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2010年绿色电子制造和EMS服务的创新趋势
他认为,从本质上来看,EMS服务的竞争关键一是成本二是柔性,与伟创力等追求规模效应的EMS不同,加贺电子的优势在于提供中小批量、多品种的制造服务,主要针对品质要求非常高的领域,如车载电子、光学设备、医疗仪器设备、电源、通信等行业。“小批量采购和制造一直是中国制造商的难题。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可让我们充分了解国内客户的需求,获得更多客户的想法,看看加贺还有哪些可以做的。”据悉一些加贺的本土外协工厂也是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展商,加贺表示若客户来自需要很大产能(即需要高密度贴片机)的消费类电子领域,则会转包给这些外协厂,自己派驻物料管理和品质管理人员。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9979.htm国际EMS厂商和本土EMS企业在中国的这种竞合关系使得彼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前文提到的天通精电也在计划参展2010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我们目前在多个客户中的直接竞争对手就包括富士康和伟创力等国际EMS巨头和Tier 2的国际EMS厂商,我们通过与他们不断竞争得到更快的学习发展,尤其是我们的团队管理观念、认识观念和知识结构得到了质的提升,这是难以单纯通过公司说教可以实现的。”杜平表示。
在竞争过程中,本体EMS企业也在培育自身的优势。一方面因为扎根本土,他们在当地能为客户提供更长期稳定的服务。金融海啸使他们客户认识到:国际EMS巨头从全球布局和财务管控角度,不时在成本更低的区域开新厂,不时关停转移目前的工厂,造成相关客户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国际EMS企业生产在中国,决策在海外,这些在根本上无法改变的问题也使之越来越不好适应需要快速应变决策的客户需求。再者,由于持续的经济危机,越来越多的客户将近几年关注点从市场业务拓展转移到成本进一步降低上面,从最初选择欧美系、再到新加坡和日本厂商、再到目前台系厂商作为合作者,都是成本在驱动,产业转移不可逆转地会发展到下一波——中国本土EMS企业,因为他们更具有综合成本竞争优势,尤其是在管理和运营成本上,非常适合致力于在中国长期战略发展的客户。
图6:天通精电立志成为能与国际巨头抗衡的一流本土EMS企业。
“我想在今后十年中国将出现一批能与富士康和伟创力抗衡甚至取而代之的本土EMS企业,天通精电汇聚了一大批长期在国际EMS企业工作的并立志打造国际一流本土EMS企业的行业精英。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要将全球风行的MADE IN CHINA,转变为MADE BY CHINA。”杜平充满信心地说。
不过杜平也指出,目前中国本土EMS企业更多地关注相对单一能力的规模建设上,同时自身跨区域经营管理能力匮乏,对上下游增值服务对企业带来的长期价值和竞争差异化认识不足,在给客户提供全工序服务、产业配套和跨区域配套方面都与行业领导者富士康、伟创力等差距越来越大。他介绍了天通精电的一些经验和有益探索,“我们在四年经营发展过程中,重视与行业领导者对标管理,前两年EMS规模达到中等规模基础上,考虑在规模上适度发展,但在为客户提供全工序服务、多区域服务、ODM服务、部品配套方面做了大量投入,比如从去年开始我们将通信系统业务做为公司核心业务,相应配套导入了泰瑞达ICT和TYCO 自动压接机,PVA自动喷漆设备,目前行业过板宽度最大的波峰焊设备等,并大量引入后工序专业人才。2009年公司投资的精密机械事业部也是目前华东区设备能力最强厂房面积最大的,并使天通精电可以为通信系统客户直接提供机箱、机柜的设计和制造,并进而为客户直接提供系统机柜总装、调测和直接配送的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