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国际报道 3G美国(3G Americas)无线行业协会周二宣布,全球移动设备连接数量2008年12月历史性的突破了40亿大关。
这一数字占到整个世界人口总数的60%。Informa Telecoms&Media分析师Marisol Gomez指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移动用户继续稳步增长,年比增长率为16%。”
3G美国协会总裁Chris Pearson表示:“第三代通讯技术继续向前发展,GSM运营商现在已经明确了迈向LT
- 关键字:
3G 移动设备 HSPA
- 移动WiMAX技术的崛起打破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足鼎立的格局,使竞争进一步升级,并加快了技术演进的步伐。运营商面临着多条技术路线选择,3G+和WiMAX技术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能够在移动状态下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的宽带无线移动技术逐渐成为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重点。以3GPP、3GPP2、WiMAX三大阵营为代表的四种技术——WCDMA、cdma2000、TD-SCDMA(以下简称TD)和Wi
- 关键字:
3G WiMAX WCDMA HSPA UMB
- 10月27日消息 爱立信也在悄悄地推自己的“Ericsson Inside”概念,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英特尔,多年以来,不少人都想复制英特尔的成功经验,玩“Inside”概念,但是折戟沉沙者甚多。
爱立信已经开始与众多笔记本厂商合作,在笔记本电脑中内置HSPA宽带模块,当然,和电脑芯片这种大脑级的产品相比,宽带模块还只是附加品,很多时候只能处于沉睡阶段。
但是一旦未来移动宽带市场热情被激活,爱立信的内置难说不会像当年的英特尔一样,发挥
- 关键字:
爱立信 笔记本 HSPA 移动宽带 移动互联网设
- 近日,中兴通讯对外披露,公司数月前已经针对TD-HSPA技术首创了一项重要技术,实现了名为“TD-HSPA MX倍速(空分复用)技术”的解决方案,该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挖掘TD标准理论上的技术优势,在商用网络中实现系统吞吐量倍增,全面超越其他3G制式,蕴含着巨大的运营商客户效益。
此前,该项技术已经通过中国移动研究院和TD现网的测试获得检验,并已经获取了相关专利。
进一步实现TD理论优势 吞吐能力提升两倍
3G时代的数据业务需要占用比2G纯语音业务大很多的带宽,T
- 关键字:
TD HSPA 中兴 3G
- 提起宽带,我们还是会习惯性地想到长长的网线和墙上的网络插槽。然而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宽带早已不再是有线网络的专用名词,随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加快商用步伐,移动宽带的浪潮正扑面而来。
3G铺路,移动宽带风生水起
在过去短短几年间,人们对上马3G的评价就从“冒险”、“时髦”、“应该尽快做”变成了“必须立刻做”。截至2008年5月,全球3G商用网络的数量增加到了470个,全球3G用户也超过了6.
- 关键字:
宽带 无线通信 HSPA LTE 运营商 3G
- 8月20日,意法半导体(ST)与爱立信(Ericsson)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爱立信旗下的移动平台(EMP)与ST-NXPWireless公司,以双方各持50%股份的形式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如是,该合资公司将拥有移动应用市场上最强的半导体与平台产品阵容,并将成为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LG(乐金)、夏普等公司在手机平台方面的重要供应商。这不仅将改变以德州仪器(TI)为首的2G/EDGE手机芯片阵营的力量对比,更将对目前在3G芯片阵营形成领先地位的高通发起挑战,而爱立信在HSPA(高速分组接入)
- 关键字:
ST 爱立信 整合 HSPA LTE 3G
- 移动宽带在全球的发展趋势,或许已经使中国的3G建网需要直接不停顿的过渡到3.5G阶段。据爱立信近日公布的数据,在最近一年内,全球HSPA用户增长10倍,移动宽带正加速起飞。
HSPA(High-Speed Packet Access)名为高速分组接入技术。包含HSDPA与HSUPA,分别为下载和上传技术,可提供手机宽带传送速度。而GSM发展组织 GSMA近期宣布,全球范围使用3.5G技术移动宽带(HSPA)网络的用户数量已从去年的1100万快速增加到目前的5000万。虽然数字与爱立信有出入,
- 关键字:
HSPA 3G GSM 中国移动 宽带上网
- 高通公司宣布,该公司使用HSPA+技术实现全球首次数据呼叫。该呼叫在5MHz信道上获得了超过2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与目前部署的HSPA相比,HSPA+技术的部署将使运营商的语音容量提高至三倍,并将数据容量提高一倍。该数据吞吐量的成功实现基于高通公司的MDM8200芯片组,MDM8200是业界首个HSPA+芯片解决方案。
“今天的呼叫标志着高通在HSPA演进之路上取得又一个里程碑,”高通CDMA技术集团产品管理副总裁阿力克斯•卡图赞表示,&l
- 关键字:
高通 HSPA+ CDMA WCDMA MDM8200
- 如果对CMMB放行,电信运营商无疑放弃了一块巨大市场的先机。但是无奈TD-MBMS又一时间无法成熟,而服务奥运的任务却又逐日逼近。
