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对很多人来说很困难,但当可穿戴设备告诉你血压在直线上升、血氧在下降,你还会那么淡定吗?ADI医疗健康行业亚太区市场经理王胜近日介绍了可穿戴及ADI的方案。 可穿戴正在兴起,应用会经历三个阶段: 1.基础的运动及体征数据采集和处理;初步的人机交互。 2.功能进一步扩展,健康和生活环境并举,例如运动时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如何。 3.人工智能。此时,可穿戴成为人工智能的关键环节;用户可无感知地接受万物互联的世界;可穿戴成为生活的必备品,并进一步改变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可穿戴也有很多挑战,例如增
关键字:
ADI 可穿戴设备
近日,ADI亚太区工业自动化市场高级经理张鹏介绍了ADI在中国IIoT的布局。 ADI的重点产品与方案 首先推出小的IoT系统--FastStartIoT解决方案(图1)。2016年已小范围推广,今年主推。特点是其应用丰富,板上有很多基于ADI的传感器,例如振动、漂移等传感器,电源、无线、接口等都做好了,解决了IoT多样化和碎片化的应用。另一特点是从底层到协议层全部解决了,例如低功耗的M2M,如果摄像头被黑客攻击,可以从云端直接调用摄像头数据。物流/资产跟踪和基础设施监控是ADI已在中国找到的Fa
关键字:
ADI IoT
Analog Devices, Inc. (ADI),今天宣布推出三款增强型汽车音频总线(A²B®)收发器,这些收发器可通过单条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分配音频和控制数据、时钟及电源。AD242x系列A2B收发器提供灵活的从机-从机通信能力,同时支持更低的数据采样率。这两种特性可大幅提高总体总线带宽利用率,是车载通信和有源噪声消除等新兴应用的关键区分优势。这些最新器件与现有系列成员完全引脚兼容,简化了升级,加快了产品上市。 · 查看产品页面和下载数据手册:h
关键字:
ADI A2B
“ADI正在转型,渐渐从芯片转到云端。通过软件对大数据的分析,实现和软件/云的交互,即把智能从云端传到传感器端。”近日,ADI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Jerry Fan称。他是在“ADI 2016年媒体答谢会”上说此番话的。 这两三年,通过兼并和收购一系列公司,ADI正增强从芯片到软件到云的能力。如下图,收购Hittite微波公司和擅长高性能电源的Linear Technology公司,在最下层的模拟域夯实基础;收购Innovastic,ADI可掌握一整套多协议工业以
关键字:
ADI 芯片
可穿戴和健康功能目前叫好不叫座,商业模式还在探索当中。很多人认为产品功能要多而炫,“但也许单点产品更好。” ADI亚太区医疗行业市场经理王胜先生称。他是在近日深圳举办的“易维讯第六届年度中国ICT媒体论坛”发表此观点的。 例如小米手环,虽然只有一个简单的传感器和蓝牙,没有显示屏和陀螺仪等功能,但是满足了睡眠和运动量计算功能;别家产品10天充一次电,小米手环40天充电一次。因为这些单点优势,其销量很大。 那么,是否由于小米手环采用了ADI芯片,因此才获得成功的?因为这几年手环类产品也很多,
关键字:
ADI 芯片
ADI的技术和产品系列丰富,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医疗、汽车和消费各领域。横跨各行业一个共同的趋势是产业升级,例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车联网等,而且背后都可以看到物联网的身影。这将提升产品和解决方案当中半导体产品的数量和和技术含量,也将推动半导体技术本身的迁移和升级,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成长注入新动力。 ADI公司亚洲区行业市场总监 周文胜 物联网将带来一次新的产业技术革命。它的崛起将极大推动对半导体产品在更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等方面的新要求,而且对产品的丰富程度也提出了更高
关键字:
ADI 物联网
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通过政府政策主导及市场双向驱动,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逐年上升。然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7万辆,不到此前中汽协所预计的全年70万辆销量目标的三分之一。这一数据反映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不完全来自政府的优惠政策,而有更多的因素导致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 对此,ADI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大中华区市场总监许智斌认为,虽然政府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有适当的补贴,或是在某些城市有免费牌照,但是相对于低端传
关键字:
ADI AD7280A
中国的医疗电子产品将向中高端系列延伸 中国的医疗电子设备公司的产品将向中高端产品系列延伸,例如数字DR、多层CT、高端彩超以及其他大型医疗影像设备,增加全球的医疗电子市场份额;政府会持续加大力度扶持中国本土企业,包括直接引进核心的海外人才以及资金投入、渠道支持等;越来越多的医疗功能设备会从医疗机构延伸到社区、家庭以及个人,远程传输及实时健康数据采集会进一步普及。远程医疗以及某些医疗服务中心,例如医疗影像中心等会陆续出现,专门提供患者检测服务,通过共享信息,提供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同时解决医疗资源分
