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e)曾经把许多夕阳技术或产品,翻转为全球最具商机的产品,MP3播放器的 iPod、还有改变小尺寸手机萤幕思维的,在配合软体介面的成功基础上,别人做不到和不敢尝试的东西,苹果都有实力把它做活。而苹果应用触控面板技术的下一步,有人说要做Netbook,但更多人看好放大版的iPhone!
就触控面板技术应用,苹果已经玩上瘾,传台厂液晶显示、导电玻璃厂商如胜华科技等业者,已经参与研究开发,不过苹果龟毛的要求,让配合的厂商一修再改,一块玻璃触控面板来回研发了近1整年,苹果iPhone的下一步,可
- 关键字:
苹果 触控面板 iPhone MID
-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知名IT杂志《CIO Insight》近日评出了2008年IT市场10大意外事件,微软收购雅虎,Windows市场份额仍高达90%等纷纷上榜。其中,有些意外事件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惊喜。
1. 科技未能阻止金融风暴
金融业通常是科技公司的主要投资者,但科技却未能阻止金融企业的垮台。为什么呢?
2. 虚拟化普及
虚拟化技术已经谈论多年,终于于今年普及到桌面、服务器和通信市场。
3. 云计算
仍然是“雷
- 关键字:
IT 虚拟化 金融风暴 苹果 互联网 Windo
- 根据近日市场调研公司Needham分析家Charlie Wolf的报告显示,苹果iPhone现在占据了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30%,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为16.6%,仅次于诺基亚,而且增长势头强劲。
根据Wolf的研究,智能手机市场之所以没有受到经济放缓的严重冲击而是仍保持整体上涨趋势,唯一的原因就是苹果iPhone的强势增长。早些时候,乔布斯还大张旗鼓地宣布了第三季度的iPhone销售额,声称比RIM的黑莓销售业绩好很多,不过,单看美国市场,黑莓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的40%,位于首位。
- 关键字:
智能手机 苹果 iPhone
- 沃达丰CEO亚伦·萨林近日表示,种类繁多的手机操作系统阻碍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手机操作系统种类繁多,导致软件兼容面临瓶颈,通信网络难以融合,后续开发困难重重等问题出现。但统一整合手机操作系统却涉及各方的根本利益,也许运营商掌握产业主导权是梳理市场混乱的良策。
手机操作系统步入战国时代
业界正在把关注的焦点从硬件转移到手机操作系统上。各大厂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纷纷推出各自的产品,手机操作系统进入了战国时代。
从推出iPhone手
- 关键字:
手机操作系统 沃达丰 苹果
- 在Web 2.0峰会上,全球最大的制造商展示了企业社会网络和更具个人化特征的互联网。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上周四在Web 2.0峰会上表示,英特尔公司已经加入呈现白热化趋势的企业社会网络。 欧德宁展示了其“企业2.0”社会网络的模型,他表示英特尔将会开发消费服务的替代品,因为包括Facebook和MySpace在内的社会网络都却反企业所需的安全和管理功能。他还展示了一个未来“个人互联网”产品,是基
- 关键字:
英特尔 互联网 Web 移动设 苹果 iPhone
- 科技行业正在酝酿一场大战,战争的一方是苹果,另外一方是他们亦敌亦友的IBM,而战争的导火索只是一个人,一个曾经管理蓝色巨人PowerPC芯片业务的前高管,在这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苹果这个硅谷宠儿现在很可能已经有了新的想法,打算设计一些属于自己的芯片了。
周二,苹果(AAPL)方面宣布,他们将雇佣来自IBM的派普马斯特(Mark Papermaster)担任自己的资深副总裁,负责设备硬件工程业务。尽管蓝色巨人上周已经将派普马斯特告上了法庭,但是仍然不足以改变苹
- 关键字:
苹果
- 11月3日消息,市场研究公司IDC星期五(10月31日)称,由于全球经济危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增长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显著下降。
IDC在每季度手机跟踪报告中称,2008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为2.99亿部,比去年同期增长3.2%,比去年第二季度下降了0.4%。
IDC在新闻发布中说,一年中的第三季度一般是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的季度,因为厂商要向销售渠道大量供货以准备圣诞节期间的销售。因此,第三季度的手机出货量增长率一般都高达20%。由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今年第三季度的手机
- 关键字:
手机 苹果 诺基亚
- 在华尔街危机和经济放缓显露冲击全球信息技术(IT)产业迹象之际,iSuppli公司准备降低全球硬盘(HDD)出货量预测。
9月份IT支出开始放缓,由于金融市场存在不确定性,OEM和关键系统制造商开始缩减第四季度制造计划。iSuppli公司认为,HDD对OEM的出货量将比它在2008年第三季度发布的预测低5%左右。HDD厂商把这些硬盘出货量转移到下一个季度,或者把它们发送到分销渠道。这导致渠道库存在9月末上升。
iSuppli公司预测,第四季度将重演9月的情形。与iSuppli公司先前对于2
- 关键字:
OEM 苹果 HDD 硬盘
