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9月10日,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在华为开发者大会的舞台上带来了万众瞩目的鸿蒙2.0。本次更新,不仅能看到鸿蒙的分布式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华为还首次开放鸿蒙的源代码,方便开发者接入,从而推动鸿蒙软件生态的蓬勃发展。官方宣传中,IoT是鸿蒙当前重要的发力点。那么,鸿蒙2.0会对IoT产业会带来哪些革新?我们不妨透过IoT产业来研究下鸿蒙2.0的变革求新。打破硬件壁垒,获取发展新动力IoT产业普遍被认为是即将爆发的市场。这个市场内的玩家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传统家居产业的头部玩家,他们一般会沉
- 关键字:
鸿蒙OS 2.0 IoT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 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20〕32号 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传统接触式线下消费受到影响,新型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但也要看到,新型消费领域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等突出短板和问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为着力补齐新型消费短板、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新型消费发展
- 关键字:
5G网络 物联网 基础设施
- 财联社9月18日讯,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报预测,到2025年用于物联网应用的eSIM销量将翻一番以上。eSIM(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被誉为SIM卡的下一个发展纪元,因为它提供了使用远程配置(RSP)更改服务提供商配置文件的能力,而无需实际更改SIM卡。eSIM技术对厂 商、运营商和用户都有极大的利好: (1)对于终端厂商,eSIM卡体积小,可以节省宝贵的卡槽空间; (2)对于运营商,eSIM卡可以节省SIM卡成本费。目前终端厂商、运营商和eSI
- 关键字:
物联网 eSIM iWatch
- 互联医疗应用可以改变我们对疾病和健康的理解,将我们的自主能力延长数年,并缓解我们医疗健康系统的压力。为此,它们需要安全、可靠且经济高效。昨晚您睡了多长时间?八小时?七小时?六小时?当今社会睡眠不足,而睡眠不足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连续四个晚上每天睡四五个小时,会让人的决策能力如同喝完一杯葡萄酒后那样。这可能并非是通往世俗成功所不可逾越的障碍。但让其成为规则,而不是例外,不可能是社会繁荣发展的良方。睡眠问题可以同时反映出互联社会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文中也指出了一些可克服这些危险的方法。让我们面对现实
- 关键字:
物联网 健康 202009
- 在今年发华为HDC大会上,当鸿蒙2.0发布后,引发产业界轰动,这款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赢得了中国产业伙伴,也让中国软件产业找到自己的根,聚集于此,中国物联网产业将枝繁叶茂。鸿蒙2.0发布后,很多合作伙伴浮出水面,在今天的展示区,我看到智联安携手中科创达,实现了鸿蒙OS NB-IOT终端落地首发。据介绍,智联安支持中科创达完成了一个物联网鸿蒙终端,智联安NB-IOT芯片MK8010有一颗基于M0内核的独立MCU,其上成功安装了鸿蒙OS,产品形态是智能卡,它具有高精度定位、NFC一碰传、一键
- 关键字:
鸿蒙 NB-IOT
- 分析公司 Gartner 的一项新预测称,物联网(IoT)有望在未来 2~5 年时间里,对供应链战略产生变革性的影响。这意味着 IoT 市场已经度过了概念炒作期、并达到了曲线中的“幻灭低谷”,只待酝酿进一步的发展。“炒作周期”(图自:Gartner)所谓的“炒作周期”,始于“创新触发”因素。起初各行业对新技术的期望值仍相对较低,而后达到期望值的顶峰,接着随时间流逝而不断滑落。但在度过了“幻灭低谷”之后,概念最终有望在之后一段时间内达到“生产力的高峰”(茁壮成长)。Gartner 公司的 Mike Burk
- 关键字:
供应链 物联网
- 9月5日-9日,NEC携旗下12项最新研发的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亮相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作为全球IT及网络技术集成领域的领导者,NEC希望通过此次参展,以最新产品助力智慧生活、感知科技未来。作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线下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在服务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当下,本届服贸会备受关注,吸引了众多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协会机构以及境内外企业机构参展参会。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NEC一直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研发出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虚
- 关键字:
服贸会 物联网
- 当地时间周一芯片设计公司ARM表示,会保留公司物联网平台和数据部门并作为独立业务运营,取消了之前将这部分业务分拆给软银集团的计划。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ARM公司在周一一份声明中表示:“经过深入调查和考量,我们已经确定物联网平台和数据部门可以作为独立运营业务同样可以实现利润。在ARM公司的保护下,各有属于自己的损益表,而且出现运营中断的可能性更小。”“一旦拟议中的业务转移完成,我们将公布更多细节。”成立物联网部门是ARM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拓展业务,管理数百万接入互联网设备产生的信息。ASRM的主营业务是进行
