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过一个使用钮扣电池的PDA产品的设计实践,介绍80C51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设计理论、原理和使用电池的便携式产品的低功耗设计方法及技巧。
关键词:单片机 80C51 PDA 功耗 液晶
前言
80C51单片机由于功能全面、开发工具较为完善、衍生产品丰富、大量的设计资源可以继承和共享,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设计的一款手持线PDA产品,也选择80C51单片机作为主、辅CPU,还具备点阵液晶显示屏、导电橡胶键盘、双IC卡接口、EEPROM存储器、实时时钟
- 关键字:
单片机 80C51 PDA 功耗 液晶 MCU和嵌入式微处理器
- 彩虹电子(0438.HK)在将四条彩管生产线全部转让给彩虹股份(600707.SH)之后,正计划以2.8亿元向母公司彩虹集团收购其旗下以液晶玻璃基板为主业的“彩虹玻璃”69.53%的股权,从而加速向平板电视产业转型。 显然,在彩电业迅速从CRT(显像管)电视向平板电视过渡的背景下,中国最大的彩管生产企业彩虹集团资产重组的“棋局”已渐次清晰:将彩虹电子和彩虹股份分别打造成其麾下平板业务和CRT业务的旗舰。 据彩虹电子18日公告,彩虹电子已于当天与彩虹集团签订了协议,拟以2.7958亿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彩虹电子 液晶 平板电视 消费电子
- 中国台湾的液晶面板制造商友达光电、 中华映管和翰宇彩晶表示,目前中型面板市场需求强劲,他们已经将工厂生产线的产能转移到中型面板产品的制造中。 今年七月份中华映管中小型面板的总发货量已经达到561.3万个,较上月增长了12.2%。由于中型面板市场需求比小型面板更为强劲,公司已经计划增加中型面板的产量。中华映管表示,预期中型面板强劲的需求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友达光电表示,由于公司把不同尺寸的面板生产线转换为主要制造中型面板产品,今年七月份公司的中小型面板的总发货量比上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台湾 面板 液晶
- 这一段日子,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都忙着在各地为液晶模组项目路演。 由于在液晶电视的产业价值链上,整机环节的增值区间仅为25%~30%,引入液晶模组的设计和制造后,“模组+整机”的形式将增值区间扩大到70%。 大陆彩电企业在平板时代的压力还来自中国台湾的诸多代工企业。台湾代工企业此前强项在于部分PC液晶显示器和零组件等,但是液晶电视市场全球需求量增加,液晶电视代工领域正在发力。 台资代工厂“逼宫” 事实上,台资代工厂已先走一步。台湾的鸿海集团最近开始在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 彩电业
- 国内液晶产业链的配套升级悄然瞄准了背光源。 7月26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公布了2007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的中标项目名单,其中,海信电器和京东方在电视用TFT-LCD大尺寸LED背光模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中标。 背光源是液晶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占液晶屏成本的20%-40%。 目前,全球背光源产品正处于从CCFL背光源向LED背光源升级的过程中,国内的京东方和海信电器等企业的LED背光源项目在时间上几乎做到了与全球产业升级同步。但此前在CCFL背光源产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LED 背光源 液晶
- 7月15日消息,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称,液晶电视正在成为电视机市场无可争议的冠军,逐步把其它技术排挤到次要的位置。
据informationweek.com网站报道,iSuppliZ在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称,液晶电视这个正在升起的明星背后的主要因素是价格以及消费者认为液晶电视能够更好地处理数字电视。
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在主要全球电视品牌中排名第一位,占全球电视机出货量的11.5%。五大电视机厂商中的其它厂商是LG电子,市场份额为10.7%。TCL市场份额为8%。飞利浦市场份额为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 在SINOCES 2007中国消费电子博览会主题蜂会上,长虹集团多媒体产业公司陈宁表示,当前平板电视的主流显示技术是液晶和等离子,但等离子技术要优于液晶。长虹未来将着力发展等离子技术产品。 陈宁认为相对于液晶,等离子有五大优势:第一是清晰的动态影像;第二是减轻眼睛疲劳感;第三是丰富细腻的画质;第四是没有色感变化的大视角;第五是自发光的宽领域彩色再现能力。 液晶必须要采用集成电路级的工艺,相对来讲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而等离子则采用后模级的生产工艺,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和低成本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等离子 长虹 液晶 等离子显示 PDP 消费电子
-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的液晶电视价格全面下调,81cm液晶跌破2000元、合资94cm液晶跌破4000元、合资119cm液晶跌破10000元。天津地区液晶电视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价,其中最高的一款降幅达到42%。 联想到上个月海信电器生产出了国内首批81cm小尺寸等离子电视,LG也向世人宣布将在中国批量生产小尺寸等离子电视屏,让人不自觉地闻到了平板电视大战再次升级的火药味。 2003年,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在我国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那时的液晶以小尺寸为主,等离子电视相对于液晶电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平板电视 液晶 等离子 等离子显示 PDP 消费电子