- 10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超便携事业部负责人潘卡嘉·凯迪亚(Pankaj Kedia)日前表示,苹果iPhone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是因为错误地采用了ARM处理器。
凯迪亚说:“iPhone美中不足不是苹果的过错,而是ARM的过错。”而在此之前,英特尔移动事业部高级副总裁谢恩·沃尔(Shane Wall)也表示,iPhone手机缺乏足够的魅力。
沃尔说:“什么
- 关键字:
iPhone 苹果 ARM 智能手机
- 10月15日报道 从摩托罗拉的“砖头机”到苹果iPhone,手机已经走过四分之一世纪的长路了。
25年前的1983年10月13日是首部商用手机的诞生日。Ameritech Mobile通讯公司总裁当时发布了现在看来显得健硕的摩托罗拉DynaTAC手机。它重2.5磅,价格3995美元,相当昂贵。那时的手机服务价格也不菲,光是一个月的服务费就达到50美元,高峰时段每分钟的话费为40美分,闲时话费为24美分。
摩托罗拉DynaTAC
- 关键字:
手机 iPhone 摩托罗拉 苹果
- 10月15日消息,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本周二在MacBook发布仪式之后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苹果推迟采用蓝光光驱是因为蓝光技术的许可证是一些伤害。
苹果是蓝光技术的早期支持者,但是,对于在其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中采用蓝光光驱一直保持沉默。同时,宏碁、惠普和其它厂商已经在自己的系统中采用了蓝光光驱。
乔布斯说,蓝光只是一些伤害。我并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说这个话的。这个技术看电影是很好的,但是,许可证非常复杂。我们要等待事情解决之后、等待蓝光技术在市场的应用迅速增长、等待我们不
- 关键字:
苹果 蓝光 电脑
- 在IT行业的很多领域,产品往往首先在消费电子和消费类技术中出现。比方说,如果你想知道移动计算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你应该多去了解消费电子市场。不管是成本下降,还是性能提升,消费类技术的这些发展趋势会迅速地蔓延到企业应用领域。
电子公司(Sansung )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曲敬东在采访中表示: “有些,在家庭可能是家用产品,一到上班时间又被用于商业用途,。”
而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娱乐及设备事业部中国区市场总监蒋卫东更是表示,商用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创新动力来源,就是
- 关键字:
IT行业 即时通讯 微软 索尼 CIO 绿色环保 苹果
- 导言:尽管很多人都不看好WindowsVista,但是在微软CEO鲍尔默的眼中,Vista确实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他说:“虽然人们仍然对Vista颇为挑剔,但是我们的的确确已经售出了1.8亿套。”他还补充道,微软在消费产品领域仍有许多事情要做。
鲍尔默所领导的微软公司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巨头,它还涉足消费电子领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微软已经成为视频游戏、、机顶盒和网络搜索以及广告领域的主要厂商。然而,相对于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的统治地位而言,目前的微软在消费电子领
- 关键字:
微软 Wii Vista 苹果
- 许多技术、产品和服务曾被大肆炒作却名不副实。下面介绍10款与身价不符的产品:
苹果的3G版iPhone手机
被高估产品:触摸屏;被低估产品:性能优异的键盘
苹果的触摸屏确实给用户使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性,但又有谁会在屏幕上打俳句呢?T-Mobile的QWERTY键盘依旧是我们见过的最好的手机键盘,屏幕宽大,使用起来很舒服。如果有更多的智能手机
- 关键字:
苹果 3G Windows 视频 谷歌
- 当谷歌推出自己的Android手机之后,苹果的iPhone就被人们担忧是否会遭受谷歌的冲击。近日,诺基亚也推出了自己的触摸屏手机5800,直接对抗苹果iPhone。谷歌在推出Android之后,直言将主要借助搜索功能打造手机的新局面,当然背后是Android手机平台的真正实力,在这方面诺基亚依托Symbian的优势直接抗衡Android的崛起。苹果也表示将放开iPhone的外部开发,今后外部开发者为苹果iPhone智能手机开发各类应用程序时,将无需与苹果签定所谓的“不泄密协议”
- 关键字:
Android GOOGLE 手机操作系统 Iphone 苹果 诺基亚
苹果介绍
苹果电脑公司由斯蒂夫?乔布斯、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创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设计,并被Byte的电脑商店购买了50台当时售价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设计。
1977年苹果正式注册成为公司,并启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苹果标志。同时,苹果也获得了第一笔投资——Mike Markkula的9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