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经成为强大的个性化设备,用户可以通过各种应用和功能定制个性化服务和信息。这种能够了解用户、情境和环境变化的能力被称为情境感知,并且随着更多的感知能力和计算方式出现,这种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如今,人们可能还没意识到,其实他们的手机已经内置了多个传感器、摄像头以及其他情境感知硬件。除了用户最为熟知的GPS,智能手机上还搭载了陀螺仪、计步器、磁力计和高度计等其他传感器。这些硬件是为用户创造独特体验的关键。2022年,移动设备及应用程序生态系统也将进一步利用这些功能,打造个性化的用户体验。5G和人工智能将
关键字:
手机 5G 人工智能
NVIDIA 是一提到显卡就会想到的第一个名字,它在设计高级硅片的同时在许多领域投入了大量时间。这家科技巨头正在寻找使用其生产的硅来改进芯片设计过程的方法。绿色团队预计集成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将在未来几年呈指数级增长。这就是为什么利用 GPU 计算单元的力量将很快从一个有趣的实验室实验转变为所有芯片制造商的必需品。NVIDIA 首席科学家兼研究高级副总裁 Bill Dally 在今年的GPU 技术大会 (GTC)上谈了很多关于使用 GPU 来加速现代 GPU 和其他 SoC 背后的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的问题。N
关键字:
GPU 芯片设计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热门的技术话题。根据Statista 和Gartner 的预测,人工智能的收入将在未来4 年内增长4 倍,在2024 年后将超过1 000 亿美元(1 美元约为人民币6.4 元)。传统上,复杂的人工智能计算在云端数据中心运行。在GPU 加速器和专门的系统级芯片(SoC)的帮助下,在台式机上实现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减少云端访问的要求。但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个重要的转变是AI 处理从云端转到设备级。这主要归功于嵌入式设备/SoC 的性能不断提高和安全考虑。这种转变催生了嵌入式人工
关键字:
202204 RISC-V内核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AI) 的首要发展途径将逐渐转向(回到)人工智能增强硬件——并且不会只有处理器受到影响。这就好比刚诞生的互联网和以前的铁路热潮一样——最开始,人们欢欣鼓舞,许多小公司都在谋求成功的解决方案;但市场终将回归价值,从而锁定最好的解决方案。当人工智能开始进入主流意识时,我们能看到同样的情况:每一个从事新型AI或者神经处理芯片业务的企业,都在宣称人工智能将成为所有业务的核心。这种激进的做法大多数不会有市场,而且企业只是将大量常用任务,或者以图形处理为主的计算,交给人工智能。这在一段时间内是可行的,但很
关键字:
美光科技 人工智能
嵌入式开发软件和服务的全球领导者IAR Systems®日前宣布:其领先的Arm®开发解决方案现已为Alif Semiconductor™的Ensemble™和Crescendo™系列提供支持,从而打造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效微控制器(MCU)和融合处理器。购买了Ensemble或Crescendo器件的公司能够利用知名的开发工具链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以实现高性能的且强大的代码优化功能。Alif Semiconductor的这些高能效产品系列现可提供多达4个处理内
关键字:
IAR Systems Alif Semiconductor 微控制器 人工智能
根据 IDC 最新《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研究指出,亚太地区(不含日本)在 AI 系统方面的支出将从2022年的176亿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约320亿美元。2020-2025期间的年复合成长率(CAGR)为25.2%。其中,硬件将占AI支出的49.8%以上。而台湾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预算支出2022年将达3.65亿美元,以金融服务、制造与零售流通业的需求最高。 IDC亚太区认知计算/人工智能副研究总监Jessie Danqing Cai表示:「疫情引起的许多变化将持续下去,我们预计远程或非接触式
关键字:
人工智能 GPU IDC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技术创新对产业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未如此强烈。面对全新技术潮流,英特尔积极实施生态战略,通过英特尔®合作伙伴联盟 (Intel Partner Alliance,IPA) 等举措,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前沿科技、产业影响力和其他资源上的优势,充分释放技术潜力,携手并帮助广泛的生态合作伙伴取得成功,共同促进行业转型发展。目前,全球已有累计五千多家 IPA 会员,正在依托联盟完善的会员体系以及内容丰富且富有成效的赋能计划,学习如何采用全球领先技术,并依托英特尔全面、强大的资源支持,加速技术创新
关键字:
英特尔 IPA 人工智能 锡鼎智能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仍然是技术决策者、行业人士和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Intelligence)2020 7月发布的调查显示,有58%的公司和组织预计新冠大流行会对他们现有的AI计划产生负面影响,还有19%的公司和组织表示新冠大流行导致他们停止了AI项目。与此同时,也有75%的公司和组织表示COVID-19促进了他们新的AI计划。最近发布的2021 AI/ML用例调查显示情况发生了变化,有86%参与调查的人表示新冠大流行已经或将导致其所在的组织投资于新的AI计划。由于大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数据科学
