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造就的商机实在太诱人了!作为上游厂商,英特尔志在必得,威盛视此为翻身一战;NVIDIA则选择借GPU之势,延ARM路径突进。x86阵营内部的竞争、传统ARM阵营与x86阵营之间的对抗,会撼动半导体的产业格局吗?
一场围绕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半导体厂商之间的竞逐不可避免地上演了,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本月初在中国台北举行的Computax展会就充当了这样的竞秀舞台:英特尔高调发布“凌动(Atom)”处理器,NVIDIA与ARM则联合推出Tegra处理器,而就在一周之前,
关键字:
半导体 移动互联网 NVIDIA GPU ARM 英特尔 威盛
1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已深入到条个领域。在数字信号处理中,许多算法如相关、滤波、谱估计、卷积等都可通过转化为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实现,从而为离散信号分析从理论上提供了变换工具。但DFT计算量大,实现困难。快速傅立叶(FFT)的提出,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傅立叶变换的地位,成为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雷达、观测、跟踪、高速图像处理、保密无线通信和数字通信等领域。
目前,硬件实现FFT算法的方案主要有: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FFT专
关键字:
FPGA FFT 处理器 DFT DSP
改善洗衣机、电冰箱以及空调等家用电器能源使用效率的需求正在增加。从传统的固定转速马达转换到变速马达可以节省能耗30%之多。但这种设计的难度较大,虽已经出现了几种方案来降低此类项目的数字设计工作难度,但是设计人员仍需要集成模块和相关的设计工具来促进功率级的设计。
为了使低成本变速马达控制器成为可能,元器件供应商设法通过简化设计和降低结构复杂度来减少变速控制器的成本。例如,已经出现了几种数字信号控制平台,它们结合了DSP和集成PWM和马达控制外围设备的RISC处理器。这些平台可运行第三方或者自行开发
关键字:
电动机 IPM DSP PWM 马达
日前,微软公司发在“2008年北美Tech•Ed开发人员大会”上宣布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2009社区技术预展(CTP)开始投入使用。同时,其专为生产便携式导航设备(PND)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设计的第一款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Embedded NavReady 2009同时问世。
关键字:
微软 操作系统 ARM X86
6月26日消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开放操作系统实际上是免费的。普通计算机用户都知道,Linux是免费的,而Windows是收费的。对于移动操作系统来说也是如此。不过,直到最近这个使用开放操作系统的概念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明确说明一下,开放移动操作系统已经出现许多年了。最初是在许多掌上电脑和手机上的ARM硬件上运行的QTopia计划。Linux内核计划在任何平台上都能很好地运行,从而使其成为理想的小型安装的软件。随着宣布开放版本的Symbian系统很快推出,让我们看看这些开放的系统对普通消费者意味
关键字:
移动 操作系统 Android Symbian ARM 智能手机
日前,杭州国芯表示,已经通过授权获得ARM926EJ-S处理器,将用于其为家庭娱乐和多媒体应用设计的下一代数字电视和机顶盒芯片。
ARM进军数字家庭领域的步伐正在加快。在手持设备市场独占鳌头,几乎一统天下的ARM核,能在数字家庭市场重演辉煌吗?“我们预计至2010年,基于ARM的处理器一半以上的出货量来自于非移动市场和嵌入式市场。”ARM中国区总裁谭军表示。他预计至2010年,全球基于ARM处理器的出货量将达到50亿片。
谭军表示,目前在机顶盒/DVD芯片厂商,已采
关键字:
ARM 数字家庭 移动 手持设备 机顶盒 DVD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进步,现代制造业对精密化、精确化、高速化、自动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运动控制器大部分采用8051系列的8位单片机,这种单片机虽然节省了开发周期,但缺乏灵活性,且运算能力有限,难以胜任高要求运作设备[ 1 ] .DSP的数据运算和处理功能十分强大,即使在很复杂的控制系统中,其采样周期也可以取得很小,控制效果可以接近于连续系统. 把DSP与单片机各自优势相结合将是高性能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本文针对数控系统的要求,开发了以TI公司的高性能浮点DSP和ATME
关键字:
DSP CPU 控制器 单片机 嵌入式 PC
激光切割和雕刻以其精度高、视觉效果好等特性,被广泛运用于广告业和航模制造业。在大尺寸激光加工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加工速度与加工精度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速度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在电机每次运动前、后设置加、减速区,但这会使加工数据总量成倍增加。除此之外,庞大的数据计算量也需要一个专门的高性能处理器来实现。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在并行信号处理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本系统采用FPGA作为加工数据的执行器件。这种解决方案突出的特点是让运动控制的处理部分以独立的、硬件性方式展开,增加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关键字:
