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车联网

车联网 文章 进入车联网 技术社区

阿里推汽车可穿戴 车联网迎BAT三国杀

  • 汽车的未来不止属于汽车制造厂家,更属于科技企业、互联网巨头。
  • 关键字: 阿里  车联网  智驾盒子  

CSR Bluetooth Smart平台强力支持车联网

  •   CSR公司日前宣布向汽车渠道供应CSR1010™车载芯片,这是全球首款面向汽车应用且获AEC-Q100 Grade 2标准认证的Bluetooth® Smart芯片,现已规模生产。该解决方案可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所需工具,用于为现有娱乐信息系统增加全新功能并为汽车内部及外部开发创新的Bluetooth Smart应用。   CSR1010车载方案不仅可为汽车制造商解决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减少线缆使用,降低功耗等,同时还可为现有的封闭式汽车应用增加丰富的附加功能。其Bluetooth S
  • 关键字: CSR  车联网  CSR1010  

汽车半导体求发展 “联发科”式营销难复制

  •  车联网市场充满机会。“这里充满了希望,也让人非常的兴奋。从长期来看也是如此。”意法半导体大中华与南亚区总裁如此描述自家半导体进军汽车业的心情,事实也确实如此。
  • 关键字: 半导体  车联网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规模明年预计超千亿

  •   2014第五届中国国际物联网、车联网与智能交通展览会暨论坛10月28日至29日在上海举办,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展会上获悉,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迅速,预计到2015年,智能交通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十多年来,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公路、水运、高速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交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经历了从体系框架制定、示范城市建设到各级城市全面展开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过程。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我国已形成一批符合中国国情的智
  • 关键字: 物联网  车联网  智能交通  

意法半导体:一直做智能汽车老大

  •   自2007年以来,意法半导体一直是中国第一大汽车半导体厂商。” 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大中华与南亚区总裁纪衡华向我们介绍。2014年10月21日,意法半导体在上海举办了汽车技术日活动。会上,意法半导体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公司情况以及大中华与南亚区的汽车市场,接着对意法半导体的汽车产品做了阐述,最后详细展示了意法半导体在大中华与南亚区的汽车产品规划和市场战略。   意法半导体在中国   纪衡华先生介绍到,意法半导体是世界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在全球有超过9千多名研发工程师,其25%的收入来自汽车
  •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智能汽车  车联网  

汽车半导体求发展 “联发科”式营销难复制

  •   2014年对于车联网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明白中国在22年的时候汽车销量会超越美国,这一年我们明白汽车相关的产业开始迈入黄金年代,甚至就连之前一直在手机、消费、计算机、工业领域辛勤耕作的半导体,如今也伸向了汽车领域。   “这里充满了希望,也让人非常的兴奋。从长期来看也是如此。”上周智驾君参加意法半导体活动日时,意法半导体大中华与南亚区总裁如此描述自家半导体进军汽车业的心情,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智驾君对意法半导体的随后采访中,我们窥见了更多半导体厂家对于中国汽车界的真实想法,
  • 关键字: 汽车半导体  车联网  Android  

车联网与新能源未来或将在汽车业大有作为

  •   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的需求量也在迅速的增长中,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其发展也备受关注,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是车联网了。据业内人士发布的预测可知,在2014年车联网的穿透率有望突破7.5%。车联网系统,是指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细分应用,是移动互联网、物联
  • 关键字: 车联网  新能源  

英特尔“芯系”车联网 芯片厂商抢占市场

  •   通常来讲,芯片厂商进入汽车行业需要两个关键因素:汽车业相比PC或移动领域有更严苛的行业标准,汽车厂商更信赖原有供应链里经过安全监测的合作商;汽车是一个讲究高效协同的复杂体系,需要芯片厂商具有长期的人脉与关系。这些因素对于小的芯片厂商可能有时是个迈不过去的坎儿,对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等多年浸淫汽车电子领域的老牌厂商来讲,要获得持久的青睐,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
  • 关键字: 英特尔  车联网  

