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国际研究表明,2007年第3季度中国IPTV用户数达到84万,根据各厂商中标业务区实际发展的用户数排名,UT斯达康、威科姆、中兴通讯位居前三。 本季度,UT斯达康承建了上海、黑龙江、浙江、广东等地IPTV系统,因此其市场份额持续上升。而广东、陕西、江苏等地用户数的发展,使中兴通讯继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三的位置。同时,华为逐渐加重对国内IPTV的投入,本季度在国内IPTV发展环比增长117.2%。
在用户区域发展方面,黑龙江、上海和河南三省市IPTV用户数均超过10万,同时中兴通讯中标的湖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IPTV 无线 通信
思科宣布有关协助亚太区服务供货商推出端对端网络规约电视(IPTV)解决方案的策略。有关解决方案提供优质视像效果及配合可靠卓越的服务,并将于思科设于IPTV亚洲世界论坛2007的展览摊位上进行示范。思科乃IPTV亚洲世界论坛2007的钻石组赞助商(Diamond Sponsor),该论坛于12月5日至7日期间举行。
「思科相信是目前唯一能够同时以产品、解决方案、应用程序与专业知识,协助供货商让消费者感受「互联生活」(Connected Life)的技术供货商。我们已于亚太区引入有关技术与能力,并与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思科 IPTV Telecom 音视频技术
据市场研究公司Informa Telecoms & Media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中国正在推动全球数字电视市场的增长。到2012年,中国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将占全球数字电视家庭用户的四分之一。
这篇报告称,2007年年底至2012年年底,全球将增加2.64亿数字电视家庭用户,比目前的数量增加一倍。中国在此期间将增加6000多万数字电视家庭用户。
这篇报告还指出,美国将增加3900万数字电视家庭用户,日本将增加2000万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印度将增加2300万数字电视家庭用户。这四个国家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数字电视 卫星 IPTV 数字电视
伴随着移动话音业务替代作用的增强以及VoIP技术的快速兴起,固网运营商所处的竞争环境、技术领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竞争压力迫使固网运营商不得不进行战略转型。纵观当前全球电信业的转型动向,两大方向主导了国内外主要电信运营商的转型战略--做综合信息服务商和以用户为导向。我国固网运营商的转型也不可避免地要以此为导向。与传统电信服务提供商不同,综合信息服务商除了能向用户提供传统语音、传真等业务之外,还要能提供视频、数据等信息增值业务供用户选择。固网运营商的转型势必要与广电、SP/CP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转型的背
关键字:
消费电子 IPTV 移动话音 VoIP 数字电视
1、概述 在业内就“三网融合”沸沸扬扬地讨论了多年之后,最近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建设,推进“三网融合”。 而IPTV结合了电信、电视、互联网各自的优势,既是电信业的新业务应用,也是数字电视的解决方案之一,从而将成为实现三网融合的良好模式。IPTV涉及到电信和电视两大产业,电信业一直在积极推动IPTV发展,但从电视媒介的角度来看I
关键字:
IPTV 数字电视 消费类电子 消费电子
伴随着移动话音业务替代作用的增强以及VoIP技术的快速兴起,固网运营商所处的竞争环境、技术领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竞争压力迫使固网运营商不得不进行战略转型。纵观当前全球电信业的转型动向,两大方向主导了国内外主要电信运营商的转型战略--做综合信息服务商和以用户为导向。我国固网运营商的转型也不可避免地要以此为导向。与传统电信服务提供商不同,综合信息服务商除了能向用户提供传统语音、传真等业务之外,还要能提供视频、数据等信息增值业务供用户选择。固网运营商的转型势必要与广电、SP/CP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转型的背
关键字:
消费电子 IPTV 移动话音 VoIP 数字电视
1、引言
IPTV从1999年进入市场以来,增长速度逐步加快。预计到2008年全球IPTV用户将达到2600万以上。2003~2008年我国的IPTV用户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5%。
据调查,IPTV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普遍使用的是DSL有线接入方式,受带宽和稳定性等因素影响,IPTV在与普通电视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有线接入方式建设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因此,如何解决IPTV的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
关键字:
WiMAX IPTV 优势分析 无线网络
业内分析人士日前表示,欧洲仍然引领全球网络电视(IPTV)市场的发展,不过中国、东欧以及俄罗斯的网络电视市场发展十分迅猛。
市场研究公司MGR公司在其最新公布的一年两次网络电视市场预测报告中指出,独立运营商与大型电信公司稳步和快速推动着北美网络电视市场的发展。预计,全球网络电视用户数量将从2007年的1350万增加至2011年的7260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0%。
该报告还指出,欧洲大型运营商正计划于今后推出以盈利、改善运营和保持持续增长为重点的网络电视整合服务,不过此类服务要到1年半之后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欧洲 IPTV 亚洲 数字电视
目前,总的来说,全球的IPTV市场正在逐步启动,而中国在内容监管政策整体限制的情况下,IPTV用户数仍旧呈稳步上升趋势,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
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中国的IPTV业务发展存在较多值得深层次思考的问题:
(1)需求问题:以电视时移为核心的“电视新看法”是否是IPTV满足客户的主体诉求,是否可以支撑起IPTV的规模发展,IPTV还需要扩展什么样的客户核心需求?
