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和AMD正全力推广多核处理器,但它们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缺乏相应软件的支持。英特尔前首席技术长、现任服务器处理器部门主管帕特
- 关键字:
双核 微软 英特尔
- 随着“欢悦”、NAPA等新平台的推出,英特尔的“双核”战略开始进入全面启动阶段。近日,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华南区总经理李荣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配备英特尔双核处理器(CPU)的PC全球出货量已经超过100万台。有鉴于此,英特尔年内将进一步对双核技术的推广力度,估计至今年底,双核处理器的出货量将占到英特尔处理器出货总量的七成左右。 而国内咨询公司赛迪顾问也预测,到2007年,双核与多核处理器市场将开始大幅抢占单核处理器的市场;到2009年,中国双核处理器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61.
- 关键字:
CPU 双核 消费电子设计 英特尔 消费电子
- 随着英特尔、AMD近日不断推出各种双核CPU新品 “双核”概念在业内逐渐升温。不管是在服务器领域、笔记本领域还是在PC领域,英特尔与AMD在“双核”方面的竞争已愈演愈烈,而由此引发的价格战也一触即发。 价格战奏响前奏 AMD近日决定将对其双内核产品包括Opteron 265、270、275和280实行降价,AMD此举正值竞争对手英特尔对双内核处理器提供回扣之际。英特尔宣布正在对Pentium D820、830和840三款双内核处理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双核 四核 芯片 嵌入式
- 东芝公司宣布在平板PC中使用英特尔的Core Duo处理器,希望进一步推动这种产品的销售。 东芝公司推出了Portege M400,同时推出了具有最新双核移动处理器种功能的三款笔记本。 Portege M400,重量为镑,有CD-RW/DVD-ROM驱动器。 过去,微软曾倡导平板PC,称这是未来移动计算的。2002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XP Tablet PC版本,允许用
- 关键字:
东芝 平板PC 双核 移动芯片 英特尔
- 近日,AMD公司“我为双核狂——AMD真双核体验风暴”在北京;落幕,AMD再一次向英特尔发起双核挑战。 AMD中国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AMD将在其他城市借鉴“北京模式”,在中国发起对英特尔的“伪双核”的攻击。 历次挑战 这次并不是AMD第一次对英特尔发起挑战,从AMD发布双核产品开始便宣告了双方殊死搏斗的开始,AMD双核产品在发布时间上落后于对手,但气势却丝毫不减。 今年12
- 关键字:
AMD Intel 双核
- 近日,AMD中国公司在海淀区银网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北京市场掀起名为“我为双核狂———AMD真双核体验风暴”的活动。 AMD中国对外公关总监说,明年电脑市场肯定是真双核芯片的普及年,真双核电脑将成为主流机型。AMD有信心在中国市场再上一个台阶。这是继64位处理器之后,AMD发动的第二轮“冲击波”。据了解,AMD在笔记本和服务器领域已经在中国处理器市场占到了20%的份额。 所谓“双核”,是一种突破处理器主频限制、提高性能的
- 关键字:
AMD 测试 双核 测试测量
- 今天,已经没人在炒作奔四了。64位成为时下证明电脑配置高的标签。而专家预言,2006年,“双核”将成为电脑市场的热门关键词。一个双核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双核”是一种技术,是一种突破主频限制、提高性能的一种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将两个计算内核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双核处理器的品牌有两个:一个是新崛起的强者AMD;一个是大家熟知的英特尔。 体验“真双核” 12月12日,AMD挑起名为“我为双核狂
- 关键字:
AMD 双核 英特尔
- 自称赢得双核决战的胜利 几个月前,全球第二大电脑芯片巨头AMD在美国的报纸上整版地做广告,公然挑衅“老大”英特尔的双核处理器(简称CPU)芯片。昨天,AMD中国公司向记者表示:“在AMD与竞争者产品的双核对决中,赢得了胜利。” AMD在华拉开了与英特尔双核大战的序幕。 过去的十几个月里,AMD向英特尔发起64位攻势,并在市场上获得不错的提升。而从现在开始到2006年,AMD将大做“真双核”文章。 双核与64位处理器是这两家美国公司争夺最激烈的“阵地”。
- 关键字:
AMD 双核 英特尔
双核介绍
双核的定义
双核就是2个核心,核心(Die)又称为内核,是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PU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各种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从双核技术本身来看,到底什么是双内核?毫无疑问双内核应该具备两个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