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两个产品的发布标志着关于SoC结构的考虑来到一个交叉点。iPhone,站在长久以来以硬件模块为导向的传统设计的尽头,开始远离过去;而来自Mobilygen公司的H.264高质量类(High Profile)编解码器芯片,源自不同的传统观点也有可能会走向一个不同的终点。某种程度上讲,这两个路标不仅代表着它们在结构上的不同传承,也代表着它们公司的演化方向。
首先看一下万众瞩目的iPhone。由于苹果公司想要保持些神秘感,因此iPhone只有部分的内部细节已经确定。据报道iPhone的核心是来自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iPhone H.264 消费电子
- 有关部门向记者证实,手机电池标准已经送达信息产业部报批,并将于今年年底实施。根据此项标准,像日常使用的所谓一号、五号、七号电池一样,手机电池将被分为几大标准型号。
这将是继手机充电器标准之后,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泰尔实验室推出的第二项手机终端统一标准。
充电器标准前车之鉴
2006年12月14日,信产部颁布《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这项充电器的统一标准对行业的震动很大,也引起了部分国外厂商的反弹,后来有关部门不得不给终端厂商半年的“缓冲期”。
按照规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手机电池标准 手机电池 消费电子
- 一方面液晶电视在一二级城市市场已经迅速普及,而等离子电视在经历去年的低潮后再度呈现强劲反弹,使得中外平板厂商纷纷调高市场销售预期,从而上半年工厂方面加班加点生产。
国家信息产业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我国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而传统家电产品有所萎缩。
需求刺激液晶厂商扩产
根据信产部发布的“2007年1—5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375.6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制造业实现主营业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产量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 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1至5月我国手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传统家电产品有所萎缩。
统计显示,前5个月,我国手机产量达22598.9万部,同比增长33.7%;微型计算机产量为4875.3万部,
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比重不断提高,达到3055.5万部,占微机比重为6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端彩电特别是液晶电视共生产486.6万台,同比增长66.2%,占彩电的比重达到17%。
另一方面,传统家电产品呈负增长态势,电话单机生产量同比下降8%;传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手机 液晶电视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 前言
数字视频技术无疑将重塑整个电子行业的面貌。当然,数字视频技术也正在使我们的视频体验、传输以及交互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开始进入汽车、计算机、移动电话及网络。过去,工程师们在实施数字视频时选择非常有限,硬连线以及基于ASIC的方案总是限制着器件的用途、功能,以及它们的自适应性;虽然专用器件的灵活性稍高于ASIC,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标准与应用,它们的效用仍然很有限;而且缺少具有足够性能、成本足够低、灵活性足够高的数字视频开发平台。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德州仪器公司提供了一种很好
- 关键字:
达芬奇技术 数字视频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 7月15日消息,中国台湾业界消息人士称,考虑到北京2008奥运会期间对高清视频产品的需求增长,东芝计划于2008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下一代高清DVD标准HD DVD播放器,抢在蓝光标准之前在中国市场进行推广。
据国外媒体报道,该消息人士称,按照中国内地的电视广播推广项目,预计2007年的液晶电视销量将达800万部,明年这一需求有望达1000万部。液晶电视需求增长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为对高清视频设备的需求,因此成为HD DVD和蓝光播放器大大看好的商机。
该人士指出,2006年东芝已进行专门针对
- 关键字:
高清 HD 东芝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 7月16日消息,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苹果iPhone可能成为21世纪最成功的产品发布活动。
据pcworld网站报道称,在iPhone于6月29日开始上市销售后的数天中,Lightspeed Research在一项在线调查中对39000名美国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令人惊愕的。
在尚没有购买iPhone的人群中,32%的人表示希望购买这款产品,8%的人有意在3个月内购买,22%的人有意在“未来某一时间”购买它。
年龄在44岁以下的被调查者购买iPhone的意愿高于年龄在45岁以上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iPhone 消费电子
- 7月15日消息,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称,液晶电视正在成为电视机市场无可争议的冠军,逐步把其它技术排挤到次要的位置。
