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案描述:空调 (HVAC) 与供暖通风系统用于调节车内气流,为驾乘者提供舒适的环境。这些系统一般需要根据不同输入条件 (如温度) 控制多个电机 (如运行风机和风扇),高端系统还含有LCD显示屏,甚至触控执行器。 HVAC系统必须有效、安静且经济地运行。多个电机需要同时控制,而且系统需要满足汽车系统严格的可靠性要求。新型系统使用更少的传感器检测车内环境,因此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飞思卡尔丰富的微控制器 (MCU) 产品组合可在存储器容量、性能和引脚数方面,满足车载HVAC系统的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空调 HVAC 供暖通风
- 方案描述:控制单元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核心组件,由16或32位MCU与一组局部加速度传感器组成。根据系统复杂程度可增加卫星传感器,通过外围设备接口5 (PSI5)和分布系统接口 (DSI) 等标准传感器总线提供辅助碰撞信息。经过处理的传感器数据可利用专用多通道点火驱动电路引爆前部、侧部和帘式气囊。 作为附加安全要素,高能效开关式电源组件可在发生事故电源连接中断的情况下,使系统保持工作几百毫秒。 飞思卡尔气囊系统产品符合汽车安全控制(AEC) AEC-Q100技术规范及其他关键汽车标准,提供世界一流的高质量汽车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气囊 Airbag
- 方案描述:与快速发展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保持同步,同时专注于本身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车型生命周期的要求,是汽车制造商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供应商面临的挑战。飞思卡尔提供成熟的汽车信息娱乐平台解决方案,帮助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设计人员满足这些快速变化的需求。方案设计图: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汽车信息娱乐
- 方案描述:外部照明对车内乘员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当今汽车采用不同类型车灯(如卤素灯、氙气灯或LED) 用于各种照明,如刹车灯、转向灯、近光灯和远光灯、白天行驶灯等。更加先进的功能还可调整大灯光束的挠曲和水平位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飞思卡尔8、16和32位MCU丰富的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处理要求。我们的eXtreme开关系列产品由智能高边开关组成,便于针对不同类型车灯进行配置,其丰富的诊断功能可检测系统发生的故障和异常,并具有“波形整形”功能,提高系统的EMC性能。方案设计图: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汽车照明
- 方案描述:随着政府减排监管力度加大,小型发动机市场面临新的设计挑战。新的污染控制标准进一步限制了机械式化油器在摩托车、割草机和通用引擎上的使用。为满足未来需求,以小型发动机为动力的产品,必须由机械式化油器转向电子控制系统并配置传感器,用以精确计量燃烧过程中的油、气进给量。尽管小型发动机化油器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优化,但电子控制系统正在成为目前真正应对小型发动机需求的解决办法。 飞思卡尔MC33812多功能点火与喷油驱动器可取代用于单缸和双缸发动机的四个集成块。为支持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开发,飞思卡尔提供包括硬件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小型发动机控制
- MCU指的是微控制器,MPU指的是微处理器。 MCU集合了FLASH、RAM和一些外围器件。MPU的FLASH和RAM则需要设计者自行搭建,当然MCU也可以外扩。MPU的电路设计相对MCU较为复杂。 MCU一般使用片内FLASH来存储和执行程序代码,MPU将代码存储在外部FLASH中,上电后将代码搬运至RAM中运行。因此MCU的启动速度更快。MCU虽然也可以将代码运行在RAM中,但是内部RAM容量小,使用外部扩展RAM的话速度相对内部也较慢。MPU的主频相对较高,外接的内存也一般是DDR3,DDR
- 关键字:
MPU 微处理器 MCU
- 方案描述:飞思卡尔仪表板产品包括S08LG产品系列的8位集成解决方案,以及基于我们先进16位架构的S12HY产品。两类产品可同时控制显示器和模拟仪表。飞思卡尔32位产品系列在仪表板空间方面取得突破,可基于特定产品系列提供丰富的图形显示并控制模拟仪表。这些产品具有基本图像处理能力,并支持Open GL ES和Open VG,图形可在产品间重用。飞思卡尔在汽车数据连接方面的强大实力和优异质量为所有产品提供可靠保障。方案设计图:方案关键器件表: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仪表板方案
- 方案描述:中央车身控制模块(BCM)是实现车身功能的中枢系统,如内部与外部照明、安全系统与门禁控制、车门及座椅舒适性调整以及其他便利性控制功能。飞思卡尔业内领先的产品组合包括基于Power Architecture的32位,以及基于S12的16位MCU系列,专门满足各种BCM应用需求。在实现系统支持方面,我们提供信号调节、MOSFET前置驱动器、源监视器或LED驱动器取代开关。SBC采用单一封装将电压调节器与CAN或LIN物理接口相结合。H桥驱动器及一系列高边开关(eXtreme 开关)支持大电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MCU BCM
