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一年前推出“无界限”统一通信产品以来,西门子数字程控通信系统公司总裁兼CEO彭浩石就对这一市场充满期待。虽然在统一通信市场,西门子不是最早的开拓者,但在彭浩石看来,西门子在大型企业市场的优势,可以让他的产品取得成功。
西门子是在2006年11月专门推出面向大型和超大型企业用户的“无界限”实时通信产品IP通信系统HiPath 8000。之前,他们基本放弃了传统的电信级通信设备市场,将通信系统部门与诺基亚的系统部门合并,组建新公司,计划逐渐淡出这一市场。但在企业通信市场,西门子却是雄心勃勃,因为
- 关键字:
通信 VoIP IPTV 移动通信
- Broadcom(博通)公司发布了业界最先进的65纳米实时、高清晰度视频/音频编码/转码单芯片解决方案。新的单芯片转码器支持多种视频和音频格式,使各种各样的消费电子设备对更广泛的音频和视频内容能够共享,并且保证高度的数字版权管理和安全。新的芯片不仅为获取音频和视频内容提供基础,更可以使各种截然不同的视频和音频内容在联网家庭中的有线、卫星和IPTV机顶盒、家庭媒体中心、便携媒体播放器、手机以及其他娱乐设备中相互协调。
行业研究表明消费者们非常渴望能轻松地连接到他们在家庭网络中的各种娱乐设备。实现这
- 关键字:
Broadcom 音频编码 IPTV 音视频技术
-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信产部电信研究院、华为、中兴、海信等十八家企业和单位,近日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力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国家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AVS。AVS在2007年被国际电联ITU列为IPTV国际标准。目前,AVS-IPTV的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目前中国通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分割”的现状,IPTV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有利于促进不同网络的业务融合,进而推动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
运营商欲借AVS-IPTV转型
AVS-IPTV的产业链
- 关键字:
IPTV 奥运 AVS 数字电视
-
近年来,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宽带用户的数量急剧上升。宽带为何如此受欢迎?原因之一是用户可以得到多种宽带服务,其中以影视服务为主的宽带流媒体服务最引人瞩目。目前,宽带用户基本上都是通过PC机接入宽带网络,而我国电视机的普及率却远远高于PC机,如果能把宽带流媒体服务扩展到机顶盒,使电视用户也能享受到宽带带来的好处,这将给运营商带来极大的商机。IPTV技术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发展起来的。 IPTV即网络电视,它是利用IP宽带网络,以“电视机+机顶盒”为主要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包括电视节目在内的互
- 关键字:
IPTV 消费电子 网络电视 消费电子
- 宽带发展遭遇产业断链
目前,宽带产业存在巨大的鸿沟,对产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鸿沟产生相当一部分原因与运营同设备制造商关系不清有关。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媒体是音频、视频、网页交织在一起,互联网宽带服务遇到一个巨大的瓶颈,导致音频、视频很难开展起来。
造成业务交织重叠的原因很多,其中对接入的不同看法是其中之一。
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络是平等接入的,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运营商属性决定宽带网络对所有ICP、ISP平等接入。但作为ICP、ISP提供业务的时候不考虑网络资源,都想
- 关键字:
宽带 ICP IPTV 数字电视
-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传来喜讯:宽带用户达到300万户、IPTV用户突破22万。这使上海成为“中国宽带第一城”,并继续保持着中国内地正式商用IPTV用户规模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快城市的骄人纪录。
1999年10月1日,上海电信推出商用宽带业务,诞生了第一个宽带用户;2002年,宽带用户数达20万;2004年4月,第100万个宽带用户落户新华路;2007年12月,宽带用户数达到300万。300万,意味着上海每两户家庭就1户使用中国电信的宽带网络,宽带在上海市的渗透率已超过50%。
近年来,上海电信通过
- 关键字:
上海 IPTV 宽带 数字电视
- 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日前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07年中国IPTV市场的用户增长率和设备出货量都没有达到原来的预期。
到2007年年底,中国大陆的IPTV用户预计将达到只有84.6万,低于中国运营商原来预计的130万。iSuppli称,2007年中国IPTV部署的速度和规模令人失望。
目前中国获得IPTV经营牌照的四家运营商是上海文广传媒、中央电视台、南方广播传媒集团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文广传媒是中国IPTV的先驱,是惟一的一家积极推广IPTV的运营商。
这篇报告称,虽然200
- 关键字:
IPTV 牌照 数字电视
- 从台湾媒体处获悉:高科技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日前发布了一个有关中国内地IPTV市场的一个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中国内地网络电视(IPTV)的发展规模和步伐令人失望。
这家机构指出,中国的网络电视运营商希望今年能够获得130万名客户,但是到年底前,实际数量只有84.6万人,并未实现当初设想的目标。
目前中国有四家传媒公司获得了广电总局颁发的网络电视牌照,他们是上海传媒集团、中央电视台、南方传媒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不过迄今为止,除了上海传媒集团之外,其他三个公司都保持了观望的态度。
- 关键字:
IPTV 网络电视 宽带 家庭网络
