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市场分析 > “没落帝国”路:时势英雄——那时我们存在

“没落帝国”路:时势英雄——那时我们存在

作者: 时间:2015-03-04 来源:手机中国 收藏
编者按:  没有永久不变的事物,曾经的巨擘在时势面前亦不能保持这个地位不变。因此,对曾经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索爱等等来说,曾经的存在感,已经是成功。

  说到索爱这个品牌,我们先来看看索尼和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在90年代中期,国内从模拟手机向数字手机转型时,的手机销量曾占据着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不过,就在2000年8月,当T28被曝存在质量问题后,其销量就一直下滑,因此爱立信在2000年底启动手机"恢复利润"计划,不久之后便和索尼合资共同成立新的手机品牌--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简称索爱,爱立信和索尼各控股50%。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0403.htm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刚刚成立之时,经营惨淡连续两年亏损,这一度让爱立信萌生退意,直到后来T610发布之后,其在2003年10月首度扭亏为盈,索爱以此为出发点用少而精的策略区隔竞争对手的"机海战术",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之一。

  

没落帝国路:爱立信索尼诺基亚同悲

 

  虽然索爱知名度很高,但其并没有牢牢抓住胜利果实,为后来的败北埋下伏笔。首先,国内各大手机专卖店里很少能看到索爱的招牌,这一现象说明索爱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较少,因此专卖店里的销售都不会主动推索爱手机;其次,索爱的宣传力度不够,这和当时满大街的广告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索爱产品研发慢经常跳票,等到能上市发售时却发现自家产品已经过气,从而使自己的优势变为劣势,长此以往只能以失败告终。

  从上述几点我们知晓索爱的失败不是偶然,这和其市场策略有很大关系,就在2011年10月底,索尼宣布以10亿5000万欧元收购爱立信手中的50%股份,并在2012年2月中旬发表声明完成对索尼爱立信的股权收购,至此索尼爱立信更名为索尼移动通信,从而结束了两家之间的合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