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华为“1+6”战略:助力运营商ICT转型
“1”指立足精品网络,建设超宽带基础网络,华为已引领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80513.htm如上所述,“1”是基础管道、基础网络,包括运营商4G/5G网络以及光纤宽带网等。华为将超宽带网络单独列出,可见其重要性。
在无线管道方面,当前全球4G网络已经进入大规模建设期,而载波聚合(CA)等技术成熟,促进了LTE-A的发展。在中国,无论中国电信还是中国移动,都推出了基于CA的4G+网络,实现网络速率的再次大幅度提升。
这这场建设浪潮中,华为取得了极为出色成绩。根据GSA报告,截至2015年7月,全球已有422张LTE商用网络,华为承建了其中203张网络。在LTE-A方面,全球运营商已部署88张LTE-A网络,其中华为承建了45张,占总数一半以上。
“在管道领域,华为一直强调网络体验是第一生产力。”岳坤表示。因此,华为一直在帮助运营商要做好网络体验,在过去的一年中,助力运营商为多个人群密集的重要活动进行通信保障。
岳坤首次披露,在今年9月3日举行的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上,华为协助三大运营商保障多个重点区域无线网络。“这些区域人数密度极大,0.5平方公里用户可能达到3、4万人。他们频繁用手机分享阅兵的精彩,对运营商网络承载带来巨大压力。但可喜的是,整个阅兵过程中,运营商网络表现一直很平稳。”岳坤自豪地说。
据了解,华为助力运营商建设基于用户体验LTE精品网络,其精品网络区域内性能和用户感知优异。除了阅兵,在亚运会、青奥会、APEC等重大活动中,华为LTE网络高效稳定,有效保障会场及活动通信。
除了4G,5G今年以来在巴塞罗那MWC以及上海MWC展会大放异彩,华为在5G研发上正扮演这领导者角色。据悉,早在2009年华为就开启了5G研究。华为计划在2013年~2018年,投入6亿美金用于5G研究,这在设备商中十分罕见。
目前,华为已在全球建立了9个5G研究中心,参与5G研究专家超过500人。华为已经在5G空口技术、网络架构、频谱使用、基站实现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6月,华为在5G全球峰会上荣获业界首个5G大奖“5G最杰出贡献奖”。今年7月,华为在上海MWC展示了世界首个6GHz以下的5G测试样机。
岳坤表示,华为预计2018年领先运营商会开展5G的测试、试验,到2020年5G标准冻结满足商用要求后转入规模商用。
岳坤表示,超宽带基础网络是运营商面向ICT转型的基础。“无线技术一定会走向5G,我们需要它去建立一个全联接的世界。”岳坤说。他还补充,5G预计在2020年将具备商用能力,运营商现阶段面临猛增的流量需求,需要依靠4G及其增强技术如CA、Massive MIMO等解决,这将是接下来几年的关注焦点。
近一年来,中国运营商加大了固定宽带投入力度。对UBB在国内发展趋势,岳坤分析,中国移动在加大其光纤网络建设;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积极进行“光改”,推进“光进铜退”,如今打造了多个“全光城市”,甚至是“全光省”,这些都拉动UBB市场的发展。
事实上,作为中国运营商UBB建设的主要供应商,华为表现出色。面向未来千兆时代以及视频业务蓬勃发展的时期,华为在9月9日举行的2015年超宽带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Gigaband超宽带发展战略,首次对超宽带产业的发展阶段给出明确定义,并针对视频体验提出了评价体系标准U-vMOS。
同时对于现有LTE网络,华为助力运营商建设基于用户体验LTE精品网络,精品网络区域内性能和用户感知优异。在亚运会、青奥会、APEC、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等重大活动中,华为LTE网络高效稳定,有效保障会场及活动通信。
“6”指网络、运营支撑、业务转型,尚处探索期
简而言之,华为“1+6”战略中的“6”指NFV/SDN、数据中心、视频业务、云服务、BES/IES和大数据这6个领域。岳坤将其分为“2+2+2”,分别是网络转型、运营支撑转型及业务转型。
第一个“2”指的是网络转型。
在运营商网络转型中,华为一方面要协助运营商开展当前CT网络向以IT技术为基础的SDN/NFV网络的转型。
比如在中国SDN发展方面,华为作为SDN技术领域的领先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推动SDN在中国的产业化,在2014年和三大运营商及国内伙伴们一起推动成立了中国SDN产业联盟,韦总乐平是理事长,华为则是惟一一个供应商身份的副理事长。
在NFV领域,华为已经和超过60个全球领先移动运营商展开CloudEdge、CloudCore解决方案 POC(Proof of Concept)测试和网络预商用,包括DT、VDF、Telefonica、NTT DOCOMO、中国移动等。
另一方面,华为帮运营商将以交换机、基站为核心的CT网络,转化成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网络,实现数据中心转型。
