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蜂窝解析——速度和数量问题
由于市政部门的审批手续繁琐,因此新基站地址(基站塔和用于安装基站箱的临近空间)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耗时越来越长。安装基站的主要成本来自物业获取成本和工程建设成本。就典型的基站而言,电子设备的成本仅占基站总建设成本的不足20%。在拥挤的城区或郊区建立蜂窝基站,除了选址空间有限这个难题以外,铁塔的视觉影响也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造成市政审批难度不断加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59861.htm
采用分布式基站架构,可以在距离RRH数英里外的位置安装基站箱,从而可以灵活地在建筑物、电线杆旁边安装小型RRH单元。这种RRH小型单元可以显著降低视觉影响,并改善覆盖效果(临近最终用户)。最终,通过中心站对多个远离RRH单元的基站箱(也成为云RAN)进行统一控制的这种方法成为可能,这样多家运营商就有可能通过虚拟化技术来共享高性能硬件。未来,还有可能把基站布置在数据中心内部,利用临近应用服务器和应用/用户数据的优势来提高网络效率,开创新的业务和机遇。另一方面,远程无线电头端也将不断靠近最终用户。
分布式基站架构部署在扩展前端—回程网络(front-haul network)或基站与远程无线电头端之间的连接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正在敷设将RRH连接到基站的专用光纤。同时也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引入服务优先级分类以维持合适的确定时延水平和端到端时间延迟管理,实现通用介质共享。
就在分布式基站架构为扩展网络容量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方面取得缓慢进展的同时,近期小型蜂窝作为一种替代性方案悄然崛起,掀起了新一轮行业聚焦和一系列创新。小型蜂窝尚无行业标准加以规定。一般来说,小型蜂窝指使用小型紧凑机箱的完整基站,可方便地安装在电线杆和建筑物外墙上。小型蜂窝的发射功率介于250毫瓦到5瓦之间,覆盖范围在50米到5千米之间。支持32/64个以上用户且半径为100米的小型蜂窝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可能最为常见。小型蜂窝成本极低,预计约为典型宏蜂窝的1/10左右。可考虑在宏蜂窝机箱内布置由5到10个甚至更多小型蜂窝组成的集群,作为增大网络容量的支持设备,主要用于满足数据业务需求。可使用小型蜂窝网关控制小型蜂窝,使之与相邻小型蜂窝和上级宏蜂窝协调工作。负载均衡和蜂窝间干扰管理将是小型蜂窝网关控制的重要参数。
图3,以宏蜂窝辅助集群的方式部署小型蜂窝。
虽然小型蜂窝拥有大量优势,正在强烈地刺激推动行业创新,但要实现更广泛的部署仍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其中小型蜂窝回程是主要的障碍之一。根据具体部署场景,能否从回程解决方案工具套件中选取恰当的回程解决方案是简化部署的关键所在。但这会给在小型蜂窝中集成回程技术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使用两个机盒(一个用于小型蜂窝,一个用于回程)的方式,从长远来看不具可行性。小型蜂窝无线接入网络(RAN)在移动回程层级中新增一层,进一步加大了已经捉襟见肘的移动回程接入网络的压力。部署小型蜂窝的另一大障碍就是需要行业标准和真正可互操作的框架,以确保小型蜂窝与相邻蜂窝和平共存。小型蜂窝应像自优化网络实体一样良好运行。如果管理不善、控制不好,蜂窝间干扰协调和动态负载均衡就会成为问题,导致网络整体性能低下。虽然困难重重,小型蜂窝技术仍有很大的希望从容应对无止境增长的网络容量需求。
总而言之,小型蜂窝部署数量与速度将取决于行业找到解决小型蜂窝问题解决方法的速度,以及分布式基站架构运用和推广的程度。作为扩展现有宏蜂窝的远程无线电头端和有源天线系统,在许多情况下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毫无疑问,分布式基站架构和小型蜂窝这两种创新型技术将同时得以部署,共同提高网络容量。小型蜂窝部署的简便性,小型蜂窝回程网络的安装与维护成本,以及小型蜂窝集群连同宏蜂窝网络的总体性能,预计将是影响未来几年小型蜂窝推广与使用量的部分主要因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