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网络与存储 > 市场分析 > 预制棒国产率低 国外产能加快向中国转移

预制棒国产率低 国外产能加快向中国转移

作者: 时间:2009-07-31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我坚信只有立足‘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精神,中国的产业才会有出路。”朱君灏教授表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6766.htm

  产能逐步向中国市场转移

  目前,的主流生产技术分别被康宁、古河、信越和阿尔卡特等国际大厂掌握,形成了高度垄断和竞争的格局。随着我国需求的升级,国外厂家纷纷瞄准中国市场,加紧向中国市场转移。他们采取与国内企业合资或者独资的形式,将预制棒项目落户中国。同时,随着我国企业技术工艺的不断成熟,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价格与规模,企业为降低成本有延长产业链、发展预制棒技术的内在需求。

  朱君灏教授指出,预制棒的供应是跟随独资、合资的厂商的,独资、合资企业落户哪里,供应渠道也相应地跟到哪里。随着光纤市场对光纤品种、规格要求的不断提高,光纤企业如果不掌握先进的光纤预制棒产业化技术,将在新产品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处于劣势,我国光纤产业的发展在关键环节也会永远受制于人。

  在国内生产企业中,长飞是最早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预制棒生产商,该公司通过与荷兰德拉克公司多年的合作,掌握的“PCVD(等离子体化学气沉积)+RIC/ODD(套管)”法制棒技术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预制棒产能已经达到500吨/年。富通在巩固和完善自主光纤预制棒全合成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光纤预制棒技术升级和产业化进程。2008年10月,富通与日本住友正式签约,合作的重点是在杭州富阳投资1.45亿美元生产光纤预制棒,计划于2010年9月投产。烽火拥有多模预制棒的生产能力,通过与藤仓公司合作生产单模预制棒,计划到2011年、2013年的预制棒产量为175吨、350吨,基本可满足自身需求。加上亨通、中天科技也在加快推进预制棒项目,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将成为预制棒产品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

  从主导企业的发展来看,未来3年-5年内,国内将有5家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光棒、光纤、光缆产能将达到1000万芯公里/年以上,其中有2家-3家企业产能将超过1500万芯公里/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预制棒 光纤光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