- _____大家好,水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USB,旁边的小伙伴马上跳起来了,“啥?!USB,这么老的话题,你是认真的吗?”水哥回复:。。。像水哥这样有内涵的男人,知音难觅啊!废话不多说,我们先来聊一聊USB的历史。你们知道的,水哥的知识很丰富,又特别爱分享,这一肚子墨水,说实话,不倒出来,我堵的慌~~~开讲啦!USB最早是由英特尔联合多家公司提出,并在1996年推出的,目的是尽可能实现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在速度上远比并行端口(如EPP、LPT)和串行端口(如RS-232)等总线块多了。第一代USB,取名low
- 关键字:
泰克 USB
-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近日宣布推出i.MX RT工业驱动开发平台,该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融合多种重要技术以推动实现安全工业物联网(IIoT)的新时代。平台以i.MX RT1170跨界MCU系列和EdgeLock® SE05x安全芯片为构建基础,支持多轴电机控制、以太网与时间敏感网络(TSN)确定性通信、人机界面(HMI)和下一代安全性与网络弹性,从而简化工业4.0应用的开发,如机器人手臂、移动服务机器人、3D打印机、多轴机械、交流电机驱动和伺服驱动器。
- 关键字:
工业4.0 MCU
- 盘点一下我们身边电子设备外壳上各式各样的接口,你可能会发现,它们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但与此同时有一个接口上镜的机会却越来越多,这个接口就是USB Type-C(以下简称USB-C)。根据HIS的市场研究数据,2021年全球配备USB-C接口的设备出货量接近50亿部,在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数以亿计的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相关配套组件中,USB-C已经成为标配。从2015年进入商用,USB-C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占领市场、一统江湖,并不是偶然的。要说USB-C究竟好在哪?随便找来一个非专业人士的普通消费者也
- 关键字:
USB
- 恩智浦半导体(NXP)宣布推出新型i.MX RT1180跨界MCU,作为系列首款整合Gbps时间敏感型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交换器的微控制器,能够同时实现时间敏感型和工业实时通讯,并支持多种通讯协议,消弭现有工业系统和工业4.0系统间的沟通缺口。这款跨界MCU亦包含EdgeLock安全区域(secure enclave),其为预先配置自我管理式(self-managed)自主内建(autonomous on-die)的安全子系统,针对工业物联网应用实现可靠的系统
- 关键字:
恩智浦 MCU
- 致力于以安全、智能无线技术建立更互联世界的全球领导者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近日宣布,推出了全新的32位PG23 MCU,以扩展其FG23和ZG23无线SoC系列,该MCU可提供一流的安全性和极低运行功耗,以及能与其多元化无线SoC产品协同运行的兼容性软件。这种组合非常适合用在智慧电表、控制面板或太阳能逆变器等工业物联网,以及烟雾探测器、智能锁或照明控制等消费类应用。此外,PG23增加了强大的模拟式外设,包括分辨率高达20-bit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PG23体积虽小,但适用于许
- 关键字:
Silicon Labs PG23 MCU
- IC设计厂凌阳倾集团之力全力进攻车用电子市场,除了凌阳的车用资通讯娱乐系统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芯片之外,旗下凌通的无线充电MCU和应用在行车纪录器的多媒体影像芯片。法人指出,随着车用电子市场持续畅旺,凌阳集团在车用市场接单动能可望一路旺到年底,挹注母公司凌阳营运再度冲高。凌阳在车用电子市场蹲马步练功已至少有五年时间,目前车用电子产品线成功间接打入全球一线汽车品牌大厂供应链。不仅如此,旗下子公司凌通的无线充电MCU在法人圈也传出成功拿下知名汽车品牌大厂订单,且行车纪录器的多媒体影像芯片出货动能持续
- 关键字:
凌阳 ADAS MCU
- 5月16日消息,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日前表示,苹果不仅会让iPhone换用USB-C接口,预计其他搭载闪电接口的配件也将在短期内换用USB-C接口。5月11日,郭明錤表示,苹果计划从2023年起弃用iPhone闪电接口,改用USB-C接口。在随后发布的推文中,郭明錤暗示,其他目前采用闪电接口的配件也将很快更换接口。在5月15日发布的推文中,郭明錤继续坚持几天前提出的观点。他曾表示,一份供应链调查显示,2023年下半年苹果设备将从闪电接口转向USB-C接口。他进一步表示,“由于目前无线充电技术限制加之Mag
- 关键字:
郭明錤 iPhone USB-C接口
mcu&usb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mcu&usb!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mcu&usb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mcu&usb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