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准为基础所衍生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工作频段为13.56MHz,通讯采用电磁感应方式。
今年智能手机新品可望加速采用结合近场无线通讯(NFC)和其他无线通讯功能的Combo芯片,手机信用卡和电子支付业务和应用将进一步扩大,有助刺激带动NFC芯片需求。NFC应用已克服资料传输安全上的疑虑,相关电子钱包、交通票证和门禁锁等商业模式也渐趋成熟,重新被芯片厂、系统和电信
关键字:
高通 NFC芯片
高通的处理器新品 Snapdragon 600 如今已经出现在新 HTC One、PadFone Infinity、Galaxy S 4、Optimus G Pro、小米手机 2S 等多款新旗舰之上了,那么更厉害一些的 Snapdragon 800 何时才会到来呢?在今天于北京举行的高通媒体会上,资深产品市场经理王宇飞向我们确认了这款产品将会在五月末的时候开始大规模生产。但被问及哪些设备会搭 载 Snapdragon 800 上市时,他则表示目前还不便透露。另外,由于这款处理器还没有投产的关系(虽说我
关键字:
高通 Snapdragon
高通今天公布了截止于2013年3月31日的201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结果有喜有忧:喜的是收入大幅增加,忧的是利润大幅下滑。
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高通当季度总收入61.2亿美元,同比增加24%,环比增加2%,符合预期目标;营业利润18.8亿美元,同比增加24%,环比减少10%,净利润18.7亿美元,同比减少16%,环比增加2%,摊薄每股收益1.06美元,同比减少17%,环比增加3%。
对于利润为何下滑如此严重,高通并未做出明确解释,只是说随着高通600/800的上市和普及,预计
关键字:
高通 移动处理器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联发科已经控制了中国大陆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半壁江山,为了更好地和联发科抗衡,手机芯片厂商高通和展讯通信准备在调降它们的四核产品降价。
高通最近将其四核心解决方案价格调至10美元以下,比联发科的四核心解决方案稍微便宜。同时,展讯已经将其四核处理器价格降低到类似水平。消息人士称,两家公司都试图通过激进的定价,赢得市场份额。
联发科的智能手机芯片每月出货量已突破1500万颗,最近,甚至接近2000万颗水平,蓬勃发展的出货量,已经让联发科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IC市场份额达到50%。
关键字:
高通 四核处理器
高通(Qualcomm)预估公司最新一季,包括营收、毛利率及获利表现都略低于市场预期的情形,已获得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链的证实,白牌手机业者指出,近期高通已针对旗下4核手机芯片报价再度作出折扣,最低甚至已跌破10美元大关,比起联发科(2454)的MT6589手机芯片解决方案还要便宜,这种违背市场秩序伦理的情形,已带给联发科很大的竞争压力。
联发科在2013年第1季已进行一连串的成本降低计划,包括晶粒面积再微缩、寻求更便宜晶圆代工来源及要求封测厂降价等工作。不过,面对高通在上、展讯在下,近期又齐心压低
关键字:
高通 手机芯片
高通已经在三星Galaxy S4、HTC One等多款设备上,证明了其Snapdragon 600平台的成功。而在本周于北京召开的媒体会期间,高通公司的高级项目经理Yufei Wang(王宇飞)证实,Snapdragon 800将于5月下旬进入量产,但没有提及消费者将会看到哪些搭载了新款SoC的设备。 800平台包含了一个更强大的Krait 400架构,允许处理器运行在2.3GHz的高频率。
该SoC有着健壮的电源管理能力,包括4个能运行于不同频率的核心。这意味着,如
关键字:
高通 Snapdragon
北京时间4月25日凌晨消息,高通今天发布了2013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报告显示,高通第二财季营收为6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9.4亿美元增长24%;净利润为1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3亿美元下滑16%。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对第三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和芯片出货量的展望则不及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下跌逾6%。
在截至3月31日的这一财季,高通的净利润为18.7亿美元,每股收摊薄益1.06美元,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2011财年第二财季,高通的净利润为22.3亿美元,每
关键字:
高通 芯片
Fudzilla近日采访了高通市场营销副总裁Tim McDonough,谈到了很多话题,尤其是关于新一代处理器骁龙800/600。
Tim McDonough表示,骁龙600系列目前表现上佳,已经赢得了HTC One、Galaxy S4两款最关键的年度安卓设备,还有LG Optimus G Pro、小米2S等等。按照高通之前的说法,基于高通600的产品已经有40多款。
