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宣布,公司将出资3.3亿欧元外加与业绩挂钩的3700万欧元,收购LSI集团的移动产品业务,以进一步强化英飞凌在通信领域的业务发展。此项交易正在等待相关部门的批准,预期将于2007年第四季度完成。 2007年前六个月,LSI的移动产品部报告销售额共计1.5亿欧元。通过此项收购,英飞凌有望在2008年大幅提高EBITA(与收购相关的无形资产摊销之前的税前利润)。LSI的移动产品线主要由移动无线基带处理器和平台构成,将完善英飞凌现有的产品组合。此次交易不包括生产设施。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约700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 英飞凌 LSI 通信 嵌入式
- 无线宽带接入(WiBro)专为高速无线宽带用户定制,被人们视作移动WiMAX。WiBro商用服务针对大容量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利用新型的网络技术,在时速60km的移动环境中,以1Mbps的高速无线接入进行传输,使用户在移动环境中享用宽带服务。
1、引言
WiBro,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 service。无线宽带接入,是韩国自定的标准,由韩国电子通信协会和三星电子共同发起的高速便携式互联网(HPI)项目发展而来。WiBro是一个服务品牌,采用WiMAX技术,完全兼容I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iMAX WiBro 无线 通信
- GSA(全球移动供应商联盟)日前公布最新统计数据:
截至2007年6月底,全球GSM/EDGE/WCDMA/HSPA用户总数达25.4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85.4%。 GSA数据显示,全球GSM家族用户总数在1年内增加了5.64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85.4%,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82.2%。其中,WCDMA/HSPA用户达到1.37亿;CDMA用户同期增加5100万,累计达3.6亿;加上其他技术的7500万用户,全球行动用户已经逼近30亿大关。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其他IC 制程 无线 通信
- Gemalto与飞利浦创建的独立半导体公司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宣布,双方将针对基于单线协议(SWP)、采用SIM的近距离无线通信(NFC)解决方案展开合作。双方将共同为基于SWP的解决方案定义并开发SIM产品,以确保与MIFARE技术及其他广泛部署的非接触式协议兼容。此次合作协议将帮助整个行业迅速满足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对基于NFC的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 恩智浦和Gemalto的此次合作旨在实现对基于SIM的标准化NFC产品的定义,同时还将加快符合电信运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Gemalto 恩智 NFC 无线 通信
- 中移动在香港发布2007年上半年财报,期内其营业额为1665.8亿元,同比增长21.6%;净利润达379亿元,同比增长25.7%,平均每天净赚逾2亿元。这份成绩单超出了摩根士丹利、花旗、摩根大通等多家投行此前的乐观估计。 自今年以来,中移动在全国普遍推行单向收费的模式。中移动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薛涛海透露,单向收费占中移动总用户数已超过50%。此前业界曾有担心,单向收费将对运营商的营收和利润形成拖累。事实上,2000年,一则手机单向收费的市场传闻曾一度令在香港上市的两家内地电信股股价一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中移动 奥运通信 2G 无线 通信
- 根据GSA(全球移动供应商联盟)的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全球GSM/EDGE/WCDMA/HSPA用户总数达25.4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85.4%,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82.2%;其中,WCDMA/HSPA用户达到1.37亿。 移动通信业界的三大组织——GSMA(GSM协会)、GSA,和CDG(CDMA发展组织)均有各自口径的统计,并发表针锋相对的报告。总体而言,近年GSM阵营的发展占据主流,而CDMA受限于全球漫游,作为有限。 GSA数据显示,全球GSM家族用户在1年内增加了5.64亿;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GSM 3G网络 无线 通信
- 引言 基于IEEE802.15.4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廉价、简单、低功耗、低数据传输速率(250Kbit/s)以及工作在免申请的ISM(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的特点[1],将在自动控制、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选用了Helicomm公司新推出的IP-link1200模块搭建了一个验证系统,实现了对目标点温度指标与湿度指标的实时监测控制功能。 1 验证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无线 通信
- 日前,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了一款低于 1GHz 的射频 (RF) 收发器,实现了较低功耗、高集成度及出色的 RF 性能。CC1101 可满足多个领域中的低功耗无线应用要求,如警报与安全、自动抄表、工业监控以及家庭和楼宇自动化等。CC1101 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是 TI 大获成功的低于 1GHz RF 收发器 CC1100 的代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德州仪器 1GHz 射频收发器 无线 通信
- 根据GSA(全球移动供应商联盟)的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全球GSM/EDGE/WCDMA/HSPA用户总数达25.4亿,占全球移动用户的85.4%,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82.2%;其中,WCDMA/HSPA用户达到1.37亿。
移动通信业界的三大组织——GSMA(GSM协会)、GSA,和CDG(CDMA发展组织)均有各自口径的统计,并发表针锋相对的报告。总体而言,近年GSM阵营的发展占据主流,而CDMA受限于全球漫游,作为有限。
GSA数据显示,全球GSM家族用户在1年内增加了5.