(2)技术问题:如何突破传统通信厂商提供端到端的IPTV封闭构架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更丰富的差异化终端和更快速
关键字:
消费电子 IPTV 消费电子
IPTV正在使全球的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兴奋起来,并且很有可能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另一个“杀手应用”。按普通字义解释,IPTV系统就是使用互联网协议在高速宽带(一般是xDSL或者光纤)网络上传送数字电视内容。
IPTV通常与视频点播服务一起提供,也可能同互联网接入服务和VoIP服务捆绑在一起提供。视频、语音和数据接入服务捆绑在一起称作“三网合一”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采用DSL和其它高速互联网接入技术,三网合一服务正在迅速增长。 对于服务提供商
关键字:
IPTV 数字电视 视频 音频 家庭网络 音视频技术
2.2.1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数字版权管理的核心技术有2个,一个是对数字内容的加密技术,一个是加密的key和license的生成、发放、管理技术。对数字内容的版权进行保护,重要是要保护版权拥有者的利益,同时也要保证用户和发行者的利益。为了保证作者-用户-发行者(author-distributor-consumer triangle)的三方利益,必须做到以下二点:1)保证只有在版权拥有者(例如某某电视台)的同意或授权经销商(例如某某音像出版社)同意下才能使用;2)合法使用者只能在经过验证的播放器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IPTV 关键技术 数字电视
1、概述 在业内就“三网融合”沸沸扬扬地讨论了多年之后,最近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建设,推进“三网融合”。 而IPTV结合了电信、电视、互联网各自的优势,既是电信业的新业务应用,也是数字电视的解决方案之一,从而将成为实现三网融合的良好模式。IPTV涉及到电信和电视两大产业,电信业一直在积极推动IPTV发展,但从电视媒介的角度来看IPTV,就会发
关键字:
IPTV 数字电视 信息家电 消费电子
1、概述
在业内就“三网融合”沸沸扬扬地讨论了多年之后,最近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而IPTV结合了电信、电视、互联网各自的优势,既是电信业的新业务应用,也是数字电视的解决方案之一,从而将成为实现三网融合的良好模式。IPTV涉及到电信和电视两大产业,电信业一直在积极推动IPTV发展,但从电视媒介的角度来看IPTV,就会发现,IPTV对电视媒介的理论实践、传受关系、经营运作都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并最终威胁到电视媒介
关键字:
消费电子 IPTV 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
1、概述
Skype是由Kazaa于2003年发明的基于P2P技术的VoIP客户端,用户可以通过Skype通过互联网进行语音和文本的传输。 Skype的通讯协议是不公开的,而且通讯内容是加过密的,哥伦比亚大学的Baset和Schulzrinne完全在实验的基础上对Skype的通讯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三个:
(1)Skype的通话质量较MSN和Yahoo的即时通信工具要好;
(2)可以无缝的在NATs和防火墙后使用;
(3)安装使用起来非常简单。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P2P VoIP Skype 消费电子
在产品甚至竞争手段同质化的今天,成功的企业为什么能够超越对手,同类型公司的业绩为何差距迥然,答案或许有很多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新技术应用于产品和管理时,会给企业带来突破性的商业价值。 我们所推荐的,均是在目前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对企业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和产品。首先,这些技术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次,能够帮助企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开创新市场;第三,改善业务流程。 No.1 RFID 概念: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关键字:
消费电子 RFID 3G IPTV 移动通信
p2p-iptv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p2p-iptv!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p2p-iptv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p2p-iptv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