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欧盟官网消息,欧盟“地平线2020”框架计划支持的欧洲最关键锂硫电池研究项目——适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硫电池项目(ALISE)目前已研发出能量密度超过310瓦时/千克的锂硫电池。该类电池更轻便,能量密度大,且无需关键性原材料。
- 关键字:
欧盟 电动汽车 锂硫电池
- 近日,欧洲13家机构联合研发车用锂硫电池的消息再一次刷了屏。消息称,由西班牙Leitat牵头组织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用锂硫电池研发将持续43个月,旨在研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优良循环性能的锂硫电池,破解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瓶颈。
- 关键字:
锂硫电池
- 随着锂硫电池重要技术相继获得突破,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推动,锂硫电池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率先布局相关技术的公司有望抢占市场先机。
- 关键字:
锂硫电池 三元锂电池
- 2020年,对所有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企业来说都是一道坎儿。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要求,2020年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要达到300Wh/kg,力争做到350Wh/kg,而目前主流的锂电池材料体系,能量密度在未来一到两年都将接近理论值,难以超过350 Wh/kg,要制造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则需要开发新的电池体系。有业内人士认为,锂硫电池体系有望成为未来高能量密度主流电池材料体系之一。 据电池中国网了解,近日中南大学赖延清教授团队在锂硫电池高安全、长
- 关键字:
锂硫电池
- 【引言】
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1)和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是目前最有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锂二次电池体系之一。但锂硫电池在走向实际应用的道路上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即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多硫化物(Sn2-,3≤n≤8)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这不仅会导致正极硫活性物质的流失,多硫化物还会透过隔膜扩散到负极,被锂还原生成不溶的Li2S2和Li2S附着在负极表面。穿梭效应不仅降低了硫的利用率,限制了比容量,还会
- 关键字:
锂硫电池
- 据报道,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全固态锂硫电池,其能量密度约为目前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4倍,且成本更低廉。相关研究发表在本周出版的世界顶尖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国际版》上。
该研究的领导者梁诚督(音译)表示:“新电池中用到的电解质也是固体,这种设计思路完全颠覆了已延续150年到200年的两个电极加一堆电解液的固有电池概念,也解决了其他化学家一直担心的易燃问题。”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很看好锂硫电池,其比锂离
- 关键字:
电动汽车 锂硫电池
-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全固态锂硫电池,其能量密度约为目前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4倍,且成本更低廉。相关研究发表在本周出版的世界顶尖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国际版》上。
该研究的领导者梁诚督(音译)表示:“新电池中用到的电解质也是固体,这种设计思路完全颠覆了已延续150年到200年的两个电极加一堆电解液的固有电池概念,也解决了其他化学家一直担心的易燃问题。”
- 关键字:
锂硫电池 固态电池
- 决定电池性能与寿命的关键是阴极与阳极的相互作用。日前,德国弗朗霍夫材料与光束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一款新型锂—硫—电池。该电池通过特殊的阴极与阳极材料组合,使其充电循环次数提高7倍,从不到200次扩大到1400次。
锂—硫—模式电池的阴极材料是硫,不同于锂离子电池中采用的钴,不属于稀缺材料,因而成本低廉。然而硫与液体电解质也发生交互作用,降低电池的性能。弗朗霍夫的科学家们便利用多孔碳来作为阳极材料,留存住硫,以减缓其与电解质的结合过程。新材料充电时的变形
- 关键字:
锂硫电池 电动汽车
-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小和造价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为了破解这...
-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电源 锂硫电池
- 近日,在第二十五届世界电动车大会举行期间,中聚雷天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钟馨稼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发言时表示,该公司的稀土锂硫电池将在2012年开始大批量生产,并且由于锂硫电池的突出性能,未来电动车的储能装置将会更多的使用这种动力电池。
- 关键字:
动力电池 锂硫电池
锂硫电池介绍
锂硫电池与现在市场比较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相比,有着许多明显优势,具有电池能量密度大,造价低的特点,是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的理想选择。理论上锂硫电池的性能会非常先进,但是将理论变成现实产品还是有非常大难度。 优点:锂硫电池除了能量密度非常高外,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优点,一方面,其生产成本比较低。由于锂硫电池主要采用硫和锂作为生产原材料,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锂硫电池在使用后低毒,并且回收利用的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