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目前汽车半导体厂商仍以IDM模式为主,但是汽车电子产业链逐渐放开的趋势明显。
一是车厂出于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对新型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逐渐转向全球采购,公开招标,同步开发模式,这就给了新进入者切入相对封闭的汽车供应链以机会。
- 关键字:
汽车半导体 MCU
- 过去十年汽车工业的竞争是汽车电子化的竞争,平均每辆汽车采用的半导体器件数量成倍增长。从1996到2008年,一辆普通汽车中平均用到的微控制器(MCU)数量已经从6个增加到100个,一些高端车型中甚至达到了250个以上。就平均每辆汽车的半导体用量(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除以全球汽车产量)分析,2010年平均每辆汽车应用半导体成本已达308美元。依靠半导体和电子系统使汽车变得更加安全、舒适、娱乐、节能和智能化,是今后汽车工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
- 关键字:
汽车半导体 MCU
- 在单片机家族的众多成员中,MCS-51系列单片机以其优越的性能、成熟的技术、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占领了工业测控和自动化工程应用的主要市场,并成为国内单片机应用领域中的主流机型。MCS-51单片机的并行口有P0、P1、P
- 关键字:
并行 扩展 方法 P0 出口 单片机 输入 MCS-51
- 全球最大的微控制器(MCU)厂瑞萨电子(RenesasElectronicsCorp.)宣布将精简人事、并针对生产据点进行整编,市场认为Renesas将加速释出其委外订单,看好已在日本耕耘逾10年时间、在日本设有厂区的封测大厂日月光,将在瑞萨重整、释出后段订单过程中,成为最大赢家。
由于瑞萨规划将整编其位于日本的18座工厂,用以生产系统整合晶片的10座厂区产能将进行缩编,甚至出售、关厂都在其选项之列,之后公司资源将进一步集中于车用MCU等强项上;业界人士表示,瑞萨为了进一步强化MCU产品线的成本
- 关键字:
瑞萨 MCU OSAT
- 定时/计数器和中断源的多少直接决定单片机的性能。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计数器和5个中断 ...
- 关键字:
MCS-51 单片机 定时系统
- 许多跨国晶片公司会选择低调地将部份工作转移到中国,然而,也有一些业界领导公司选择更加深入中国市场,而且,他们从不避讳谈论其中国策略。
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TI),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德州仪器上海微控制器(MCU)设计中心最近刚完成了首款本地设计的晶片tapeout案例。虽然TI并不透露其上海设计中心团队规模,但TI微控制器副总裁ScottRoller在最近的一次接受《EETimes》采访时表示,“上海MCU设计中心是一个规模颇大的团队,有许多设计正在进
- 关键字:
德州仪器 MCU
-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MCU一般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电压才能可靠工作。而设计者多习惯采用线性稳压器件(如78xx系列三端稳压器件)作为电压调节和 稳压器件来将较高的直流电压转变MCU所需的工作电压。这种线性稳压电源的线性
- 关键字:
设计 电源 MCU LM2576 基于
- 微控制器需要2V ~ 5.5V范围的直流工作电源,电池或次级电源很容易供应这样范围的电压。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基于微控制器的产品必须在没有降压变压器或生热降压的电阻器的场合下,直接依靠120V或220V交流电源插座工作
- 关键字:
交流 线路 供电 调速 风扇 MCU
- MCS-51单片机有多个中断源,以8051为例,有5个中断源,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这一节我们讨论lcd液晶屏图外中断软件编程。外中断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中断,有两个中断源。即外中断0(INT0)和外中断1
- 关键字:
中断 分析 方案 多个 单片机 MCS-51
- 2012年飞思卡尔技术论坛(FTF2012)已经过去一周了,在脑海里反复整理三天时间里自己看到、听到的内容,再结合对飞思卡尔公司的了解,汇总到一起,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飞思卡尔及部分产业发展趋势。
- 关键字:
FTF,飞思卡尔,ARM,处理器,MCU
- 世纪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yson Century, Inc.)推出新款8位MCU --- CS8956,支持直流无刷马达控制应用。CS8956使用先进且稳定的加速逻辑电路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Unit:MDU),整合周围关键逻辑控制电路,其加速马达控制的演算,可具体实现高效率直流无刷马达 (DC Brushless Motor; BLDC Motor) 控制功能,达到高智能、低能耗、高效率的马达驱动控制效果.
- 关键字:
世纪民生 MCU 马达控制 CS8956
mcu--51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mcu--51!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mcu--51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mcu--51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