- 冲电气工业将把面向全高清电视的液晶驱动器IC的生产能力提高至1.5倍。泰国工厂的月生产能力将提高500万个,集总体计划每月提高1500万个。将通过在现有工厂中增设生产线来扩大生产能力,投资规模将达数亿日元。新生产线预定2007年夏投产。 目前冲电气的日本、韩国、泰国三家工厂正以2500万个/月的规模批量生产液晶驱动器IC。其中,支持全高清显示的为1000万个/月,占市场份额的1/3左右。据冲电气工业推算,此次增产后,该公
- 关键字:
冲电气 液晶 驱动器IC 液晶显示 LCD
- 新一代超薄、节能的显示屏正在进入市场。这种显示屏能够把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到一个新的极限(也许是一天),从而对更重的、耗电量大的液晶显示屏构成挑战。
能够自己发光的新型显示屏能够为智能手机、游戏机和便携式媒体播放机提供鲜明的视频图像,向笨重的依靠背光的液晶显示屏提出挑战。但是,业内观察人士称,需要几年的时间才会看到明显的胜利者,如果有任何新兴的技术能够取代液晶显示屏的话。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双稳态技术是最有可能挑战液晶显示屏的技术。OLED显示屏的耗电量比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屏少40%
- 关键字:
OLED 消费电子 液晶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消费电子
- 上广电、京东方和龙腾光电国内三大液晶厂合并,究竟花落北京还是上海,一直备受瞩目。在合并最后方案揭盅前夕,上海市政府的有关官员高调宣称力挺“三合一”,显示了合并项目落户上海的可能性增大。
上海市经委副主任傅新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市政府全力支持三者合并,本月底应该会有合并的具体方案。上海市政府一直在稳步推进产业链建设,目前液晶材料的50%,上海已能做到本地化生产。
这已是上海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吹风”。上海发展液晶产业的主力企业之一——上广电集团的总裁顾培柱今年3月就曾透露,三家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 被称“退守大屏幕市场”的等离子彩电生产企业,显然并不甘心以被动姿态应对来自液晶电视的挑战。 不久前,长虹、 松下、日立、LG、三星、先锋等5家等离子电视生产企业提出共同建立“中国等离子产业集群”计划,他们愿意在上游显示屏资源、有关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和共享。 让他们高兴的一个好消息是,日本专业调查公司BCN几天前发表的一份市场销售状况调查显示,刚刚过去的5月份,等离子电视机的销售明显上升,在日本呈卷土重来之势。 但在中国市场,目前还没有这一现象出现。由中国电子商会和国务院发
- 关键字:
长虹 等离子 松下 消费电子 液晶 等离子显示 PDP 消费电子
- 日前,彩虹集团在陕西咸阳举行仪式,宣布国内第一条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增资扩股,工程将在今年12月28日点火,明年上半年正式投产。 此次增资扩股,除彩虹集团和自然人股东增加投资外,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东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也作为新股东参股玻璃基板项目。其中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出资97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河北东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出资19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此次增资扩股后,彩虹玻璃基板项目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2亿元增加到3.9亿元。 彩虹集团总经理邢道钦在增资
- 关键字:
玻璃基板 第一条 消费电子 液晶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 新闻原文:《国产彩电企业成就了“液晶” 却失去了市场》 这又是一个和彩电相关的话题,而其中又提到了液晶和等离子之争。 早在一月份,就已经有新闻《“等离子淘汰论”愈演愈烈 行业协会“反攻” 》,介绍国内几家主流彩电厂家联手力推等离子,不过5个月过去了,并没有看到什么实际的成效。 一直以来,等离子被认为适合大尺寸,而液晶则被认为在小尺寸上有优势。而两者在价格上的分水岭介于40-42英寸之间。 国内市场,长期以来高端消费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消费主要集中在40英寸以下的彩电,而这正是液
- 关键字:
国产彩电 消费电子 液晶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液晶介绍
液晶概述 ( 液晶,liquid crystal )
液晶(Liquid Crystal)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
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电浆和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液晶相要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液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