“我们认为未来的网络是以DC为中心的网络。”岳坤表示,从2002年开始,华为已有13年的数据中心服务经验,在全球已建设超过480个数据中心项目,其中包括160多个云数据中心,包含全球运营商100个数据机房项目,建设面积超过80万平米。
在国内,华为帮助中国移动在移动南方基地、呼和浩特以及哈尔滨,帮助中国联通在天津、陕西西咸等,帮助中国电信在广西等建设了业界领先的DC基础设施,并与运营商一起持续探讨用最新的技术和架构,构筑以DC为中心的网络。
第二个“2”指运营支撑转型。
运营支撑转型其中一个重点是BSS和OSS的转型。岳坤介绍,华为希望协助运营商实现这两个系统的升级。升级后的系统都可以带来使能,就是Enable。
“使能最根本作用是帮助运营商把BSS升级成BES(Business Enable System);将OSS升级成IES(Infrastructure Enable System),如此一来,运营商传统IT系统将不再仅是一个协作或支撑系统,而是变为一个生产系统。”岳坤表示。
另一个转型是大数据。众所周知,运营商拥有庞大数据资产,但此前未“激活”,是一个个数据孤岛。华为正协助运营商把现有分散在各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包括业务域、管理域、运营域的数据,从而使数据资产实现价值最大化。
此前,上海联通携手华为与政府合作,探索运营商大数据如何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并在2014年底配合浦东新区统计局,核查浦东新区两个重点镇拆违工作深入开展后的实际人口变动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用于政府部门人口流动管理。同时,携手四川联通,华为第一个“FusionInsight–Universe”大数据全球样板点正式上线,这也是首次由电信运营商联合设备商共建的集运营与体验于一体的大数据中心。
可以看到,过去一年多来,华为围绕1+6战略与运营商开展了多方面的尝试。岳坤表示:“华为认为只要将这些前期探索合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就能帮助运营商寻找更多可行的转型方向。”
第三个“2”指的是业务转型。
岳坤表示,对未来运营商的业务转型,华为看好视频业务,华为认为视频已经成为运营商基础业务,而非增值业务。
“视频已成为运营商基础业务,成为基础业务的意思是用户不再是购买宽带业务,再去增加视频业务,而是为了购买高清、高质量的视频业务,购买更好的宽带。”岳坤说。
对视频业务基础化,华为已携手运营商围绕视频构筑最佳体验的承载网络。如在四川,四川电信联合华为公司共同开展了4K超高清视频业务的探索,将“光纤宽带”和“4K超高清视频”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国内首个4K超高清视频业务的商用部署。
不过,在把视频构建为基础业务的过程中,运营商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在评估视频的质量以及判断用户的使用体验方面并没有统一标准。为此,华为发布了视频体验衡量体系评价标准U-vMOS(video Mean Opinion Score),为视频行业提供统一的跨屏、跨网、跨业务的视频体验衡量体系评价标准,使得视频业务能够在统一的评价标准下,实现更快速稳健的发展。华为在视频业务领域能够提供端到端的视频质量保障,协助运营商提供极致体验的视频业务。
业务转型的另一个方向是云服务市场。岳坤表示,华为认为运营商在云服务这方面潜力巨大,运营商在机房、网络、客户等方面优势显著。在中国未来的云服务市场,运营商将占去较大部分。“所以华为会致力于帮助运营商成为一个成功的云服务提供商。”
目前,华为联合运营商一起积极响应国务院2015年5号文《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的要求,帮助运营商成为政府首选云服务商,以浙江嘉兴政务专有云为例,华为通过与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共同建设和承接嘉兴市政府政务专有云,希望能够实现政府“云集信息、智慧政务”的诉求,实现惠民、汇业、慧政。
据悉,本次北京通信展,华为特意将展台按照“1+6”解决方案划分布置,向观众展示华为与运营商的转型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思路。
新战略面向未来,运营商实践将存差异
不同的运营商,甚至不同省市的运营商,由于网络和业务发展情况不同,他们对转型路线的选择与侧重也不相同。华为又是如何应对?
对此,岳坤表示,1+6不能割裂来看,尽管不同运营商在具体转型实践中在各个领域的推进速度有所不同,但是对华为来说,对1+6能力的打造是齐头并进的,不会厚此薄彼。
据悉,华为公司从2008年就开始构建面向未来ICT能力,在包括服务器、存储在内的IT基础设施领域,华为已经成为业界成长最快的公司。
交换机相关文章:交换机工作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