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通讯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3.4 采用可靠的总线通讯技术,降低系统故障率
大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对总线带载量、通讯速度、信号传输距离及抗干扰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可靠的总线通讯技术是实现火灾探测智能化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保证。
2.4 超早期火灾报警技术将更为成熟和广泛应用
超早期火灾报警的主要指导思想:一是提高灵敏度,在火灾早期阶段生成物较少的时候即可探测报警;二是探测火灾过程中尚未形成火灾时的生成物即超早期火灾探测报警。为此,将粒子计数测量技术用于火灾探测,采用主动吸气式方法缩短被测物到达探测传感器的时间,利用气体和气体成分进行火灾早期阶段生成物或构成火灾要素方面的火灾探测技术研究,前景也看好。在研究超早期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同时,将火灾探测报警分成火灾探测报警和火灾预报两个阶段,会更有力地促进早期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
2.5 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研究大有可为的几个方面
(1) 非洁净环境的超早期报警问题;
(2) 对于移动危险品及化学灾害事故的预测与探测报警问题;
(3) 地下及太空间建筑等复杂场所的火灾超早期探测报警问题;
(4) 城市和地区自动报警联网问题.
3 火灾自动报警联网监控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已有多家科研院所和厂家致力于研发适合我国消防领域特点的火灾自动报警监控联网技术及相关产品,在部分城市建立了火灾报警监控网络系统,在消防监控和灭火救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火灾报警监控网络系统一般由火灾报警监控终端(亦称为火警传输设备,简称监控终端)、报警监控通信网、报警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对于火灾自动报警联网监控技术,可以从设备数据采集、网络传输方式、系统中心管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3.1 设备数据采集
监控终端一般设置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用户单位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相连接,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设备运行及其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采集,将运行数据和报警信息通过报警监控通信网传送至火灾报警监控中心。监控终端应用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模拟量监测和串行数据通信两种方式。目前使用中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一般都备有用于指示设备运行状态或控制自动消防设备的输出接点。监控终端正是利用这些无源或有源输出接点,通过检测电流、电压或通断的方法实现对火灾探测报警设备运行和报警状态的监测。模拟量监测方式简单有效,易于实现,被广泛采用。但这种方式,只能了解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设备的简单工作状态(如运行、故障、报警等),尚不能满足当前消防部门的消防安全监管需求。
评论