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光电显示 > 市场分析 > 面板价格迎来下行拐点 供不应求局面改变

面板价格迎来下行拐点 供不应求局面改变

作者: 时间:2009-10-2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收藏

  自今年2月触底反弹以来,过去半年来的价格一直以每月5-10美元的幅度持续攀升。进入10月份,液晶的价格终于迎来拐点。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9069.htm

  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 Search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10月份第一周虽然是国内销售的黄金周,但是上游的液晶价格却开始松动,26-46英寸全尺寸液晶面板出现了5-10美元的价格下调,其中32英寸液晶面板下跌幅度较小,平均约5美元;46英寸液晶面板的售价下调达到了10美元。

  “其实9月份面板已经停止上涨,因为液晶面板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说。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液晶面板的价格从2008年中期开始下降,到今年1月其价格已经下降了近50%。以32英寸液晶面板为例,其价格最低谷时已经降到了130美元。然而,随着2009年全球液晶电视市场回暖,特别是中国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液晶面板的价格在今年2月开始触底反弹。

  杨东文表示:“在过去的半年中,液晶电视面板的价格平均上升了30%以上,其中32英寸上涨幅度最大,从原来的130美元上升到9月底的215美元。这样的上涨幅度已经超出预期,而且国内液晶电视厂商普遍面临着缺货的威胁。”

  然而,液晶电视市场的供求情况在过去半年中悄然发生变化。据了解,过去半年全球新增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其中包括、友达的第8.5代线,而且未来半年包括奇美第8代线、夏普第10代线在内的很多新线都将投产,这给液晶面板紧缺的市场注入了新水。

  与此同时,在液晶面板更上游的玻璃基板领域也有了乐观的表现。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 Search大中华区副总监谢勤益表示:“在2008年全球液晶面板的减产潮中,包括康宁、旭硝子在内的玻璃基板厂商关掉了超过1/3的熔炉。随着市场回暖这些熔炉在逐步恢复,到今年8月这些熔炉已经恢复,虽然后来受到日本地震影响康宁的一座熔炉再次关闭,但全球玻璃基板的供应已经基本恢复。”

  玻璃基板供应量的持续增加降低了玻璃基板的价格,这势必导致液晶面板价格相应下降。从需求方面来看,在10月初的销售旺季结束后,全球液晶电视的销售将进入相对低谷的11月份,直到12月中旬的圣诞旺季和明年初元旦春节旺季来临才会部分恢复,这也是液晶面板下降的主要原因。

  Display Search近日将2009年全球液晶电视的销量预期再次上调,从原来的1.27亿台上调至1.3亿台,中国液晶电视销量今年将增长87%至2500万台,明年将再增长32%,届时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市场。

  海信电器有关人士表示:“2010年中国市场液晶电视的销量增幅将大幅回落,所以液晶面板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因此在未来的半年中液晶面板的供应紧张情况将逐步消除,液晶面板价格将持续回落。”

  此外,近期液晶面板价格下降也与竞争对手等离子面板的价格调整有关。今年9月下旬等离子面板巨头将其面板价格下调了4-9美元,这次液晶面板巨头下调价格也是为了应对等离子阵营的竞争,其中42英寸、46英寸液晶面板价格下降幅度最大。

  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的京东方、龙腾、广州、南京夏普等多条第6代、第8代、第8.5代线2011-2012年相继投产,全球液晶面板的价格趋势将整体下行,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得到彻底改变。

  Display Searc的最新报告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液晶面板的供应来源出现变化,2008年是国内液晶面板第一大供应商,但是今年我国台湾地区的奇美以33.1%的占有率取而代之,三星依靠与TCL集团的战略合作跃居第二,而友达也在TCL、海尔身上获得了16%的份额。

  显然随着液晶面板供求关系的变化,这些液晶面板厂商之间争夺客户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竞争中降价将成为最重要的手段,所以液晶面板价格继续下降的动力客观存在。



关键词: LGD 液晶电视 面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