IDC于近日发布了《2022年V1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IDC Worldwid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ending Guide)。数据集从区域、技术、行业用户、应用场景等多重维度透视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市场发展趋势。IDC《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根据全球市场情况不断迭代,本次发布新增图像处理:分类和识别(Image Processing: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和图像处理:故障检测和识别(Image Processing: Fault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近日宣布,其人工智能设计系统(DSO.ai)已被三星采用,并成功完成了基于先进工艺技术的的最先进高性能设计。这是使用新思科技人工智能设计系统实现先进芯片设计的成功案例之一。新思科技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Aart de
Geus表示:“数十年来,自主芯片设计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人工智能设计系统的出现是半导体历史上的关键里程碑,也将为延续摩尔定律注入新的活力。祝贺三星取得这一非凡成就,我们非常期待与三星一起实现下一个1000倍的增长。”要点: DSO.ai
关键字:
新思科技 人工智能 DSO.a 三星 移动芯片 自主设计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预估,2030年AI人工智能产值将高达13兆美元,预计每年能为全球GDP成长率贡献1.2%,其中AI结合大数据、边缘运算芯片、智能医疗和无人载具等领域更是明星领域。随着全球化带来的跨域创新,AI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竞争力指标,以及年轻人职涯首选。工研院今(29)日举办「以人为本 x 跨域创新」 AI人工智能产业论坛,邀请工研院总营运长余孝先、Appier及iKala科技董事简立峰、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办人杜奕瑾、工研院人工智能应用策略
关键字:
AI 人工智能
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周四大涨12.04%,收于298.01美元,创去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市值首次突破7000亿美元,达到7450亿美元。人们对该公司年度GTC开发者大会的乐观情绪日益高涨,此次大会可能突显热门的“元宇宙”主题下的机会。本周二,英伟达市值达到6600亿美元,超过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美股第七大上市公司。自那以来,该公司市值两天增长了880亿美元。英伟达将于11月8日召开GTC大会,预计会议将集中讨论人工智能相关的各种问题。富国银行分析师Aaron Rakers周三晚些时候写道,英伟达
关键字:
NVIDIA 人工智能 感知能力
适逢 ROS World 2021 大会,NVIDIA 宣布其为 ROS 开发者社群提供高效能感知技术的最新进展。这些计划将加速产品开发以及提高产品效能,最终让开发人员能够更轻松地将最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 (AI)/ 机器学习 (ML) 功能,应用于 ROS 架构的机器人应用程序。Isaac ROS GEM 提供包含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软件包,其内含针对 NVIDIA GPU 和 Jetson 进行高度优化调整、并基于 DNN 架构的算法。当自主机器在环境中移动时,必须追踪自己的位置。视觉测距法透
关键字:
NVIDIA 人工智能 感知能力
随着算力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作为人工智能芯片最关键的开发工具EDA,是否也会得到人工智能应用的助力从而更好地提升服务效率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随着半导体芯片设计的复杂度不断提升,以及芯片包含功能的日渐广泛,EDA的设计过程越来越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来尽可能避免一些常见的设计误区,并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来实现局部电路设计的最优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引入,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优势,EDA软件将可以提供更高效更强大的设计辅助功能。 近日,楷登电子(Cadenc
关键字:
人工智能 EDA Cadence Cerebrus
苹果CEO库克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表示,自己对AI人工智能非常着迷,此外,还为AR和AR能带来什么感到兴奋,在被问到这是元宇宙吗,库克表示,这是明显不同的词,自己将远离流行语,更愿意称之增强现实。
关键字:
元宇宙 人工智能 增强现实
人工智能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 人工智能!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 人工智能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 人工智能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