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市场分析 > 解读夏普大幅裁员 巨亏陷入恶性循环

解读夏普大幅裁员 巨亏陷入恶性循环

作者: 时间:2015-03-26 来源:人民邮电报 收藏

  由于前两年大尺寸面板巨亏,的核心业务已转变为中小,并主攻中国市场。而国内京东方与华星光电等企业在中小屏幕的配置上,也对有一定程度的替代和竞争。三季报显示,作为中小尺寸面板的主力工厂,龟山第二工厂的中小型面板生产比例,在2014财年下半年只保持在35%左右。然而在主力业务亏损之外,新兴业务也没能为夏普带来盈利。以夏普近年来力推的健康环境业务为例,其营业利润在三季度下滑25.1%,而全年则预计下降14.4%。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1591.htm

  结构单一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亏损,夏普早已开始了一系列断臂自救行动。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巨亏后,夏普进行了数千人的裁员,向银行求助了44亿美元救援贷款,还将导致亏损的十代线37.6%的股权出售给鸿海。此外,夏普史无前例地接受了来自三星和高通的股权投资。

  而在2014年9月,夏普更是宣布退出欧洲家电市场,转而采取品牌授权的方式继续经营。但让夏普困窘的是,断臂自救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在2013财年的短暂盈利后,下一波更严苛的断臂自救行动不得不重新酝酿。

  与此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以及对液晶的高度依赖,却是夏普在泥潭中越陷越深的重要原因。曾经同为难友的松下,在2014财年的全年运营利润预计将达3500亿日元。而家电带来的营收在松下已经不到20%。松下的多元化业务早已开展,此前刚关闭了位于山东的电视机工厂。而面对中韩对手的价格竞争,夏普高成本的业务与电视业务不断亏损。

  市场观察人士表示,日本消费电子企业退出了家电领域,却没有找到新的营收增长点。与其他对手纷纷选择放弃液晶,开拓多元化业务不同的是,夏普依旧选择在亏损的上做文章。3月10日,夏普发布了量产新型液晶面板的计划。夏普期望通过这种大幅度提高触摸灵敏度的面板,加紧改善收益出现恶化的液晶业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夏普 液晶面板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