒 电信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广电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686万户,IPTV用户已经达到近百万。受奥运推动,手机电视用户有望达到千万,甚至数千万以上。
据了解,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方面进展明显。到2007年底,已经有53个城市和地区启动数字电视整体化转换,31个大中城市完成整体转换,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686万户,比2006年翻了一倍。
到2007年底,手机电视总用户数约800万,相比上一年的不足百万有了大幅飞跃,受2
关键字:
IPTV 数字电视 奥运 手机电视
“数字电视”的概念已经火了很多年。就在机顶盒芯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越来越薄时,NEC电子却高调推出了新款机顶盒专用系统芯片——EMMA3SV,而且直指目前在中国市场并不明朗的IPTV。
NEC此举,是否会奏效?而且“NEC电子希望通过此款新产品,使EMMA产品2011财年N在中国的销售额提高到200亿日元(引自NEC电子新闻稿)”,这款新推产品能否担起这样的重任?“中国数字电视市场才刚刚开始起步,正是开始
关键字:
数字电视 NEC电子 IPTV CMMB
日前发布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全面提速,截至2007年底,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2686余万户,比2006年增长1倍多。
报告称,中国广播电视网正在向数字电视网转换。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53个城市和地区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31个城市完成了数字化整体转换,广西、陕西、江西、吉林等省完成全省区网络整合。
为推动广播影视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编制并发布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相关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在全国12个电
关键字:
数字电视 IPTV 手机电视 数字电影
昨天,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广电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686万户,IPTV用户已经达到近百万。受奥运推动,手机电视用户有望达到千万,甚至数千万以上。
据了解,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方面进展明显。到2007年底,已经有53个城市和地区启动数字电视整体化转换,31个大中城市完成整体转换,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686万户,比2006年翻了一倍。
到2007年底,手机电视总用户数约800万,相比上一年的不足百万有了大幅飞跃
关键字:
IPTV 数字电视 手机电视 广电总局
2010年,世界上将有30亿的互联数字用户,这意味着消费电子市场的走向将是互联。“在看电视方面,我们处在一个非常有趣的境地:我们还不具有合理的电视。我们需要电视可以和手机、PC、数码相机甚至打印机等进行联系。” Zoran(卓然)公司的Stuart McKechnie说。
Zoran正在为此努力,该公司几个月后将推出一种直接连接电视的装置。届时,电视可以具有成百上千个频道,它还会具有搜索功能等。下一步,Zoran还将使所有的现有电子设备相连。
移动多媒体DTV(数字
关键字:
电视 消费电子 Zoran 数字 USB IPTV HDMI 转换盒 SoC 机顶盒
日前,海信平板电视聘请日本专家朝仓义一和平板专家冈本贞二加盟海信,据悉朝仓亲身经历里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家电制造工业的崛起,是有着30年现场管理经验的质量管理专家。冈本贞二是日本著名的平板专家,他的加盟增强了海信平板电视的研发深度,使海信平板电视的研发体系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被推上国家化的舞台,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如何获得竞争的能力和工具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具备全球化素质的人才是企业通往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资本不仅是
关键字:
海信 平板电视 日立 数字家庭系统 IPTV 网络电视 LED
有线电视运营商歌华有线(600037.SH)的宽带业务终于“破茧”。
5月30日,歌华有线发布公告称,5月28日,公司与LGI、华创伙伴签署《关于设立宽带合资公司的合作协议》,双方投资总额将达1亿美元,其中3340万美元为注册资本。
2007年10月16日,歌华有线与国际性有线网络运营商LGI(Liberty Global Inc. ,NASDAQ:LBTYA)以及专业投资公司华创伙伴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初步的合资协议,然而中间审批程序上遇到问题,时隔七个月后,此次合
关键字:
IPTV 歌华 宽带业务 电信重组
随着IPTV市场准备起飞,竞争生态系统数量的增加意味着STB开发商必须保持他们的实现方案选项具备开放性。
未来几年,由电信业务提供商推动的IPTV市场(利用互联网协议传输数字电视)有望形成规模。然而,目前该市场陷入了各种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的竞争之中,不同种类的压缩技术非常复杂,并与家庭网络应用存在潜在的融合。这些因素使工程师在设计IP机顶盒的时候面临决策困难,所以原始设备制造商(OEM)需要选择处理技术,以使他们保持实现方案选项的开放性。
作为传输方案的焦点,STB必须能够适应它要部署的特
关键字:
IPTV STB DSP 机顶盒 视频编码 VOD
2008年被业界定义为“地面数字电视元年”,HDTV和IPTV竞争愈烈,信息技术在竞争中融合。三网融合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IPTV、高清电视谁主沉浮?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一届科博会上,各种形式的电视竞相登场。电视机领域愈来愈注重数字化、清晰化和便捷化。目前,市场上炒得最热的就是高清电视(HDTV)和网络电视(IPTV)。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办2008年1号文件,公布《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要求有
关键字:
IPTV 高清电视
p2p-iptv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p2p-iptv!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p2p-iptv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p2p-iptv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