- 关键字:
软银 ARM 物联网
- 8月13日上午,江苏省物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无锡召开,BSI应邀出席此次成立大会并在会上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黄运海、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亚光等领导出席会议。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亚光在讲话中指出,无锡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从概念探索、从传感起步、从标准引领、从应用推广,覆盖“感知、连接、平台、应用、安全”等上下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希望物联网标委会积极搭建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平台通道,推动物联网标准与物联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 关键字:
物联网
- 涉及精准定位和运输数据的资产跟踪模块,非常适合组建无电池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无电池的网络节点几乎可以部署在任何环境中,对维护工作的需求很少甚至没有。为了满足市场对先进无电池传感器标签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提出一个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识别资产和监测资产移动速度的跟踪系统,无电池的资产标签通过射频无线电力传输(WPT)架构接收数据通信所需电能,并采用一个独有的测速方法生成时域速度读数。
- 关键字:
无线电力传输(WPT)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射频 能量收集 无线充电 物联网
- 全球工业级存储领导大厂宜鼎国际,与全球工业电脑大厂友通,连手打造RemoGuard远程管理系统,透过宜鼎专利的双频管理存储技术,在物联网(IoT)装置的急剧增长下,仍能有效进行远程管理,与监控各地数量庞大的IoT连网装置。近日友通以宜鼎IoT解决方案为基础,推出软硬整合的RemoGuard物联网解决方案,整合宜鼎iCAP及InnoAGE独创的双频管理技术,与友通硬件团队共同研发,可大幅降低维运人员成本及响应时间,提供实时监测和一键复原来避免服务中断,瞄准未来智慧自动化的无人产业商机,如广告机,
- 关键字:
IoT
- 如今“颠覆性”一词可能被过度使用,但它通常只适用于一种技术。例如,当90年代末期PC产业真正开始腾飞时,半导体行业就出现了一段两位数增长的时期。尽管业界尽了最大努力,但直到21世纪初期手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这种情况才得以重演。许多人都在寻找下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技术,以引发半导体行业再来一段两位数的市场增长时期。一段时间以来,物联网(IoT)一直被视为是这一触发器,但或许由于其迥然不同的性质,它尚未真正产生这样的影响。但是,现在随着5G技术的出现,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发展的增加,云计算的持续重要性,以及增强/
- 关键字:
IoT PC IDM ASP SMS AiP RF
- 互联的设备依赖于两个核心功能,即通信回传和电源。对于物联网(IoT)设备,经常会出现三个核心问题:电源、通信和安全性。像WiFi这样的无线技术已在市场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多年,但却为这三个问题困扰。无线电池供电的设备需要定期充电,WiFi的频段饱和。这是当今两个常见的问题。较大的功率需求需要主电源连接,这使安装点复杂并受到限制。
- 关键字:
PSE PD IoT IIoT LAN
- RISC-V作为新兴架构,以其精简的体量,或许在未来的IoT领域中能取得绝对优势。 近期ARM的争斗、收购事件持续在业界引发热议,芯片设计领域的企业再次进入到公众视野。而与此同时,发展迅猛的ARM还面临着新晋者RISC-V架构的挑战。 或者说,芯片设计、芯片架构的高壁垒行业中,RISC-V这股新势力正在快速崛起。尤其是近年来面对着异构计算的趋势,甚至有业内专家预测,未来X86、ARM、RISC-V有机会三分天下。 此处所说的芯片架构便是指令集架构,处理器能识别的指令的集合就叫做指令集(ISA,I
- 关键字:
RISC-V 架构 iot
- 组织可以使用生物识别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监视来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员工安全性,但雇主还必须评估其潜在影响。随着健康和安全问题成为每个企业未来的核心,人们将发现一个新的数字接口:他们的身体。生物识别交互包括几种用于测量和分析人的身体或行为特征的方法。考虑到个人的独特生物属性-指纹、语音、面部、虹膜或DNA-生物识别技术比密码具有可观的优势,但机遇和风险远远超过了访问控制。用于员工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生物识别传感器已经在诸如政府和金融服务等高安全性环境中使用了数十年,但是现在,各种规模和行业的企业都在部署IoT
- 关键字:
物联网 生物识别
物联网(iot)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物联网(iot)!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物联网(iot)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物联网(iot)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