- 岁末总结收官阶段,几乎同时起步的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却交出了两份截然不同的答卷。
记者近日从广电总局旗下的中广网媒信息中心获悉,截到2007年11月31日,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达到2364.7万户,同比增长81.30%(此前连续四年200%以上的高增长),而同期IPTV用户则只有114万户(增速从2005年的480%下降到110%)。
其中,随着2008年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加速和3G通信的推出,作为电信运营商过渡期增值服务的IPTV面临着被忽视的危险。
“经历了前几年的高
- 关键字:
数字电视 IPTV 3G 数字电视
- UT斯达康已经同中国台湾有线电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午阳集团达成协议,将为后者在台湾部署IPTV服务。
这份合同包括可以支持50万名用户的系统容量,以及首批2万个机顶盒。午阳集团计划未来两年内再完成其它48万个机顶盒的部署。UT斯达康表示,该公司还在同其它对IPTV系统感兴趣的台湾有线电视运营商进行谈判。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以来,台湾有线电视行业一直高速发展。
UT斯达康正在与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合作,在中国内地大规模部署IPTV服务。与此同时,UT斯达康还通过与Bharti Airtel
- 关键字:
UT斯达康 台湾 IPTV 消费电子
- 本文设计并实现的终端系统工作在mClinux操作系统下,通过应用UPnP中的SSDP服务发现协议,实现在局域网中IPTV终端的自动发现, 并使用IP组播技术将TV视频信号及本地的AV视频信号。
- 关键字:
终端 实现 IPTV 技术 UPnP 发现 基于
- 由中国网通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联合倡议,国内的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系统和终端制造商、芯片提供商、软件企业和仪表企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于12月1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娄勤俭指出,十七大报告中,把信息产业放在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首位,体现了国家对信息产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对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产业——— 互动媒体产业指明了方向。
- 关键字:
网通 信息产业部 IPTV 音视频技术
-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14日说,截至2007年11月,我国交互媒体服务IPTV的用户已达114.2万户,比去年增长了110%。可见,交互媒体产业极具创新空间和发展潜力。
作为IPTV全业务解决方案设备提供商的领头羊,中兴通讯刚刚独家获得大连AVS IPTV商用局项目的建设任务;近日,中兴通讯又中标白俄罗斯第一大固网运营商白俄电信IPTV项目,成功突破欧洲主流运营商。
随着三网融合的加快,IPTV或将成为中兴通讯发展的新引擎。
当前,三网融合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电信业转型的一个
- 关键字:
IPTV 中兴 多媒体 数字电视
- 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信产部电信研究院、华为、中兴、海信等十八家企业和单位,14日宣布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力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国家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AVS。
十八单位力挺AVS-IPTV产业链初步形成
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信产部电信研究院、华为、中兴、海信等十八家企业和单位,14日宣布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力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国家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AVS。产业联盟涵盖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系统和终端制造商、芯片提供商、软件和仪表企业。
AVS工作
- 关键字:
AVS IPTV MPEG-4 音视频技术
-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14日说,截至2007年11月,我国交互媒体服务IPTV的用户已达114.2万户,比去年增长了110%。这说明,互动媒体服务有巨大市场需求。
交互媒体产业极具创新空间和发展潜力,相关企业的技术、资金、人力等源开始向此倾斜。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河亮点通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等18家企业于14日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产业联盟涵盖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系统和终端制造商、芯片提供商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IPTV 宽带 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
p2p-iptv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p2p-iptv!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p2p-iptv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p2p-iptv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