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4G圈地开幕 华为抢“半步”之先
距离ITU(全球电信联盟)定夺4G标准终审还有一年,但中国4G故事已经抢先开讲。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9867.htm先是11月5日,中国主导的TD-LTE-Advanced在德国举行的ITU工作组第6次会议上正式入围ITU4G候选国际标准,成为六大候选标准之一。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表示,作为LTE-A技术的TDD分支,中国标准“已获得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和国际通信企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紧接着,11月8日,华为联合挪威跨国运营商Telenor联合宣布签定一项价值1.76亿美元的协议,替换和升级一张涉及近万个基站、面向“准4G”技术LTE的网络,双方宣称这是“欧洲最大的LTE商用网络”。华为公司LTE产品线总裁应为民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今年底到明年是LTE全球的关键布局年,“华为目前在LTE实验网和商用网建设上处于领先之位”。
2008年末,中国的3G大幕拉开还不足一年,全球4G角逐之势已经开始剑拔弩张。仅从专利战而言,截至2009年11月13日,全球IPR组织ETSI最新数字显示,华为以168项申请专利数超过了爱立信,爱立信目前专利为98项,诺基亚为151项,阿朗为9项,各家专利数增速明显加快。
4G“前戏”
中国在面向下一步网络标准的话语权争夺中,正努力改变过去2G和3G时代扮演的“跟随者”角色。
竞逐之势已经拉开。
根据工信部公开信息显示,在月初的全球最终会议上,ITU确认收到来自北美标准化组织、日本、韩国、中国、欧洲3GPP分别提交的共6项4G候选技术提案——不同的提案,代表了不同国家或联盟的利益。
设备商人士指出,这个看起来复杂的“6项提案”其实主要涵盖两大类技术——一是基于IP技术升级和转换而来的技术标准,包括北美的IEEE(802.16m)(通常被称为WiMax),以及日韩国同样基于802.16的技术标准;而另一类则是传统电信网络升级的LTE-A技术,它又可以细分为TDD-LTE以及FDD-LTE两大分支,代表阵营为欧洲3GPP组织,中国、日本等国。
从运营商地区划分:支持802.16M(WiMax)的运营商主要集中在北美及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个别运营商;而3G业务最为成熟的欧洲和中国则是LTE的主战场;日本与韩国则皆兼顾两大类技术。
从厂商来划分:在北电没落之后,目前仅有思科火力比较集中在WiMax上,阿朗已经明确缩减了WiMax的投入。此外,力挺WiMax的厂商主要来自于北美互联网公司,如英特尔、谷歌等;比较而言,传统电信厂商爱立信、诺西、阿朗大都把4G的赌注压在了LTE上,华为、中兴虽采取“一个也不能少”的战略,但其优势兵力仍是以LTE为重;除此以外,终端厂商三星则是WiMax与LTE同时兼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