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即将过去的三月,尽管本月是许多股票上市的半导体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的月份,也是很多全球重要半导体行业活动开始登场的月份,但是半导体领域内最值得关注的既不是某家公司的年报,也不是某家公司发起的大型收购。业界谈论最多的还是诸如ChatGPT这样的多模态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对半导体行业带来的机会,以及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戈登·摩尔先生辞世引发的对行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探索。2023年3月24日,摩尔定律的提出者、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和英特尔(Intel)的联合创始人、戈
关键字:
摩尔定律 嵌入式世界 Picocom
人间正道是沧桑,守正方能出奇,集成电路亦然。
关键字:
摩尔定律
2023年3月24日,戈登·摩尔与夏威夷的家中在亲友的陪同下停止了呼吸,享年94岁。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奠基人,英特尔的联合创始人,也许您不了解戈登·摩尔先生传奇的一生,但是您一定听说过,那个影响了半导体行业半个多世纪的“预言”——摩尔定律,即:未来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每18个月就能翻一番。单个晶体管的价格会持续下降,芯片计算能力会越来越强。在如今,对于摩尔定律是否已经过时的讨论已经充满了整个互联网,这篇文章想带领各位读者来回顾一下戈登·摩尔先生非凡的一生,和他的摩尔定律对于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巨大影响。 
关键字:
摩尔定律 半导体产业
英特尔公司和戈登与贝蒂·摩尔基金会宣布,英特尔公司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先生于当地时间2023年3月24日星期五在夏威夷家中,在家人陪伴下平静离世,享年94岁。1968年7月,戈登·摩尔和他长期合作的同事罗伯特·诺伊斯创立了英特尔。摩尔最初担任执行副总裁,自1975年起担任总裁;1979年,摩尔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直至1987年卸任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并继续担任董事长;1997年,摩尔成为名誉主席,于2006年卸任。摩尔定律的提出除了创立英特尔,戈登·摩尔更为人熟知的成就,当属提出了计算机领域著名
关键字:
戈登·摩尔 离世 摩尔定律
1965年,时任仙童半导体公司工程师,也是后来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了摩尔定律(Moore's law),预测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经过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后来广为人知的每18个月芯片性能将提高一倍的说法是由英特尔CEO大卫·豪斯(David House)提出。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半导体行业按照摩尔定律发展,并驱动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有意思的是,在摩尔定律放缓的当下,以全球另一大芯片公司英伟达(NVIDIA)创始黄仁勋(Jensen Huang
关键字:
英伟达 AI GPU 摩尔定律
本周早些时候,英伟达拉开了备受期待的RTX 40系列显卡阵容的帷幕。令任何人感到惊讶的是,RTX系列的新产品为消费者带来了功能,功耗以及总体成本的显着增加。根据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的说法,芯片和其他组件价格下降的趋势“已成为过去”。“摩尔定律已经死了,”黄在被问及GPU价格上涨时,在与媒体的问答环节中宣布。根据黄先生的说法,12英寸的晶圆今年要贵得多,并坚持认为与前几代产品提供的性能水平相比,价格上涨是合理的。这些声明表明了英伟达显卡的涨价趋势,到目前为止,这种说法一直不受待
关键字:
英伟达 GPU 摩尔定律
作为计算机行业的黄金定律,摩尔定律一直指导着芯片开发。但是随着芯片工艺升级速度的放缓,围绕在这一定律身上的争议也在不断扩大。9月28日凌晨,面对摩尔定律的“信任危机”,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至少在未来十年里,摩尔定律“依然有效”。然而在一周前,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却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黄仁勋在一场采访中表示,以类似成本实现两倍业绩预期对于芯片行业来说已成为过去。“摩尔定律结束了。”两大芯片巨头对于摩尔定律的分歧展现了当下芯片企业对于技术演进方向的不确定性。即便
关键字:
摩尔定律 英特尔 英伟达
大家好,我是小胡。在前面的内容我们讲国内六大CPU厂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国产CPU后续工艺迭代的问题。除了华为鲲鹏以外,其余五大CPU厂商目前主力芯片的制程工艺都在10nm以上,而六大厂商当中有四家被列入实体清单,鲲鹏920虽然是7nm工艺,但这两年一直依靠库存支撑,芯片供应链问题一直是国产CPU无法回避的问题。22年8月份之后,Chiplet技术,也就是芯粒技术在A股市场中热度升高,我在看券商研报的时候发现,“超越摩尔定律”、“性能升级”、“弯道超车”、“产业突破”成为了研报当中的关键词。今天