据informationweek.com网站报道,iSuppliZ在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称,液晶电视这个正在升起的明星背后的主要因素是价格以及消费者认为液晶电视能够更好地处理数字电视。
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在主要全球电视品牌中排名第一位,占全球电视机出货量的11.5%。五大电视机厂商中的其它厂商是LG电子,市场份额为10.7%。TCL市场份额为8%。飞利浦市场份额为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 星期五(7月13日)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早期的iPhone的用户对自己购买的设备都非常满意。因此,苹果和AT&T正在把用户从竞争对手那里吸引过来。 据《今日美国》报道,据位于加州圣莫尼卡的市场研究公司Interpret在7月6日至10日对1000名手机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在200个iPhone手机用户中,90%的用户对iPhone“极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85%的用户表示他们“极有可能”或者“非常可能”把iPhone推荐给其他人。 俄亥俄州Oak Harbor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iPhone 消费电子
- 国外媒体报道,据英特尔内部备忘录显示,AMD已经不再是英特尔的最大竞争对手。 目前,全球处理器市场被英特尔和AMD所瓜分。一直以来,两家公司都是生死冤家。但是,这种传统概念可能要改变了。至少英特尔是这样认为的。 据英特尔的内部备忘录显示,AMD已经不是英特尔的最大劲敌。2005年和2006年,英特尔一直因为AMD而提心吊胆。而如今,英特尔凭借酷睿2已经有能力收复失地。 在英特尔的备忘录中,至少有20家竞争对手,但AMD已经不再是最大竞争对手了。相反,英特尔将三星和IBM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英特尔 AMD IBM 三星 消费电子
- 本报讯 海关总署7月10日发布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80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3.3%,其中出口5467.3亿美元,增长27.6%;进口4342亿美元,增长18.2%。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当月我国实现外贸进出口值为1796.3亿美元,增长21.3%,其中当月出口1032.7亿美元,增长27.1%;当月进口763.6亿美元,增长14.2%。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408.4亿美元,增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机电产品出 消费电子
- 在SINOCES 2007中国消费电子博览会主题蜂会上,长虹集团多媒体产业公司陈宁表示,当前平板电视的主流显示技术是液晶和等离子,但等离子技术要优于液晶。长虹未来将着力发展等离子技术产品。 陈宁认为相对于液晶,等离子有五大优势:第一是清晰的动态影像;第二是减轻眼睛疲劳感;第三是丰富细腻的画质;第四是没有色感变化的大视角;第五是自发光的宽领域彩色再现能力。 液晶必须要采用集成电路级的工艺,相对来讲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而等离子则采用后模级的生产工艺,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和低成本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等离子 长虹 液晶 等离子显示 PDP 消费电子
- 昨天,索尼爱立信(下称“索爱”)公布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索爱第二季度的手机出货量达到249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9%,税前销售额增长了55%,达到3.27亿欧元。 由于产品线中、低端手机销售量的增加,索爱的税前利润达到2.2亿欧元,虽然比2006年同期的1.43亿欧元有明显增长,但低于2007年第一季度的2.54亿欧元。 与之相关的是,索爱手机的平均售价出现大幅下降,为125欧元,而这一数字在2006年同期和2007年第一季度分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通讯 无线 网络 索爱 手机 无线 通信
- 易观国际近期发布《IT产品和服务-2007年第1季度中国IT系统集成市场季度监测》,考察了中国IT系统集成市场。数据显示,中国IT系统集成市场2007年第1季度整体规模达到51.15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1%,保持了平稳的增长。 从服务商格局来看: 1. 在厂商排名中,IBM、惠普、神州数码占据前三位。前十名IT系统集成厂商的市场份额之和占到29%。虽然与上个季度相比,前十名的份额提升0.7个百分点,但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
- 关键字:
消费电子 IT 系统集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介绍
“消费电子”是指围绕着消费者应用而设计的与生活、工作娱乐息息相关的电子类产品,最终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资讯、享受娱乐的目的。消费电子主要侧重于个人购买并用个人消费的电子产品。
面对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整合运用与随时调整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电子无疑将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目前,消费电子行业每年都持续增长,所涉及的产品领域和行业越来越多。丰富的消费电子新品正从各个角度向消费者展示着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