- 关键字:
无线 通信
- 一、引言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安全服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车载监控系统越来越多地受到业界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作者设计的一种车载监控系统(以下简称为车载系统),并重点介绍了车载系统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将GPRS、GPS技术相结合,利用GPRS的数据传输功能,实现移动车辆与监控中心的双向数据传输,以实施对车辆运行状态、安全状态、技术状态的监控。
二、 系统组成及特点
由于在GPS_GPRS定位系统中,涉及到了GPS卫星定位技术与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汽车电子 GPS GPRS 导航系统 无线 通信
- 北京通信信息协会理事长、北邮大学校长林金桐今天表示,无线频率问题已经成为产业化进程瓶颈,不仅严重影响制造商投入制造,且对2008年奥运城市北京成为无线城市的进程造成明显的阻碍。 林金桐呼吁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着手解决无线频率问题。在接受通信世界网独家访问时,林金桐表示,北京邮电大学一些专家学者曾就无线城市化问题,整理了厚厚一叠文字材料报送政府主管部门,希望能尽快完成无线城市化进程。但他同时表示,专家学者们仅仅对无线技术的应用负责,对产业化进程的把握无能为力。 林金桐对因频率标准造成的产业化进程停滞问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无线频率 无线 通信
- 焊接技术是一项无线电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需要多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1、选用合适的焊锡,应选用焊接电子元件用的低熔点焊锡丝。
2、助焊剂,用25%的松香溶解在75%的酒精(重量比)中作为助焊剂。
3、电烙铁使用前要上锡,具体方法是:将电烙铁烧热,待刚刚能熔化焊锡时,涂上助焊剂,再用焊锡均匀地涂在烙铁头上,使烙铁头均匀的吃上一层锡。
4、焊接方法,把焊盘和元件的引脚用细砂纸打磨干净,涂上助焊剂。用烙铁头沾取适量焊锡,接触焊点,待焊点上的焊锡全部熔化并浸没元件引线头后,电烙铁
- 关键字:
电烙铁 使用方法 无线 通信
- 在无线网络技术大量应用的今天,蓝牙技术已经成为短距离无线应用中最为普及的一项技术。蓝牙技术主要应用于少量数据及音频传输,应用范围主要是通讯领域。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Bluetooth 2.0+EDR标准,该标准在2004年已经推出,支持Bluetooth 2.0+EDR标准的产品也于2006年大量出现。虽然Bluetooth 2.0+EDR标准在技术上作了大量的改进,但从1.X标准延续下来的配置流程复杂和设备功耗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改善蓝牙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蓝牙 Bluetooth 无线 通信
- 蓝牙耳机是一种无线语音传输技术,是基于耳机在无线技术方面的延伸。它是相配于蓝牙技术而进入多媒体个人区域网络的。随着蓝牙技术的日趋完善和蓝牙产品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蓝牙耳机在技术上也将不断得到改进,使之成为个人多媒体区域网络的主要配套产品。蓝牙耳机的应用范围除了手机以外,PDA、无绳电话应用、汽车免提工具、电话终端等,也是蓝牙耳机发挥技术优势的应用领域。本文设计的蓝牙耳机支持蓝牙规范1.2版本,传输距离达10 m,传输速率达723.2 kb/s,并且具有低功耗和(几乎)无辐射等技术优点和优势。
1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蓝牙 无线耳机 VxWorks 无线 通信
通信介绍
通信发展简史?
人类自存在以来,就总是要进行思想交流和消息传递的
远古时代的人类用表情和动作进行信息交流,这是最原始的通信方式
后来,人类在漫长的生活中创造了语言和文字
人类还创造了许多信息传递方式,如古代的烽火台、金鼓、锦旗,航行用的信号灯等,这些都是解决远距离信息传递的方式
进入19世纪后,人们开始试图用电信号进行通信
表1-1中列出一些与通信相关的历史事件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