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是国内最大也是最先进的晶圆制造厂,目前量产的最先进工艺是14nm,但与台积电、三星的5nm相比,还落后两三代工艺,需要奋起直追。 技术落后,总有人期望国内的公司能够弯道超车,最近有传闻称中芯国际开始进军石墨烯晶圆市场,甚至希望他们他们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生产国产的石墨烯芯片。 对于这一问题,中芯国际日前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业务未涉及石墨烯晶圆领域,否认了与石墨烯晶圆相关的消息。 从技术上来说,石墨烯晶圆确实有可能是一次弯道超车,与现有的硅基芯片不同,石墨烯晶圆是碳基半导体技术,使用石
关键字:
中芯国际 晶圆 石墨烯
据台湾供应链媒体Digitimes报道,主要晶圆代工厂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中芯国际、格芯都将计划再次提高其晶圆代工报价,以应对持续紧张的产能。报道称,消息人士指出,第三季度晶圆代工厂报价的计划涨幅将高于今年上半年,包括8英寸和12英寸晶圆。此外,台积电已取消了今年新订单以及2022年订单的所有价格折扣,等同于涨价。随着代工价格进一步上涨,预计晶圆代工厂将在第三季度发布旺盛的营收和利润。该知情人士还指出,目前客户排队等待晶圆代工厂产能,其中8英寸晶圆代工厂更是客户紧盯的重中之重。然而,虽然台积电、联电、
关键字:
芯片涨价 联电 中芯国际 晶圆
日前,TCL科技连发数则公告,释放出聚焦半导体业务的信号。除了50亿元增资TCL华星之外,TCL科技拟出售TCL
金服控股(广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金服”),而其控股子公司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半导体”)的全资子公司天津环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环鑫”)拟引入TCL
微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 微芯”)对天津环鑫增资5.67亿元。向TCL实业出售广州金服100%股权公告显示,TCL科技近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向TCL实业出售广州金服10
关键字:
半导体 TCL科技 功率器件
一.至纯科技总市值:98.2亿元至纯科技成立于2000年,主要业务为高纯工艺系统与高纯工艺设备的设计、加工制造、安装以及配套工程、检测、厂务托管、标定和维护保养等增值服务,是国内高纯工艺龙头。由于高纯工艺系统是保证和提高整个半导体产业生产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高纯工艺不仅为至纯科技贡献了不菲的利润,更以此积累了包括台积电、海力士,三星以及国内的一线龙头,如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华力等重量级半导体客户。而这也为至纯科技此后进军半导体清洗设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提升国产化率,至纯科技于2017年进入清洗设备
关键字:
半导体 国产化
5月19日晚间,中芯国际(688981,SH)披露董事会决议公告,公告显示,董事会审议通过《2021年科创板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相关议案。 此份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不超过7565.04万股,约占总股本的0.96%。其中,首次授予数量不超过6808.52万股,约占总股本的0.86%;预留756.52万股,约占总股本的0.10%。中芯国际认为,此次激励计划的实施将稳定核心团队,实现员工利益与股东利益的深度绑定。 同日的公告显示,公司的两名非执行董事任凯和黄登山对于此份股票激励
关键字:
中芯国际 股票
纵观全球芯片领域,经历了第一季度的芯片危机后,在夏季,这不好的局势正逐步缓和。不管是台积电、三星,还是中芯国际,他们在第一季度都实现了盈利,有趣的是,这次它们实现盈利靠得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落后的技术撑住营收的天空 不同于一些科技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立即带给企业无法估量的财富。对于中芯国际而言,撑住了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半边天的,反而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55nm工艺制程,它在中芯国际的营收占比中高达32%。 除此以外,0.18微米工艺制程也是以30%的成绩稳居其后,而中芯国际最为知名
关键字:
中芯国际 55nm 芯片
韩联社5月13日消息,韩国政府13日在三星电子平泽工厂举行“K—半导体战略报告大会”,公布了旨在实现综合半导体强国目标的战略规划。具体来看,政府将携手相关企业,截至2030年在国内构建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导体产业供应链——“K—半导体产业带”,建立起集半导体生产、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和尖端设备、设计等为一体的高效产业集群。作为此次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该产业供应链西部北起依次有板桥、器兴、华城、平泽、温阳等城市纵向相连,东部覆盖利川、龙仁、清州,呈“K”字形。根据规划,政府将为相关企业减免税负、扩大金融和基础设
关键字:
韩国 半导体 产业供应链
国际主要半导体代工制造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交所科创板证券代码:688981,香港联交所:00981)(“中芯国际”、“本公司”或“我们”)于今日公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综合经营业绩。一、 重要提示1.1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1.2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审议季度报告。1.3 公司负责人周子学、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高