DSP FPGA 数控加工 激光加工
英特尔(Intel)于2008年持续大力推销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产品概念,台湾PC厂商也共襄盛举,纷推出相关的产品原型设计,一时之间声势浩大,似乎x86架构进军手持及移动装置将有所成。
另一方面,曾遭英特尔点名批评的ARM,近来结合其阵营的芯片厂商也推出主打MID市场的处理器,强力反击英特尔,重炮批评以Atom芯片的功耗表现,根本不适用于MID类型的产品。
MID这类外型与体积比手机略大的手持装置,高续航力跟可移植性是基本的产品要求,面对挟低
关键字:
英特尔 MID ARM Atom 手机芯片 NVIDIA SoC
基于ARM的CAN网络打印服务器设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智能仪器仪表或微机装置等智能电子设备(IED)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网络打印服务器(network print server)可为智能电子设备提供可靠的共享打印服务,节约系统成本。CAN总线是一种支持分布或实时控制的现场总线,具有高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广泛应用于汽车控制、工业控制、机器人、家用电器等领域。CAN总线已成为工业现场首选现场总线之一。设计的网络打印服务器采用CAN总线作为数据通讯网络,每个网络打印服务器可与几十甚至上百个智能电子
关键字:
服务器 设计 打印 网络 ARM CAN 基于
1引言
我国的疆域广阔,时区分布不同,海拔以及温度,湿度等气候差异都很大,实时的了解我们所处位置的气候情况对工作和生活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一些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来说,需要测试海拔,温度,湿度等物理量作为参考因素。为了测量这些物理量需要我们携带多种测试设备,这对野外工作很不方便。为了实时方便的了解我们所处的海拔高度和天气情况,我们需要有更便捷,功能更齐全的综合测量仪器。同时可以将现场的数据送到PC,以方便今后的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2系统组成以及基本原理
整个综合测试仪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
关键字:
ARM 测试 传感器 控制器
LPC2101是基于16/32位 ARM7 CPU嵌入高速Flash闪存的微控制器,具备高性能,小体积封装,低功耗,片上可选择多种外设等优点,应用范围很广。其具备的多种32位和16位定时器、10位A/D转换器和每个定时器上PWM匹配输出特性,尤其适用于工业控制。
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易驱动电机,适用于变速和启动转矩很高的应用,它的使用范围从大规模的工业模具到调光控制的小型电机(12V直流电机),外形和尺寸也是各种各样。
1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
无刷直流电机一般由定子、转子和金属壳体
关键字:
ARM 无刷直流电机 微控制器 PWM
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推出的十六位定点通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为核心开发出精确可控的电流控制器,电流可在0~1.5A范围内调节,输出电流精度高,线性度好,控制效果显著。
1 引言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在磁场作用下阻尼可控的器件,在航空、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与传统汽车悬架系统相比,装有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根据路面状况和车辆运行状态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自动调节阻尼器的阻尼力,大大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1,2]。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是改变励磁线圈中的电流从而获得不同强度的磁
关键字:
DSP 磁流变阻尼器 控制器 ADC
在面临必须延长电池寿命的需求时,很多系统设计师认为单个芯片所消耗的功耗比两个芯片要少。原因似乎很简单:芯片间通信比单个芯片工作消耗更多的功耗,两个芯片上有更多的晶体管,因此要比有相同功能的单芯片有更多的漏电流。但功耗节省技术却给这种传统观点迎头一击。
DSP设计师将更多的功能,如加速器、通信模块和网络外设集成到DSP芯片上,使芯片对工程师更为有用。但这种更强大的芯片在完成简单的内务管理或监控任务时,会消耗比该任务所需更多的功耗。在多种情况下,设计师无法只启用DSP芯片中所需部分的功能。
在
关键字:
处理器 电池 DSP MCU
arm+dsp介绍
目前DSP+ARM架构已经成为工控、电力等领域的主流,美国德州仪器(TI)推出全新DSP+ARM工业处理器——OMAPL138,这款芯片也是业界功耗最低的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ARM9处理器,大大降低了双核通讯的开发难度,可充分满足工业应用的高能效、连通性设计对高集成度外设、更低热量耗散以及更长电池使用寿命的需求。不仅具备通用并行端口 (uPP),同时也是 TI 首批集成串行高级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