关键字:
Chiplet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1965年,由时任Fairchild半导体公司研发主管的Gordon Moore所提出的概念最初的定义是以最佳成本整合进芯片的晶体管每年会倍增。而Moore创办英特尔之后,修改了相关概念,变成电脑芯片的晶体管每两年会倍增,而这也成为我们熟知的摩尔定律。图说:过去几十年的半导体发展路径,基本都遵照着摩尔定律的方向走。摩尔定律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很好的发挥了作为芯片技术发展基准的作用,但随著晶体管制程发展的困难度越来越高,也开始有人宣称该定律已经不适合未来半导体的发展。而首先跳出来说该定律已死的,其
关键字:
摩尔定律 半导体产业
1、引言在半导体产业,摩尔定律是简单评估半导体技术进展的经验法则,其重要的意义在于长期而言,集成电路制程技术是以一直线的方式向前推展,使得集成电路产品能持续降低成本,提升性能,增加功能。1965年时任仙童半导体研究开发实验室主任的戈登·摩尔应邀为《电子学》(Electronics Magazine)35周年专刊写了一篇观察评论报告,题目是:"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的元件",文中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1975年,戈登·摩尔在IEEE国际电子组件大会上提交了一篇
关键字:
摩尔定律 半导体产业
1965年4月19日,彼时的老牌专业杂志《电子学》发布了一篇名为“让集成电路填满更多的元件”的评论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撰稿人戈登·摩尔根据自己观察的前几年行业规律提出了一个知名的预言:“在最小成本的前提下,集成电路所含有的元件数量大约每年便能增加一倍(原文:The complexity for minimum component costs has increased at a rate of roughly a factor of two per year ,引自Intel官网相关文章)”。当然,稍微关
关键字:
摩尔定律 半导体产业
在联合创办英特尔之前的三年,戈登·摩尔发现晶体管作为微处理器和数字时代的基础构建模块,其成本会以指数级速度下降,而性能则会以指数级速度提升。1965年的他绝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个观点会成为后来闻名世界的“摩尔定律”,并推动至少半个世纪的技术变革。摩尔定律的起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摩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组件数量每年将继续增加一倍,10年之后组件数量将从当时的60猛增至60,000。摩尔说:“我一再表示,这将是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将为我们带来当时无法实现的巨大成本优势。相比使用单个组件装配的类似电路
关键字:
摩尔定律 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行业在摩尔定律的“魔咒”下已经狂奔了50多年,一路上挟风带雨,好不风光。不过随着半导体工艺的特征尺寸日益逼近理论极限,摩尔定律对半导体行业的加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未来半导体技术的提升,除了进一步榨取摩尔定律在制造工艺上最后一点“剩余价值”外,寻找硅(Si)以外新一代的半导体材料,也就成了一个重要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氮化镓(GaN)近年来作为一个高频词汇,进入了人们的视野。GaN和SiC同属于第三代高大禁带宽度的半导体材料,和第一代的Si以及第二代的GaAs等前辈相比,其在特性上优势突出。由于禁带宽度大
关键字:
摩尔定律 半导体产业
参考消息网5月30日报道 英国广播公司《科学焦点杂志》网站5月22日刊登了题为《什么是摩尔定律?如今是否仍然适用?》的文章,摘要如下: 摩尔定律是什么? 摩尔定律是美国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理论。这一理论最早出现在发表于1965年的一篇论文中。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 计算机领域的知名专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工程学教授斯蒂芬·弗伯说:“摩尔发现,可以在集成电路上装配的晶体管的数量每两年左右就会增加一倍。他预言这种指数级增长过程将持续10年,也就是一直持续到1975年。”
关键字:
摩尔定律 半导体产业
“Moore’s Law: Alive and Well(摩尔定律活得很好)。”日前,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再次公开表示。但前不久,英伟达CEO黄仁勋还在向外界传递摩尔定律已“死”的观点。黄仁勋说道:“今天一个12英寸晶圆的价格不是贵了一点,而是贵了超级多。摩尔定律死了,它结束了,结束得很彻底。芯片价格会随时间降低的故事已经是过去时了。计算已经不再是个芯片问题,是软件和芯片共同的问题。”英特尔与英伟达之间关于摩尔定律的“生死”之争,再度将该定律的“生命年限”问题推至风口浪尖上。多位半导体业内人士对《中国
关键字:
摩尔定律 半导体产业
摩尔定律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摩尔定律!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摩尔定律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摩尔定律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