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正RF信号的RF预失真
现代RF放大器既需要线性也需要高效率。线性要求是源于现代调制方法的使用,如QAM(正交幅度调制)和OFDM(正交频分多址调制,参考文献1)。这些放大器还需要效率,以降低功耗和减少散热。开发人员通常将现代RF放大器组件装在天线杆内。这些“杆顶”放大器的设计中,外壳可以不含风扇且直接暴露在日光下。在功耗上每节省1W,就意味着少了1W的散热器散热需求。另外,对放大器过驱动会导致失真,产生谐波尖刺,使解调无法进行。这些尖刺会落入邻近的频段,也许是手机公司并不拥有的频段。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对这种ACLR(邻道泄漏比)有严格的限制。
所以,你有两个理由去实现良好的线性度:这样才能精确地调制信号,这样你的信号才不会干扰邻近的信号。同样重要的是,你能在输出级获得最佳的功率效率。问题是,线性与效率是互斥的。

在频域和时域中都可以查看RF放大器的失真。在时域中,能够形象地看到一个通过RF放大器的切角或平顶正弦波,如同驱动过度而靠近电压轨的音频信号一样(图1)。在频域中,放大器失真表现为包含谐波的“边缘”,它进入了邻近频段范围内(图2)。对于任何放大器,希望的功率越高,则得到的失真就越严重。在RF频率下,不仅有幅度失真,还有相位失真,以及由于热瞬变和电记忆效应所带来的失真(图3)。相位失真出现于快速转换速率区中,RF输出滞后于输入信号的情况,如当载波信号进入大地时,或当一个调制包络必须立即变到一个不同电平时。

为了在一个确定带宽内装入更多信息,现代调制技术依赖于准确接收的RF信号包络。有了准确的电压与相位,就可以解码出代表某个数字码的点的星座。这个码产生出一个数字数据流,然后进一步解码成一个基带语音或数据信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