关键字:
中芯国际
做为国内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公司,中芯国际在先进工艺上的进展引人关注,其中7nm及以下节点非常重要,这还牵涉到EUV光刻机。 日前有股民在互动平台上询问,称有报道指出中芯国际不用EUV光刻就攻克了类7nm工艺,要求中芯国际澄清。 对此,中芯国际表示,公司不针对传言进行评论。 从中芯国际官网的介绍来看,该公司提到的最先进工艺还是14nm,接下来的是N+1、N+2工艺,但没有指明具体的工艺节点。 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曾表示,经过三年的积累,FinFET工艺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N+1已经
关键字:
EUV 光刻机 中芯国际
受美国制裁的影响,我国在半导体先进制程的发展速度上严重放缓。 日经新闻采访了7家中国主要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大多数承认目前主要生产14纳米至28纳米的芯片,落后对手至少2到3代。日经在今年3月的2021中国国际半导体展期间访问了多家半导体公司,获得了7家公司回复。大多受访者坦承,中国半导体先进芯片制程发展速度已经放缓,也表示美国制裁阻碍他们从国外采购零件和材料,但用国内产品替代又会降低良品率。上海微电子是中国唯一一家商用光刻机制造商,一名工程师受访表示:我们的主要光刻机是用于90纳米制程的,而28纳米和14
关键字:
半导体 先进制程
IBM 宣布已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采用2纳米 (nm) 规格纳米片技术的芯片,这标志着 IBM 在半导体设计和工艺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一直以来,半导体在众多领域内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计算机、家用电器、通信设备、运输系统、关键基础设施等等。IBM 研发的新型2纳米芯片技术可推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与目前先进的7纳米节点芯片相比,这项技术预计可使芯片的性能提升45%,能耗降低75%。IBM 介绍了这款先进的2纳米芯片的应用前景,包括:· 使手机电池续航时间增至之前四倍,只需
关键字:
IBM 2nm芯片 半导体
在全球半导体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半导体销量情况如何?市场调研机构IDC对此作出了解答。根据该机构最近发布的半导体应用预测报告,2020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仍然有464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而2021年全球销售额预计会达到5220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在手机半导体市场,IDC预计,2021年手机半导体销售额将会增长23.3%,达到1470亿美元。同时,该机构还预测,2021年5G手机将会占到所有手机出货的34%,5G手机半导体将会占到整个市场营收的三分之二。而在PC半导体市场上,IDC认为今年这一
关键字:
半导体
全球缺芯的问题愈演愈烈,牵涉的范围也从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逐渐蔓延至多个行业,高盛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已有多达169个行业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响,包括家电产品、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啤酒生产等。为何这些看起来与芯片毫无相关的行业会受到“牵连”?多个行业缺货,是否会反过来对芯片产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缺芯危机蔓延,美国将损失13585亿!急忙找来19家企业合作 行业是否会受到芯片短缺的“牵连”,与产品本身是否包含芯片无关,而是与在芯片上的花费有关。按照高盛的报告,那些在芯片上花费超过行业GDP1%的
关键字:
全球缺芯 半导体
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1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环比也增长3.6%。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231亿美元,也就意味着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达到了410亿美元。从SIA公布的数据来看,至少在3月份,全球半导体产品的销售额是达到了410亿美元。从半导体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产品1231亿美元的销售额,也超过了2018年三季度的1227亿美元,创下了新高。
关键字:
半导体
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一条庞大的国际产业链,各地区分工合作。材料供应主要有日本、美国,IC设计领域由美国掌控,设备有日本、美国、欧洲三足鼎立,芯片制造则由中国的台湾岛和韩国主导,特别是最先进的5纳米制程技术由台积电和三星垄断。但如今美国却有意改变现状,自己也要主导芯片制造,一旦真的这样做,就等于整条半导体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处于美国的掌控之下了。起因嘛,和中国有关,主要是从2019年开始,美国一步一步地断供导致华为、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很难获得国际半导体的供应。中国的科技业赫然发现,原来美国已经让这条供应链变
关键字:
台积电 半导体 供应链
中芯国际.半导体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中芯国际.半导体!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中芯国际.半导体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中芯国际.半导体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