产业格局未形成 车联网盈利模式未成熟

  • 预计到2015年,中国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目前,汽车厂商、互联网厂商以及软硬件提供商都在积极构建自己的车联网系统。
  • 关键字: 车联网  智能汽车  

“物联网联合创新中心”在上海嘉定正式揭牌成立

  •   感知时代即将到来,新想法新产品不断涌现,但仍未形成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政府、学界、产业界需要通力合作,共创完善的物联网生态环境。8月20日,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和上海微技术工研院携手博通公司共同打造“物联网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物联网联合创新中心旨在集结各方技术和产业实力,推进嘉定、上海及周边地区物联网水平的提高,推动可穿戴、智能家居等物联网领域的平台建设和创意落地,共同推进中国可穿戴市场的发展和互联技术平台的搭建。   当日上午在上海嘉定物联网园区举行了盛大的&ldq
  • 关键字: 物联网  车联网  智能手表  

智能交通管理分析大数据加速车联网进程

  • 汽车作为未来最大的一个移动终端,具有比手机还要强大的衍生功能,而且车联网的产业链够长够深,使车联网成为大数据的集中体现,可谓是大数据的一个缩影。互联网企业早已在大数据武装下闯入汽车领域抢食:Google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拔得头筹,正是基于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关键字: 智能交通  车联网  

众厂商谈汽车半导体的技术趋势

  •   摘要:汽车已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未来智能互联的汽车也许比手机更具时尚,不仅带来舒适、安全、绿色的驾乘体验,更激发驾乘者的驾乘欲望与激情。当前,汽车也正从传统的机械系统,转变到电子系统的创新。本文介绍了部分领先企业的发展动向。
  • 关键字: 汽车电子  MCU  车联网  FPGA  201408  

未来车联网每年或带来上万亿元产值

  •   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智能汽车将不仅是运载工具,还将是极限扩展人类能力的“器官”。会议指出,智能汽车将解决汽车社会当前存在或今后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安全、能源、环境与城市效率等。以安全为例,未来智能汽车不仅将实现目前作为概念存在的“零伤亡”,而且有可能使“零事故”成为可能。智能汽车将实现人、车、路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人类提供以车为载体的一体化服务,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
  • 关键字: 智能汽车  车联网  

盯盯拍智能行车记录仪,让“车联网”触手可及

  •   现在充斥着市场上老式行车记录仪,本质上就是一个传统的摄像机挂在车前方做循环录像,除了发生擦碰等事故,其他时间都是作为一个摆设,甚至坏了可能都没人知道。    盯盯拍作为一家初创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深刻感受到老式行车记录仪使用的不便和体验的糟糕,提出了“可分享的行车记录仪”这一新概念,围绕驾驶者,随心记录旅途中的精彩瞬间,自在分享旅途中的故事,让整个开车变成一个发现“美”的旅程。用一句时下时髦的话来说,行车记录仪互联网化了。   除了具备传统行车记录仪
  • 关键字: 盯盯拍  记录仪  车联网  

英特尔与中交兴路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携手打造车联网创新平台,助推智慧交通发展

  •   英特尔公司与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兴路”)今天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组建车联网联合创新中心,结合中交兴路重点项目,就智能车载终端技术、车联网云平台、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以及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中交兴路董事长夏曙东代表双方出席了签署仪式。   中交兴路英特尔联合创新中心成立启动仪式   国家正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智能交通引领新城市发展走向,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城市承载能力以及交通安全系数,已
  • 关键字: 英特尔  中交兴路  车联网  
共365条 19/25 |‹ «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车联网 介绍

  车联网即汽车移动物联网,是指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是物联网最典型的代表。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  一句话简介:智能交通、智能物流、便民出行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GPS技术及传感技术的相互配合实现解决智能交通的管 [ 查看详细 ]

热门主题

树莓派    linu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