骁龙800则会更加强大,号称比高通600性能高出40%,但要到下半年才会面世,最快今夏。
Tim McDonough
关键字:
高通 骁龙
近期,高通、英特尔、联发科等芯片公司都瞄准了售价普遍低于200美元的低价手机市场,希望通过这个快速增长的领域获得巨大销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通CMO阿南德·钱德拉赛卡尔表示,公司将会加大针对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投入,以此加大布局拓展新兴市场的力度;作为中低端芯片市场的守擂方,联发科也公布了应对方案,为旗下众多解决方案制定降价方案。
无论是高性能处理器厂商放低身段,拉开架子开始布局中低端市场的攻坚战,还是该领域的守擂者坚守该阵地,都证明芯片厂商非常重视中低端芯片市场。&ld
关键字:
高通 芯片 处理器
近期,高通、英特尔、联发科等芯片公司都瞄准了售价普遍低于200美元的低价手机市场,希望通过这个快速增长的领域获得巨大销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通CMO阿南德·钱德拉赛卡尔表示,公司将会加大针对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投入,以此加大布局拓展新兴市场的力度;作为中低端芯片市场的守擂方,联发科也公布了应对方案,为旗下众多解决方案制定降价方案。
无论是高性能处理器厂商放低身段,拉开架子开始布局中低端市场的攻坚战,还是该领域的守擂者坚守该阵地,都证明芯片厂商非常重视中低端芯片市场。&ld
关键字:
高通 芯片
联发科和高通释出处理器平台的电源管理晶片(PMIC)订单。由于系统开发商对智慧型手机、平板装置电源管理规格的要求不同,联发科和高通近期已开始简化处理器电源管理单元(PMU)的设计,并分别释出交换式电池充电器和交换式脉冲宽度调变(PWM)晶片订单,期透过与电源IC供应商合作,加速处理器上市时程。
安森美大中国区解决方案工程中心总监张道林表示,行动装置制造商对电源规格的要求日趋多元,因此行动处理器的PMU已无法完全满足。
安森美半导体(ONSemiconductor)大中国区解决方案工程中心总
关键字:
高通 出电源管理
美国高通公司业务拓展全球副总裁沈劲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手机厂商片面强调“核多就是好”的概念,错误引导消费者,导致行业严重同质化,比拼手机核数可能会让全行业陷入价格战。
“CPU核数越多越好肯定是错误的,最近我们发布了一段视频可以非常清晰地展示Qualcomm的双核在四个方面的性能上面甚至远远地超过竞争对手的四核产品。”沈劲表示,所谓核越多性能越好,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很多消费者从双核或者是单核换到四核后发现,没什么不一样,反而更
关键字:
高通 芯片
“有多少人认为右边这台手机用的是四核处理器?”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阿南德·钱德拉塞卡尔望着台下,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
台上他演示了两台不同的手机,同时运行了一款捕鱼游戏,右边手机上的鱼穿梭极快,而左边小鱼行动迟缓。然后他揭晓谜底,右边手机用的只是双核处理器,而左边的用的是竞争对手的四核产品。
阿南德说,手机厂商和消费者只关心最终效果和体验,至于究竟多少个核并不重要。
在手机和芯片厂商的这场“核战争”中,高通,以及
关键字:
高通 四核处理器
“八核处理器虽然具有更高性能,但功耗非常大,高通觉得目前意义不大,也暂无推骁龙八核处理器的计划。”高通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Anand Chandrasekher昨日在接受飞象网采访时表示。
多核之争
和PC领域CPU起决定作用不同,智能手机芯片是一个更复杂的系统,包括了CPU、GPU、DSP、调制解调器、传感器等几大关键技术组块。这几部分相互配合、均衡优化,才能真正实现最优的用户体验。
这也是面对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多核之战时,高通保持相对“冷静&
关键字:
高通 八核处理器
可能,这个行业的高速发展没有给国内厂商太多的时间来迎头赶上,走得快了,可能有些事没有做好。始终还是对国内厂商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国产伤我千百遍,我视国产如初恋。但也不得不说的是,希望国产的厂商们真的不要再自我感觉良好,不管你一年的出货量多大,真正决定命运的将是高端精品机器,而在这方面,与国外比起来,国产可能就落后的大了,这是一些真的需要去反思的东西。
首先,我对国产手机充满了期待,任何时候都坚信国产手机将会比国外品牌更懂中国用户;其次,用过几部国产手机,总体来说并不是太满意;第三,个人看法,抛砖引
关键字:
高通 智能手机
高通介绍
高通公司 是一个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San Diego) 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 由 Irwin Jacobs 和 安德鲁·维特比 创建于 1985年。两人此前曾共同创建Linkabit.
高通公司的第一个产品和服务包括 OmniTRACS 卫星定位和传讯服务,广泛应用于长途货运公司,和专门研究集成电路的无线电数字通信技术, 譬如 Viterbi decoder.
高通公司在CDMA技术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