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设计应用 > 植物油罐油脂计量技术的应用

植物油罐油脂计量技术的应用

作者: 时间:2013-10-17 来源:网络 收藏


作业当天天气阴,环境温度6~10℃,罐顶风力5~6级,输送油脂的管道为DN250,作业前为空管,作业完成后进行了管道清扫。测量数据见表1。

表1 油罐循环测量数据对照
newmaker.com

因为油液位高度低于3m,所以雷达液位仪的平均温度参照人工检尺测量的温度。根据公式容积Vt=V检+V静修计算出D20=0.9202t/m3,再根据罐容表推算出容积和质量。表2是油罐发油量计算对照表。

表2 油罐发油量计算对照
newmaker.com

由表2可以看出,在此次实际作业中,人工检尺和雷达液位仪在容积和质量上的相差为:ΔV=1279.287-1278.707=0.58m3,Δm=1186.748-1186.210=0.538t,根据计算可得出,雷达液位仪和人工检尺的测量数据误差为0.045%。

2.2 人工检尺、雷达液位仪和质量流量计测量数据的比较

以汽车发油方式对人工检尺、雷达液位仪和质量流量计所计量的发油量进行了比较。

作业期间天气以多云为主,伴有阴雨,环境温度15~20℃,罐顶风力5~7级,泵进口前管道为DN150,长度约200m。作业前利用油罐内油脂充压管道,故作业前管道视为由油和少量空气混合,我们摘取了其中部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见表3。

表3 汽车发油测量数据对照
newmaker.com

根据前面的实践作业对照,雷达液位仪的温度与人工检尺法计量的温度基本一致。在这次作业中,人工检尺法油脂的温度参照雷达液位仪的温度,通过计算得D20=0.9200t/m3,人工检尺法、雷达液位仪和质量流量计3种计量方式对汽车发油量的计算结果见表4,3种方法的对照结果见表5。由表5可见,误差比较大的是第1、2次发油。这是因为作业前管道内有少量空气,在第1、2次发油过程中,除了本身的发油外,泵进口前管道内的空气同时排出,造成油罐内油脂利用压力压入管道。这样进行汽车发油时,质量流量计计量的是发油终端的发油量,而雷达液位仪和人工检尺法计量的是油罐的发油量,同时考虑到发油损耗情况,从计算数据来看,第1次发油时质量流量计的计量数据与人工检尺、雷达液位仪的计量数据相差较大。工人在罐顶检尺计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界环境如风速等的影响。但是随着发油次数的增加和发油数量的增加,3种计量方式对发油量的计量误差逐渐稳定在0.20%左右。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