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扩产幻象:中国企业等待内需启动市场
中国光伏企业近期的复产、扩产,更多的是季节性反弹。全球光伏市场的回暖和中国光伏市场的启动,尚需时日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7411.htm“第三季度是欧美光伏市场传统的安装旺季,依照我们的判断,公司第三季度的出货量要比第二度增长50%以上。”8月21日,无锡尚德新闻发言人罗毅对本报记者称,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第二季度,由于欧美光伏市场的回暖,尚德的发货量增长了53%。
基于欧美市场回暖的预期及国内此前出台的多项利好政策,国内的几大光伏企业,如英利、CSI阿特斯都已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扩产计划。以CSI阿特斯为例,该公司称,其电池组件产能将由之前的620兆瓦提升到800兆瓦,扩产将于8月完成。
不过,中国光伏企业的复产、扩产,更多的是由于季节因素的推动。全球光伏市场的回暖,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启动,仍需时日。
虽然中国陆续出台了“太阳能屋顶”和“金太阳”计划,但中国光伏企业的主要市场取向并没有改变:欧美仍是主要的销售市场,国内市场仍需要等到政策工作的细化及大量项目的获批。
罗毅称,在国内,尚德目前主要采取“战略性试探”策略,其主要市场还是国际。“对尚德来说,国内市场估计今年可上升至5%,国际市场仍将占据95%。”
而在国际市场,中国光伏企业的唯一的利器,仍是“低成本”。
扩产幻象
太阳能电池产量占据全国70%的江苏,似乎已经感受到市场夏天的暖意。
“大厂生产线已经开始满负荷运转,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开始或完成扩产。”江苏省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魏启东对本报记者称。
基于第三季度光伏市场大幅增长的预期,国内光伏企业纷纷重拾曾因金融危机而搁置的扩产计划。
其中,英利集团在7月扩产200兆瓦后,年产能已达到600兆瓦,其同时计划在现有600兆瓦的基础上,投资60亿元新建800兆瓦光伏电池项目,将产能提高到1400兆瓦。
在新一轮的扩产之后,国内主要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商的产能或目标产能,预计将达到4770兆瓦左右。“基本上,我了解到的这些企业,包括一些没有公告的企业,都有类似的扩产计划。”长城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周涛说。
企业的扩产来源于订单的增多。以6月份为例,天合光能在该月就需向Enfinity 公司供应大约15兆瓦的光伏组件;中电电气得到意大利Renergies公司一纸合约,将在未来6年中向Renergies供应总计53兆瓦的电池片;英利则当月也得到Recurrent Energy的合约,将在未来3年内向该公司提供2至20兆瓦。
多家企业皆已公布了第三季度或下半年的销售计划。英利预计,三季度发货量环比将上升80%,但全年发货量仍保持在450兆瓦至500兆瓦的水平;中电电气上半年完成销售11.73兆瓦,下半年的销售目标是30兆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