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的几年,中国光伏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在这种迅猛发展的背后,若干无法忽视的关键问题依旧存在。标准之痛,便是横亘于中国光伏爬坡产业顶峰之路上的巨石之一。
从一哄而上、扎堆低端的无序竞争,到成长出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企业,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光伏行业可谓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里既有低碳减排成为世界潮流、金融危机重创欧美巨头的“天时”,也有国家、地方政府积极引导、扶持的“地利”,更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开拓与努力。
但是,在这种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在光伏领域,“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光伏重点实验室”)就像一块“金字招牌”。因为“拥有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能成为行业标准的引领者”。
2009年7月份,科技部宣布光伏行业被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方向。从那时起,各地方政府及国内的17家光伏企业为此展开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激烈争夺。科技部称,赢家只能有一个。
为此,地方科技厅官员竞相奔走于科技部基础司,他们都希望本地的企业能够&ldq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17家光伏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争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较量尘埃落定。1月18日,科技部基础司卞松保博士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科技部已通过了英利集团和江苏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申报建立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材料,这也是我国首批获得通过的光伏发电技术领域重点实验室。
去年开始,科技部启动了首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工作。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此次全国共有17家光伏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入了竞争,每个省份只有一个申请名额,最后只有两家获得通过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 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尚德电力,1月18日在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再次破土动工,扩建厂房。
尚德公司CEO施正荣介绍说,目前尚德集团库特勒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采用德国设计、中国制造的模式,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达六百兆瓦,2010年预计销售额可达一亿美元。
此次扩建总投资逾一亿美元,建设厂房面积十万平方米。施正荣说,该项目预计2011年8月实现量产。三年内产能将扩大三倍左右,实现二千兆瓦,有望建成全球最先进的太阳能装备生产企业。
尚德集团被公认为世界光伏产业界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公司市
- 关键字:
尚德 光伏 太阳能电池
- 导语: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有方向感,一群远见的精英思想正在汇聚成一张清晰的低碳线路图,供人类未来抵达。拯救地球环境,不能或缺中国力量。2009年度,中国光伏正在赶往一条叫做社会责任的低碳大道上。
一、零碳建筑
2009年1月8日,尚德董事长兼CEO施正荣博士与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等出席尚德生态大楼仪式启动仪式。
这座出自大设计师之手,长在中国大地上的地标建筑,将进行5大零碳试验:
1、光伏一体化技术——这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光伏幕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 2009 年所有产业都面临严峻形势,太阳能产业也未能避开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冲击。尽管2010 年形势可能好转,但也不会一帆风顺。
需求回到增长轨道,但利润不见上升
iSuppli 公司预测,2010 年全球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增长68%,达到8.6GW。这意味着,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减弱,以及更多的地区和领域出现需求,光伏市场增长速度将回到危机前2008 年的水平。
但是,2009 年价格大幅下滑。如图1 所示,晶体硅组件平均价格下降38%,太阳能单晶片价格下跌50%,多晶硅现货
- 关键字:
太阳能 光伏
- 老陆所期待的5亿元项目贷款在经历秋去冬来仍未能落实。他是四川省一家多晶硅港资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2009年9月,他告诉记者,已经向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提交贷款申请。最近他得到明确答复,短期内肯定没法获得贷款。
从他递交贷款申请以来,在不少场合均能听到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提法。2009年12月23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将在信贷、直接融
- 关键字:
光伏 多晶硅
