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面板投资“你追我赶” 产能现过剩隐忧
DisplaySearch发布的截至10月19日的面板价格走势显示,自9月21日以来,一个月内26~46英寸的主流电视面板价格普遍下降5~10美元。其中,32英寸、37英寸降价5美元,幅度最小;42英寸、46英寸电视面板均下降10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9142.htm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认为,价格下行的背后是液晶面板供求关系的逆转。今年年初的减产潮中,康宁、旭硝子等主要上游玻璃基板商曾关闭近1/3的熔炉,但到三季度已基本尽复旧观。
LGD全球 CEO权暎寿日前表示,目前全球液晶面板已出现轻微过剩,明年中国将是决定液晶面板供求关系及面板业格局的关键。
面板业调研机构WitsView表示,显示器面板从9月起需求就相当疲软,笔记本面板出货高峰也落在9月。整体面板价格在9月开始走跌后,接下来几个月报价仍将呈现下滑趋势。
供过于求的竞争
供应趋向过剩,投资热潮高起——在这两大背景下,面板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DisplaySearch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奇美占据中国大陆前六大整机品牌厂商出货量的33.1%,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三星电子主要供货给TCL,第二季度在中国地区出货量市占率提升为21.9%;友达光电通过向TCL与海尔供货出货量市占率达到了16%。这改变了此前LGD在中国市场一路领先的格局。
“这其实是一场液晶面板领域的竞赛”,研究机构水清木华的研究总监周彦武认为,韩国面板巨头正在利用其眼下的优势,加大投资以挤压竞争对手。“实际上,三星在DRAM内存芯片领域的做法如出一辙,也是通过市场优势和投资能力优势打击对手。”
有业内人士担忧,这股在中国大陆的面板投资潮或造成面板供过于求,对产业健康发展不利,但张兵认为,中国面板产业首先担忧的应是自身竞争利益的维护,而不是产能是否过剩,“任何一个竞争性行业的成熟阶段总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这并不可怕。”
相关链接
台湾面板业的焦虑
日韩面板企业的频繁发力或许让另一面板重镇——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企业感到了压力——他们在高世代面板项目建设和大陆产业布局方面,已落后于日韩竞争对手。
友达光电第一条8代线上半年虽已量产,但友达执行副总彭双浪此前在上海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到9月,这一产线的产能才能站上3万片的月产量。友达正在加强高世代布局,公司正规划第二座8.5代线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