日前中国移动向终端厂商发出了4万部TD兼容CMMB手机的标书。据相关企业负责人透露,参与招标的厂商有中兴、宇龙酷派、三星、多普达、联想,另外由于产品还需要进一步测试,开标时间有可能推迟到7月底,能否赶上奥运变数犹存。
TD和CMMB的婚姻背后
事实上,就手机电视业务而言,TD和CMMB存在竞争。
基于TD网络的手机电视TD-MBMS在产业发展初期就
- 关键字:
TD CMMB MBMS 手机电视
- 6月30日晚,中国移动向19家终端厂商公布了其第二批TD终端招标结果。正如此前预计,在原计划的10万规模基础上增加了10万多部,据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介绍,这10万部终端将全部用于服务奥运。
“这次招标中,中国移动对3G业务指标要求非常高,共提出了八大业务要求,尤其是六项奥运特色业务。”某参与此次终端招标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足以看到中国移动对TD的下一步业务的拓展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需求。”
加速TD业务定制
就在中国移动于5月底公布
- 关键字:
TD 3G 试商用 HSDPA MBMS 手机电视
- 飞思卡尔半导体一直坚定不移地推动下一代宽带无线基站设计的进步,日前它又推出了业界第一款多标准基带加速器器件。作为支持3G-LTE的第一个器件,MSBA8100还支持新兴的无线WiMAX、HSPA+和TDD-LTE标准,使无线基础设施设备制造商能够创造出成本极低的差分通道卡。
对运营商而言,硅设计领域的这种进步使LTE和其他下一代无线网络的部署更接近现实。MSBA8100多标准基带加速器支持传统2G/3G技术以及最新无线标准。飞思卡尔是第一家能够提供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定制和现货解决方案的半导体公司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宽带 无线 基站 WiMAX HSPA+ TDD-LTE
-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NYSE:IFX)近日宣布推出新一代3G平台系列。这一全新平台系列面向所有主要的3G细分市场,并包含高性能HSPA调制解调器解决方案、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特色手机解决方案以及经济型3G解决方案。
该平台系列是英飞凌在整合道路上做出的最新努力:将芯片组的器件数量减少三分之一,将典型平台的组件数减少50%。这些解决方案是基于X-GOLD™ 61x 系列新成员及英飞凌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3G射频收发器SMARTi™ UE。 X-GOLD
- 关键字:
3G 英飞凌 HSPA 解决方案
- 一年一度的“天津国际手机产业展览会暨论坛”于6月12日至14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国内外主流品牌手机企业在展览会上展出了各种富有创意的新手机产品,并对新型元器件提出了需求。
手机要“体验第一”
手机产业近些年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通过集成各种新功能,手机变成了和弦音手机、拍照手机、MP3/MP4手机、GPS导航手机,展现了长达五六年的持续增长。但随着发展,手机可新增的功能越来越少,吸引消费者的亮点日益匮乏。在这种状况下,今年手机企业纷纷提
- 关键字:
手机 三星 摩托罗拉 多普达 纽曼 TD HSDPA MBMS
- 飞思卡尔半导体一直坚定不移地推动下一代宽带无线基站设计的进步,日前它又推出了业界第一款多标准基带加速器器件。作为支持3G-LTE的第一个器件,MSBA8100还支持新兴的无线WiMAX、HSPA+和TDD-LTE标准,使无线基础设施设备制造商能够创造出成本极低的差分通道卡。
对运营商而言,硅设计领域的这种进步使LTE和其他下一代无线网络的部署更接近现实。MSBA8100多标准基带加速器支持传统2G/3G技术以及最新无线标准。飞思卡尔是第一家能够提供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定制和现货解决方案的半导体公司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无线 加速器 3G LTE WiMAX HSPA+ TDD
- 多媒体业务是目前被业界看好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应用。多媒体广播主要是指移动终端用户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上以频道或信道的形式接收广播形式的数字音视频内容(例如电视等)。多媒体广播有两种主要技术种类:一是广电系统的大区制地面广播手机电视标准,一是基于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网的 MBMS(多媒体广播和组播技术)标准。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在TD网络中,如何实现MBMS技术来承载多媒体广播业务。
MBMS的标准进展
组播和广播是指从一个数据源向多个目标传送数据包的方式。在传统移动网络中,小区
- 关键字:
TD MBMS 多媒体广播 UTN SFN
hspa+mbms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hspa+mbms!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hspa+mbms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hspa+mbms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