- 中国众多的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可以松口气了。因为中国政府未来针对这两个行业的调控政策,远没有此前预料的那么严厉。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下发38号文,将多晶硅和风电设备,与钢铁、煤化工等行业一并点名,认为产能明显过剩,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需要及时调控。
当时,一股投资的热潮也正在上述两个行业兴起。在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作用下,经济危机中找不到出路的万亿资金,化作PE、VC等形式涌进了多晶硅和风电设备领域。
12月30日,针对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的产能过剩情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
- 关键字:
多晶硅 光伏
- 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各地对多晶硅的投资逐步升温,截至目前已建成产能接近5万吨。然而,多晶硅建成产能与合格产量出现巨大反差,全行业出现“产能虚拟过剩”。
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之一、江苏中能硅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解释说:“目前,国内量产的多晶硅项目绝大多数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类似于大型化工企业,投产和达产完全是两回事,运行一年半后能达产就不错了。除了2008年以前投产的少数几个项目今年达到60%-80%的达产率外,其他今年投产,甚至一大部分是下半年
- 关键字:
多晶硅 光伏
- 国际金融危机致使百分之九十五依赖出口为生的中国光伏企业海外订单锐减,一大批中国光伏企业应声倒闭。在此背景下,全球排名第二的中国光伏产业领头羊无锡尚德公司的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二十二日正式揭牌,将面向大陆市场,发挥中国总部基地功能,实现对整个中国地区业务的拓展。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光伏企业打击来得特别直接和迅速,迫使中国光伏企业转向国内。中国政府今年三月推出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以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业内专家估计,目前中国有十六个
- 关键字:
光伏 太阳能 多晶硅
- 1.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如坐“过山车”。2009年,连续5年保持攀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突然出现了大幅下跌,平均价格从2008年的$3.25跌至$1.90,到2009年底,甚至出现了$1.40/Wp的低价,但是,这一有利的价格受益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他企业仍然承受着巨大的购买压力。
2.令人困惑的光伏发电安装量。2009年初,根据市场需求,全球的光伏发电安装量约有2 gigawatts库存,全年销售量约为4.8-4.9 gigawatts,较往年下降了11%-12%,而安装
- 关键字:
十大事件 太阳能 光伏
- 明年,国内不少多晶硅企业可能遇到一个棘手问题:产能过剩严重、价格继续探底。他们要么集体将价格拉升,稳住利润;要么在亏损甩货、停产待工、甩卖工厂等方式之间选择一种,换得存活。
多晶硅供大于求
招商证券、长江证券、中金公司等多位独立券商研究员最新预测称,明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能将扩大到9000兆瓦,比今年的6000兆瓦上升50%以上。
“尚德电力、CSI阿特斯等主力厂商不仅在第四季度的出货量超过了80%,而且纷纷上调了明年的出货量预期、毛利率也回到了正常的15%左右。大家都认为
- 关键字:
尚德 多晶硅 光伏
- Intersolar12月18日正式宣布将与SEMI PV Group及其在中国的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全球一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研讨会。并将在2010年3月16-18日举行的SOLARCON China 2010上组织Intersolar专区。
继在美国旧金山及德国慕尼黑成功合作举办了Intersolar North America和 Intersolar Europe之后, SEMI PV group与Intersolar 主办方:德国太阳能促进会和佛莱堡经济旅游会展促进署决定进一步扩大在
- 关键字:
Intersolar 太阳能 光伏
- SEMI 于12月17日正式宣布,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博士和Q-Cells SE首席运营官兼董事会成员Gerhard Rauter先生出任SEMI全球董事会董事。同时,SEMI前任全球董事会主席及产业领袖Ed Segal先生被授予SEMI荣誉理事一职。
施正荣博士和Gerhard Rauter先生是首批代表太阳能光伏制造企业加入SEMI全球董事会的董事,同时施正荣博士的加入也代表了中国企业领袖首次进入SEMI全球董事会。加之此前加入董事会的德国弗莱堡夫琅和费太阳能系统研究
- 关键字:
尚德 太阳能 光伏
- 记者从无锡尚德了解到,随着技术进步,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建设成本逐年下降,未来十年内光伏发电将走入“寻常百姓家”。
无锡尚德总裁助理刘志波介绍,现在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非常快,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等各环节的成本均在逐年下降。虽然目前中国生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95%以上出口欧美,但其价格已从去年的4美元/瓦降至约2美元一瓦。此外,光伏电站建设中,并网逆变设备与建设安装的成本也是不断下降。当前,业内一致的的预测是,到2020年,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将降至1美元/瓦,其中光伏电
- 关键字:
无锡尚德 光伏
光伏介绍
光伏(PV or photovoltaic):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工艺:
将多晶硅硅片经过:制绒、蚀刻、扩散、烧结、印刷……
光伏发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到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