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消息,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软银集团正在寻求以至少600亿美元的估值推动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这比英伟达给出的收购价高出近200亿美元。 知情人士还表示,软银计划选择高盛集团作为Arm上市的主承销商。不过目前的安排并不是最终的,可能还会有更多银行加入。软银此前也曾与摩根大通和瑞穗金融集团进行过接触。 上个月,由于美国和欧洲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反对,软银以400亿美元价格将Arm出售给英伟达的交易失败,随后该公司开始为Arm上市做准备。软银表示,可能会在2023年
- 关键字:
软银 ARM 英伟达
- 北京时间3月10日早间消息,据报道,软银集团旗下Z Holdings在积极投资以扩大其全球业务的同时,还将押注NFT和其PayPay业务上,以此来推动该部门的增长。 软银在去年收购了亚洲最受欢迎的短信应用程序之一Line和雅虎日本,并以此创建了一个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巨头,与全球技术领导者形成了竞争。据该公司高层透露,扩大后的公司,即Z Holdings,计划在今年春天在180个国家推出一个NFT市场,并正在进行投资,目标是将金融技术部门PayPay的用户增加到9000万。 如今Web3已成为越来越
- 关键字:
软银 NFT
- 6月22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一,日本软银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宣布,后者已经完成了对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收购。这笔交易在2020年底被首次披露,对后者的估值为11亿美元。两家公司尚未披露任何未来的财务细节。 现代目前拥有波士顿动力公司80%的控股权,该公司之前属于软银。在谷歌收购波士顿动力公司3年多后,软银选择接手。波士顿动力公司成立已经有30年时间,目前其有两款产品已经商业化。该公司首先将其四足机器人Spot推向市场,并在今年宣布推出Stretch,这是其仓库机器人Handle的升级版。 在最近出席活
- 关键字:
波士顿动力 韩国现代 软银
- 软银旗下的全球顶尖机器人技术公司波士顿动力终于宣告正式出售——接手方是韩国现代汽车集团。 美国东部时间12月11日晨3点,波士顿动力发布新闻通告,确认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已经获得公司控制权,目前公司估值11亿美元: 根据协议,现代汽车集团(Hyundai Motor Group)将持有波士顿动力大约80%的股份,而软银通过其附属公司在交易后保留波士顿动力20%的股份。 这次收购,韩国公司的出价是约8亿美元。在长长的官方通告之后,现代收购波士顿动力的行动引人深思。 对于韩国现代,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此次
- 关键字:
波士顿动力 现代 软银
- 知情人士周一表示,软银集团正在谈判,试图将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出售给现代汽车。 一位知情者透露说,根据协议,韩国现代汽车将会获得波动顿动力的控制权,交易估值约为10亿美元。不过协议还没有最终确定,交易也有可能失败。 现代汽车在邮件声明中表示:“公司会持续探索各种投资及合作机会。”波士顿动力则表示,合作伙伴仍然对公司的工作感到兴奋,这些伙伴有兴趣加深商务合作。 1990年代初期波士顿动力从MIT分离,保持独立运营,2013年被谷歌收购,2017年谷歌又将它卖给软银
- 关键字:
软银 波士顿 动力 现代
- 11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孙正义领导的软银集团,以投资了阿里巴巴、雅虎等公司出名,但他们的业务并不局限于投资,他们旗下的多家公司还涉足了电信业务,软银集团持股67%的软银公司,就是日本的电信运营商之一。 作为日本重要的电信运营商,软银公司也在大力发展5G,他们在今年3月份就已在日本部分地区推出了5G商用服务。 5G预计将主导未来十年移动通信的发展,而大力发展5G也需要大量的投资,软银公司也决定在未来十年投入巨额资金。 从外媒的报道来看,软银已决定在未来十年投入2万亿日元,折合约191.14
- 关键字:
软银 5G基站 电信运营商
- 当地时间周一芯片设计公司ARM表示,会保留公司物联网平台和数据部门并作为独立业务运营,取消了之前将这部分业务分拆给软银集团的计划。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ARM公司在周一一份声明中表示:“经过深入调查和考量,我们已经确定物联网平台和数据部门可以作为独立运营业务同样可以实现利润。在ARM公司的保护下,各有属于自己的损益表,而且出现运营中断的可能性更小。”“一旦拟议中的业务转移完成,我们将公布更多细节。”成立物联网部门是ARM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拓展业务,管理数百万接入互联网设备产生的信息。ASRM的主营业务是进行
- 关键字:
软银 ARM 物联网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3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软银集团与苹果公司于近期进行了接洽,软银希望评估iPhone制造商是否有意收购其旗下的芯片设计企业Arm。消息人士称,两家公司已经进行了初步讨论,但是苹果并不打算参与竞购,因为Arm的授权业务与苹果专注于硬件开发的商业模式并不十分相符。另外,如果苹果收购这家为众多竞争对手供货的芯片技术授权商,还有可能引发监管方面的担忧。软银和苹果均拒绝对此消息置评。虽然无意收购,但是苹果与Arm还是有着紧密的联系。过去10年间,苹果销售了超过20亿部i