关键字:
ADI 医疗电子
Analog Devices, Inc. (ADI)公司今天宣布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就提高智能变电站可靠性开展合作。智能变电站被视为现代电网的神经中枢。新的电子产品和传感器技术使电网具有弹性和灵活性,从而满足能源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发展需求。ADI和中国电科院工作团队将联合开展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试验研究,促进提升智能变电站可靠性方面的创新性互补合作。
ADI公司与中国电科院开展关于提高智能变电站可靠性的合作
关键字:
ADI 变电站
亚德诺半导体宣布收购美国Vescent Photonics公司的固态雷射波束转向技术。
Vescent的非机械雷射波束转向技术新颖,可以进一步增强整合光达(LIDAR)系统的性能,克服目前庞大的机械式产品在可靠性、尺寸和成本等方面的诸多重大缺陷。
Vescent Photonics公司为私人企业,创建于2002年,专注开发制造精密雷射控制所需的光电产品、可调雷射器和电子元件。收购波束转向技术,将有助于拥有20年汽车安全技术研发经验的ADI巩固其于汽车安全系统技术领域的地位,更有利于研发下一
关键字:
ADI 自动驾驶
随着工业4.0、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汽车电子等市场的兴起,电机驱动与控制领域市场潜力将会逐渐释放,电机控制器市场规模也将逐渐提升,电机的重要性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ADI公司亚太区电机与电源控制行业市场部经理 于常涛 ADI公司亚太区电机与电源控制行业市场部经理于常涛认为,电机一直都非常重要。他以全球40%的能源都是被电机消耗的数据为例,说明了电机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不同应用领域,电机的类型也是各有不同。如果以工业自动化为例,PMSM(永磁同步马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原因很简单,节能
关键字:
ADI 电机
Analog Devices, Inc. (ADI),ADI公司今天宣布收购美国科罗拉多州戈尔登市Vescent Photonics公司的固态激光波束转向技术。Vescent的非机械激光波束转向技术新颖,可以进一步增强集成激光雷达1系统的性能,克服目前庞大的机械式产品在可靠性、尺寸和成本等方面的诸多重大缺陷。ADI拥有20年的汽车安全技术研发经验,收购波束转向技术一举巩固了其在汽车安全系统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更有利于研发下一代ADAS和自动驾驶应用。 ADI汽
关键字:
ADI MEMS
ADI 公司今天宣布收购美国科罗拉多州戈尔登市 Vescent Photonics 公司的固态激光波束转向技术。Vescent 的非机械激光波束转向技术新颖,可以进一步增强集成激光雷达1系统的性能,克服目前庞大的机械式产品在可靠性、尺寸和成本等方面的诸多重大缺陷。ADI 拥有20年的汽车安全技术研发经验,收购波束转向技术一举巩固了其在汽车安全系统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更有利于研发下一代 ADAS 和自动驾驶应用。
ADI 汽车安全部门总经理 Chris Jacobs表示:“从安全气囊和
关键字:
ADI ADAS
热电偶是一种常见又经济的宽温度范围精确测温手段。T型热电偶(铜康铜)具有灵敏、稳定、易制造、防湿的特点——印刷电路板的铜到铜连接则消除了等温块的必要性。这些是T型热电偶进入从导管到食品加工等多种应用的部分主要原因,这些应用不需要K型等其他热电偶所具备的宽温度范围。 ADI拥有集成冷端补偿机制的热电偶放大器,但T型热电偶不在此列。幸运的是,T型和K型放大器在最高约100°C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类似的电压特性。K型热电偶调节器(如AD8495或AD8497)可以利用这种相似性来测量T型热电偶,并将误差降至
关键字:
ADI AD8495
mSure为电表带来四重安全 ADI的展位热闹得像个集市。ADI的市场人员应接不暇,向我们介绍了该公司的三个新产品和理念。 ADI电表部门产品市场经理John Pitus介绍了新的mSure,是实时精确监控的电表芯片,预计明年会有用户产品上市。演示了电表1防老化,以及傍路篡改(偷电)、传感器篡改(拆了表里部件),磁篡改(加磁铁让电表变压器不转)等功能。左侧芯片方案可用于高端表,中间两个适合中低端表。 汽车用全集成式惯性组合传感器 随后汽车safety市场经理Eric Arn
关键字:
ADI 传感器
adi 介绍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
Analog Device Instrument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alog Devices, Inc.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DI)自从1965年创建以来到2005年经历了悠久历史变迁,取得了辉煌业绩,树立起成立40周年的里程碑。回顾ADI公司的成功历程——从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一座公寓大楼地下室的简陋实验室开始起步——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发展成全世界特许半导体行业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