- 关键字:
软银 苹果 Arm收购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3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有意收购软银集团旗下的芯片企业Arm。英伟达和软银两家公司都没有对置评请求做出回应。Arm则拒绝对此消息进行置评。2016年,软银以3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rm,上周有媒体报道称,当前软银正在寻求将Arm出售,或者让其上市。上个月,软银集团公布了一系列交易,这家日本巨头计划出售价值210亿美元的美国无线运营商T-Mobile的股票,因此来筹集资金,今年3月,软银宣布将会出售或变现最多410亿美元的资产以回购股票和减少债务。(月恒)
- 关键字:
英伟达 收购 软银 芯片 Arm
- 【TechWeb】7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软银集团聘请美国投行高盛帮助出售其数据和设备管理部门Treasure Data。本月早些时候,软银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表示,将把其IoT平台和Treasure Data业务转让给其母公司软银集团运营,以使自己专注于半导体IP业务。据悉,剥离这两大物联网服务业务还需要等待ARM董事会以及标准监管机构的审查,但ARM预计此举将能够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软银在2016年斥资320亿美元收购了ARM,而ARM在2018年斥资约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
- 关键字:
软银 ARM
- 企盼ARM不受控的未来能够尽早确定,毕竟对整个产业来说,ARM生态引领的是一个近千亿规模的半导体市场,以及万亿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大版图。
- 关键字:
软银 ARM
- 7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软银集团正在研究全部或部分出售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股份,或者选择让ARM上市。四年前软银斥资320亿美元收购了ARM。上述知情人士说,由高盛集团担任顾问的相关审查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尚不清楚金融界或业内对ARM的兴趣有多大,软银最终也可能会选择不采取任何行动。图示:软银首席执行官孙正义于2016年7月在日本东京发表讲话软银此前曾表示,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候让ARM上市。不过,随着软银试图从其多样化的稳定资产中筹集现金,以安抚激进的维权投资者埃利奥特管理公司
- 关键字:
软银 ARM
- 据国外媒体报道,软银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宣布,计划分拆两项物联网服务业务,转而专注于其核心的芯片设计业务。ARM表示,将把其物联网平台和Treasure Data业务转让给其母公司软银集团运营,以使自己专注于半导体IP业务。据悉,剥离这两大物联网业务还需要等待ARM董事会以及标准监管机构的审查,但ARM预计此举将能够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ARM于2016年被软银以3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将其技术授权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软件和OEM厂商,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近日
- 关键字:
软银 ARM 物联网 芯片设计
- 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本周二宣布,旗下芯片厂商Arm将以约 7.752亿美元的价格向将向中国的财务投资者及合作伙伴出售其子公司——Arm中国(Arm Technology China)的51%股权,从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运营Arm在中国的半导体技术业务。根据此次Arm出售Arm中国51%股权的价格计算,Arm中国的估值约为15.2亿美元。软银集团表示,去年在中国设计的所有先进芯片中,约有95%是基于Arm技术,中国部门贡献了Arm总销售额的20%。显然Arm中国可谓是Arm的一个现金奶牛。
- 关键字:
软银 ARM中国股份
- 腾讯科技讯 七月份,日本软银集团宣布,斥资32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此举震惊世界。人们也担心,软银如何筹措大笔资金完成收购交易。据日经新闻最新报道,软银集团宣布,中国子公司将为收购提供236亿美元的资金,腾讯科技计算发现,这相当于中国子公司承担了74%的收购资金。软银集团宣布,旗下的“SB中国控股公司”(SB为Softbank简写),将以分红的方式向日本软银集团提供236亿美元。而在不久前,这家中国子公司转让了阿里巴巴集团的部分股权,一共获得了100亿美元。软银表示,这笔子公司的资金,将用于
- 关键字:
ARM 软银
软银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软银!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软银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软银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